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陌深处闻书声

第351期

编者按:汕头朗读者那场“盛开的紫薇”诗歌朗诵会,我们在南砂乡里见证了一场紫薇花与诗歌的相遇。今天,让我们随汕头朗读者朱庆洪诵读的《巷陌深处闻书声》,在声音里再次走进南砂乡。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学习朗诵知识,欣赏朗诵作品,了解相关活动信息。

巷陌深处闻书声
——南砂行之卓峰巷

诵读:朱庆洪                      作者:铃 儿

北京有胡同,南砂有巷弄。胡同有胡同的文化,巷弄有巷弄的传说。南砂有多少条巷?没有人认真去统计,据我所知的,只能说很多。纵横交错的巷子,是南砂版图上清晰的脉络。我熟知这些脉络,就像熟知自己手掌上的纹路。在这众多的巷子中,我走得最多的是青砖祠(即大宗祠)巷,因为少时家住这条巷。其次是卓峰巷,读初中那些年每天都必须经过,因为走这条巷到学校的距离最近。

卓峰巷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巷道,从巷口自东往西而行,一落一落的深宅大院就在你的两边打开:明经第,卓峰山房,莆岭流辉……每一个庭院都洁净、安静,一缸荷香把你带进深远的年代。

明经第是清同治年间明经科进士林圣青公(南砂林氏二房金祖裔孙)的宅第,里面有优雅的“紫蓝轩”书斋。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报国学堂有四十多位进步青年在那里成立“竞光社”。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谈论时事政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时间“竞光社”成为那个时代南砂的文化沙龙。

卓峰巷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巷的末尾有一落潮州知府刘溎年题匾的书斋“卓峰山房”。南砂乡有三十多个书斋,“卓峰山房”是当时最高的学府,也是南砂的文脉所在。从山房里走出一批又一批南砂的名士,正顺应了卓峰山房主人林有仪公(时任龙川县教谕)办学的初衷:静读圣贤书,养成乡国士。山房在当时真正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卓峰巷最有价值的文物是位于“莆岭流辉”大厝前埕的旗杆夹,一个六角形的雕有六面图案的石墩,上面竖着两截穿孔的石条,是用来竖旗杆的。有仪公为官之时,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拜旗仪式。儿时总见三五孩子攀爬在旗杆夹上玩耍,可惜后来这一文物也因修路而被铲除了。

喜欢这些巷道,是因为它的慢节奏,它的悠游。在这里,无高楼之逼仄,无车马之喧哗。云朵在树梢、在屋角随意停歇。鸟雀也不惧人,飞来飞去随意啄食。在这里,没有时间的概念。过去、现在、或者未来,你可以随意穿越。你可以一直晃悠下去,也可以寻一处阴凉,坐下来打盹。

在这僻静的巷子里,弥漫着古代文人儒雅的气息,读书人的情怀随处可见:卓荦观书襟怀旷达,峰峦作笔文阵豪雄。古老的书斋,似乎回荡着蒙童的读书声。先生的戒尺,在抑扬顿挫地敲扣着书桌。

低头是一院子的落花、落叶在光影斑驳中,抬头是一巷子的蓝天、白云和天马行空的想像,在这样的时空中穿行,你可以是人,是佛,也是仙。

汕头朗读者是一个有一定朗读、朗诵基础的公益团队,热爱生活、传播文化、弘扬正能量。成员来自各地各部门各行业,以市汇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基地,通过微信群、公众号以及每月的朗读沙龙和公益表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团结、带动广大爱好者参与朗读、朗诵活动,助力全民阅读与文化繁荣。

顾   问:牧 言、冯 健

主   编:大海渔夫

副主编:青 剑、潘友楷

编   辑:三心田齐、晨 子

编   校: 海之梦、张玉国

支持单位:广东诗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