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纳米科技前沿的洪茂椿院士!!
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Crystal Growth & Design》,《结构化学》和《波谱学》杂志副主编,《Inorg. Chem. Commun.》,《Inorg. Chim. Acta》,《J. Mol. Struct.》,《中国科学B版》和《化学进展》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新材料与器件、无机功能材料、纳米材料、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和应用研究。
每一位脱颖之才都有
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
1953年 9 月,洪茂椿院士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家庭困难,少年时代的他在求学路上经历了“两起两落”。小学刚毕业就遭遇“文化大革命”,辍学放牛,至1971年才进入中学,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
1974年,洪茂椿院士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被当地政府推荐上福州大学化学系学习。四年的大学学习与生活,让洪茂椿院士踏入了神圣的化学科学殿堂。
1978年大学毕业,他有幸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士学位。并有幸成为我国著名化学家卢嘉锡先生的“关门弟子”。
从1985年到1999年的14年间,洪茂椿曾六次出国,以访问学者或访问教授身份,先后赴美、英、日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他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并每每获得只有兼具学者与“学生”双重品格的人才能获得双重回报。1996-1998年曾两度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化学系做JSPS访问教授并获得博士学位。
2002 年,洪茂椿与吴新涛共同主持完成的“新型无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规律与性能研究”项目荣获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本人也于 2003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无止境,求知无涯,
始终走在纳米科技前沿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史沫利教授等研制出碳原子团簇C60,在国际学术界轰动一时,随后引发出一个崭新的领域—— 纳米科技。这让当时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洪茂椿深深着迷,并于1987年底回国后就着手立题研究。
妙手偶得非轻取,渊源还在传承中。缘于长期在卢嘉锡教授领导下的物质结构研究所做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的研究,面对纳米材料实际应用中的国际难题,洪茂椿院士从结构观点出发,一开始就提出“金属团簇”的方案,即在合成中加入金属原子以期形成尺寸均匀的金属团簇结构。
学无止境天酬勤。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他开始有意识地进入纳米领域。洪茂椿院士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功能导向自组装法设计合成纳米团簇分子、金属-有机纳米笼、纳米管和纳米线,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资助,开辟了一条研制纳米团簇与金属-有机纳米器件的新途径,建立和发展了多种纳米有序阵列体系制备方法,成功地制备出系列一维、二维金属-有机聚合物材料。
短板攻坚 勇攀高峰
每当某些单位向他许以高额年薪待遇以及十分优越的科研条件,洪茂椿院士都婉言谢绝。他坦言 :“我是喝着福建家乡的水长大的,是中科院把我培养起来的,怎能为了一个‘钱’字说走就走呢 !”
为促进福建省光电子技术及产业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解决制约光电子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在洪茂椿院士的积极推进下,2002 年,中科院与福建省合作成立了福建光电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洪茂椿院士前后主持或组织实施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研制出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子晶体材料,解决了十多种大尺寸高质量光电子晶体材料的关键技术难题。
2005 年底,福建光电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升格为国家级光电中心。洪茂椿所长“处心积虑”地网罗和稳住优秀科技人才,集聚了中科院30多个研究所最新科技成果在福建落地转化,催生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据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局和福建省科技厅统计,2010-2015年共有446项(其中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项目113项 )科技成果在福建落地转化,新增销售收入293亿元(海西院179.2亿元), 新增利税69亿元(海西院31亿元)。
洪茂椿院士凭着永不疲倦的求知欲刻苦钻研,博采众长,短板攻坚,转化创业。有自强不息之志,无功成名就之累。始终追寻着求知的路子,向往着心中的梦想。
参考资料:
杨钊良:此处能起龙 飞腾邈云汉。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洪茂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