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但经常被忽视的--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
门诊常碰到这样的患者,急性颈痛、颈椎活动明显受限,同时伴有发热不适,常规抽血化验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常正常,但炎性指标(比如血沉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此类患者颈痛明显,甚至VAS评分能达到7分以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偶有上肢疼痛麻木不适,且此类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常伴有颈椎退行性改变,容易误诊为颈椎病、感冒,但是常规给予理疗、按摩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有时会给予抗生素、脱水治疗或者营养神经等药物,对于出现脊髓压迫症状,有些人可能还会给患者进行给予手术治疗。然而这些治疗效果有可能并不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下面来介绍下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它并不是新出现的疾病,而是临床及影像科常见但报道较少。
临床特征主要有突发颈项疼痛,伴随颈部僵硬,偶有发热,红细胞沉降率或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甚至出现颈髓压迫征象。影像学上表现为齿状突上方与周围出现大小不一、高密度的不规则影。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的发病率常被低估,据报道急性颈痛患者中,CDS的发生率为2%,多见于老年女性,男女比率是0.6。这可能与枢椎齿状突周围韧带中的羟基磷灰石或二水焦磷酸钙结晶的沉积有关,钙盐晶体在枢椎齿突周围软组织中沉积,影像学征象犹如齿突戴上了一顶皇冠,所以称为齿状突加冠综合征。齿状突加冠综合征最早由Bouvet等于1985年报告。其容易被误诊为感染、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脑膜炎、转移性脊柱肿瘤等。因此,临床上对有急性颈部疼痛伴发热就诊的患者应考虑行环枕区的影像学CT检查。
目前,颈椎CT平扫出现齿状突周围的横韧带、尖韧带或翼状韧带周围钙化,且存在急性颈痛、升高的炎性指标被认为是诊断CDS的金标准。 也有学者认为CDS的诊断应基于:(1)急性严重的颈痛;(2)颈椎活动明显受限,尤其是旋转运动;(3)炎症指标的改变,如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4)CT可见齿状突周围钙沉积;(5)无外伤史;(6)排除其他炎性疾病和肿瘤。
治疗方法: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疼痛可特征性地被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或氢化可的松缓解,两种药物合用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