这画中的石头,奇、绝、巧,太妙了!

高凤翰(1683年~1749年),胶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清代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山东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三里河村人。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病等40多个,晚因病风痹,用左手作书画,又号尚左生。

清·高凤翰 三台柱石图

纸本设色 121×49.5cm

天津博物馆藏

高凤翰一生嗜石如命,其自号有石道人、石凝、石顽老子、石之奴等。他爱石而以石入画,寄寓其不同的情怀。

清 高凤翰 清白柱石图

旅顺博物馆藏

高凤翰也许是以“石”为主题之作品传世最多的画家之一。在现存画作中,从其40余岁的盛年至其60余岁的晚年,画石之作贯穿始终。

他以“石”喻人,以“石”自喻,以见其别具怀抱之心。他通过画笔将“石”的性格诠释于世,也有警醒世人之意。

正如他在另一件《石文图》所题识:“石畔三生余信真,空将笔墨付秋春。闲来自笑临风雨,肯把精神让世人”,可谓别有深意在焉。

高凤翰 花卉 立轴

清 高凤翰 雪景竹石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凤翰 蕉叶 立轴

高凤翰 奇石图 立轴

清 高凤翰 牡丹图

旅顺博物馆藏

高鳳翰 牡丹湖石圖

高凤翰 花石图 立轴 1747年作

清 高凤翰 自画像

(0)

相关推荐

  • 观鱼鉴赏|历代名家画锦鸡

    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可 ...

  • 高凤翰:玩石、爱石、画石

    清 高凤翰 自画像 高凤翰(1683年-1749年),胶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清代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山东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三里河村人.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 ...

  • 明代画家陈裸书画作品欣赏

    陈裸(公元1563-约1639年),初名瓒,字叔裸,后去掉"叔"字,号道樗.白市,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作云间(今上海市松江)人.善画山水,远宗赵伯驹.赵孟頫诸家,近师文征明.摹 ...

  • 黄胄向历代画家学习的体会(十)

    黄胄  <仿古人物> 黄胄是一位异常勤奋的艺术家,他几乎把毕生的精力全部倾注于绘画创作和艺术事业上,没有来得及在绘画理论方面作缜密.系统.深入的思考和论述.但是,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在 ...

  • 中西方画中女子大比拼,绝了

    不用额外的陪衬,不需过多的语言,她只需站在那里,便是这世间最美的风景. 对于女性的描绘,向来是绘画艺术中的一大热门主题,这不仅在于女性躯体的线条美,更在于每一个女性所散发的得天独厚的气质. 李守白-工 ...

  • 中西方画中女子大比拼,绝了!

    不用额外的陪衬,不需过多的语言,她只需站在那里,便是这世间最美的风景. 对于女性的描绘,向来是绘画艺术中的一大热门主题,这不仅在于女性躯体的线条美,更在于每一个女性所散发的得天独厚的气质. 李守白-工 ...

  • 日本画家小尾修 Osamu Obi古典油画技法,画中女子天资卓绝!

    艺术一点 公众号 油画.水彩画.素描.工笔画.水墨画.每天更新!        王国维曾肯定地说,哲学和艺术是"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当世之用者","愿今后之哲学美术家 ...

  • 五位大咖画中的女人,这也太美了!

          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罗曼·罗兰 1 Johanna Harmon 1968年出生于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 但她的童年大部分时间 ...

  • 画中的维多利亚女王,珠光宝气太惊艳,不起眼的首饰才是她的挚爱

    16.18世纪的欧洲盛行古典艺术绘画,那时候的油画水平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尤其是人物绘画更是工笔细腻.而那时候的有钱人都会邀请著名的画家为他们留下真实的写照. 从唯美的人物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欧洲贵族的 ...

  • 【油画】画中恋人们的吻,太撩人了

    美国艺术家 约瑟夫洛索 Joseph Lorusso 是意大利华裔,出生在芝加哥 他在美国艺术学院和堪萨斯城艺术学院受过正规的训练 儿童时期在意大利学习过意大利大师的作品 这些影响着他至今的绘画 初见 ...

  • 这样画蝉,透明的翅膀,太妙了

    这样画蝉,透明的翅膀,太妙了

  • 陆抑非先生总结石头的画法,顽石画好了能成为我们画中的加分项

    在绘制花鸟画的时候,往往都离不开一个配角,这个配角就是顽石,这些石头往往在花鸟画中起到了一些衬托作用,但是如果这个石头画不好,不但起不到加分的作用,反而会破坏掉整个画面,所以虽然是配角,但某些时候,依 ...

  • 才女出上联:“画中美女,双目含情不语”,秀才硬气出下联,绝配

    古代人的智慧,是世人一直传颂的经典,古人的才华,也是我们羡慕的.在崇尚文学的朝代,别说才子,就连老百姓都出口成章.所以,在古代,展现文采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展现的最佳方式,就是对对联,对联是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