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18:黄帝杀两昊及黄帝对两昊遗民的改造

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18:黄帝杀两昊及黄帝对两昊遗民的改造

黄帝杀两昊及黄帝对两昊遗民的改造

文|黄饮冰

谈到轩辕黄帝杀两昊的时候,就有不少人不理解。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太昊很早,远早于轩辕黄帝,轩辕黄帝怎么能杀太昊呢?认为是“关公战秦琼”的笑话。二是伏羲即太昊,黄帝以伏羲为祖,黄帝杀太昊,不是在杀自己的祖先吗?觉得这不可理喻,是欺师灭祖。

对于这个问题,在以前的文章中多处解释过,但是没有集中论证。现在把以前分布于多篇文章中关于黄帝杀两昊的论述整理在一起,单独成文,以解诸多朋友之疑惑。

一、《盐铁论》关于“轩辕黄帝杀两昊”的记载

“黄帝杀两昊”的记载,来自《盐铁论》。

《盐铁论.结和第四十三》说:【大夫曰:“伯翳之始封秦,地为七十里。穆公开霸,孝公广业。自卑至上,自小至大。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轩辕战涿鹿,杀两皞、蚩尤而为帝,汤、武伐夏、商,诛桀、纣而为王。黄帝以战成功,汤、武以伐成孝。故手足之勤,腹肠之养也。当世之务,后世之利也。今四夷内侵,不攘,万世必有长患。先帝兴义兵以诛强暴,东灭朝鲜,西定冉、駹,南擒百越,北挫强胡,追匈奴以广北州,汤、武之举,蚩尤之兵也。故圣主斥地,非私其利,用兵,非徒奋怒也,所以匡难辟害,以为黎民远虑。”】其中就有“轩辕战涿鹿,杀两皞、蚩尤而为帝,”和“黄帝以战成功,汤、武以伐成孝。”的记载,这两句话合起来,就可以明确黄帝轩辕氏“杀两昊”的历史。轩辕黄帝杀蚩尤是没有争议的。

从《盐铁论.结和》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帝杀两昊与蚩尤都是在同一场战争中,即“轩辕战涿鹿”。这也可以看到,涿鹿之战的敌对方,是一个由两昊和蚩尤组成的联合阵营,正如黄帝一方也是由黄帝和炎帝组成的联合阵营一样。杀两昊、蚩尤的是轩辕黄帝。

我在《黄帝轩辕氏》一文中说过:

黄帝与太昊、少昊的战争,始自黄帝天鼋氏。当黄人进入山东时期,太昊势力衰落,山东强族是少昊氏族,太昊氏族依附于少昊氏族生存。黄人在山东居住时期为少昊氏族所不容,黄人向西迁徙到河南和山东交界处——寿丘,此时黄人之天鼋氏崛起,天鼋氏居黄帝位。黄帝天鼋氏发动了对东部势力的战争,首先被攻击的当然是势力相对微弱的太昊氏族。天鼋黄帝占据太昊氏族的生活地——泰山周边地区,把太昊氏族创建的大汶口文化消灭和吞并掉了,太昊率领残余力量转移到少昊氏族生活地。

轩辕黄帝崛起后,继续开展对两昊的战争,直至诛杀两昊,彻底把两昊遗民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即《盐铁论》说“黄帝杀两昊、蚩尤为帝”。

二、对轩辕黄帝杀两昊的理解

(一)轩辕黄帝杀的太昊和少昊是东部传统统治氏族太昊氏族和少昊氏族的末代首领,末代太昊和少昊正好与黄帝同时。

中国上古的古老氏族很多,都有各自独立的开氏祖和各自的存续历史,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都是成百上千年,甚至几千年。开创某一氏族的人就是氏族的开基祖,这个开基祖都有一个很著名的称号,这个开基祖的称号就是其氏号,这个开基祖的氏号也就成为了这个氏族的称号,继任的氏族首领的称号同样承袭开基祖的氏号,那么这个氏号作为氏族首领的称号和氏族的称号就这样承袭下来,几代到几十代都是这样,成百上千年甚至几千年都是这样。所谓的“彭祖八百岁”的传说,就是这样来的。

太昊氏和太昊氏族、少昊氏和少昊氏族,也是这样。如太昊氏族由第一代称号为太昊的人创立的,以后的太昊氏族一直以太昊为氏族称号,以太昊为氏族首领的称号。一代一代传下来,就传到了黄帝轩辕氏出现的时期了。末代太昊和末代少昊很不幸,遇到了比他们更强大的黄帝轩辕氏而被杀,是一件很好理解的事情。

我也说过,中国上古的国家来自氏族国家化,所以我把上古这些近万的古国称作氏族国家,简称氏国。氏国之间建立关系,依靠的是铁血征伐和认祖归宗。

不同的氏族或氏国尽管有各自的成千上万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到了神农与黄帝交接时代,氏国之间的竞争充满着血雨腥风,好在中国上古诸多的氏国起源相同,所以竞争之余也有联合,这个联合就是认祖归宗,认祖归宗当然靠的是血缘记忆。神农强,大家以神农为宗,黄帝强,大家就以黄帝为宗,这样就避免了氏国之间的屠杀。当然,认祖归宗的前提还是以铁血征伐为保证的。不愿意认祖归宗接受归并,那只能是铁血征伐。

 (二)太昊和伏羲原本是两个人和两个氏族体系,西汉末年刘歆把太昊和伏羲合二为一。黄帝族进入中原后“奉伏羲为祖”,杀两昊没有心理和宗法障碍。

在伏羲出现之前,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女婚男嫁”的时代,就是女权时代的晚期,或者女权向男权的过渡时期。伏羲是夫婿文化的集大成者。

我多次说过,伏羲是华夏体系,太昊是昊鸟体系,是两个不同文化的源头。在先秦典籍中,言太昊则不言伏羲,言伏羲则不言太昊。荀子于战国之末,他在《正论篇》中提及“太昊”,在《成相篇》中又言“伏羲”,两名共见一书,可见不是同一人。

太昊,古籍中或记为“太皞”。很多人把太昊归于东夷体系,这种归类是不对的。在东夷出现之前,中国上古东部生活的原居民是诸胡,诸胡在中国东部消失之后才是诸夷,但是东方诸夷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族系,而是支系庞杂,它的各系与处于上古中国西部和中部的华夏交往十分频繁。到西周时期,中原的华夏族群把东部诸夷族群统一称呼为东夷。东夷族群,世居之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一带。

太昊的主体崇拜是日鸟一体的崇拜,在图腾构图上是“单鸟负日”,属于上古时期中国东部的古胡人的一个支系,为昊鸟族群。

太昊是一个真实的氏族,而且是上古中国最早进入男权时代的氏族。早期的大汶口文化,就是太昊文化。中期的大汶口文化,就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是凤姓少昊(不是青阳少昊)带来的。两昊并存到伏羲神农黄帝时代到来。黄帝族群到山东的时候,已经是大汶口文化晚期与龙山文化早期了。我一直说,太昊(大汶口)非华夏正源,因为大汶口文化族群的习俗没有在华夏族群中继承下来。

在《伏羲原来是夫婿》一文,我专门讲过:伏羲与太昊,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族群。在大洪水期间,伏羲女娲居豫东鲁西南的凫山,太昊在泰山与济水之间。大洪水结束后,伏羲女娲族群是进入到了淮阳地区,也就是上古之宛丘。以后一直向西迁徙,回流到了女娲伏羲的祖地。在距今6000年出现于豫西陕州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就是女娲伏羲族群回流西部的产物。庙底沟成了距今6000年到5600年期间的一个文化大熔炉,神农氏的祖族也从半坡地区到了庙底沟,还有其他的族群也到了庙底沟。强大的吸引力来自哪里呢?来自女娲氏族。伏羲不过是女娲氏族的夫婿之族的称号罢了。当然,我也说了多次了,第一个与女娲成婚的夫婿是伏羲,所以女娲以后的夫婿,都叫做伏羲,这是大洪水期间女娲氏族在山东凫山形成的新夫婿文化。

我并不认为伏羲是一个氏族,认为伏羲是依附于女娲而存在,女娲氏族的夫婿之族一律承袭第一代伏羲之号。晋代皇甫谧著《帝王世纪》,说伏羲的功业有:“继天而王”“作八卦”“造书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供庖厨”等。皇甫谧还说:“女娲氏……承庖牺制度。……及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混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说的就是第一代女娲氏去世后,与继位的女娲氏结为夫婿关系的15氏族都承袭了伏羲的称号。第一代伏羲作为男祖的地位与第一代女娲(人女娲,华胥之女,非元神女娲)的女祖地位并列接受祭祀,以后的女娲伏羲都是承袭称号。但是女娲是直系,伏羲非直系,谁与继任女娲婚配,谁就是伏羲。这个现象存在于女性姓族时代向男性氏族时代的过渡时期。在男性氏族时代,伏羲的地位超越女娲,成为第一位超级男祖,才有专门承担伏羲祖的祭祀任务的氏族出现。专门承担伏羲祭祀职责的氏族,就演变成了伏羲氏族。

神农的父族,在庙底沟也是这样与女娲建立夫婿关系的,从而承袭伏羲之称号。在伏羲15氏中,朱襄氏就是来自神农祖族与女娲婚配承袭伏羲称号的超级男祖,所以也就有朱襄氏为神农的记载。神农代替伏羲朱襄氏成为女娲伏羲神农集团的首领后,帝号为“神农”,所以说神农代替伏羲为王。在女性姓族时代向男性氏族时代过渡期,最高领导层实行的是“后帝”双首领制度。男性氏族时代,就演变成了“帝后”双领导制度。

黄帝族群与伏羲建立关系,也是在黄帝族群进入中原后,黄帝的父族少典氏族与女娲氏族建立了婚姻关系,作为女娲氏族的夫婿之族,继承了伏羲的称号,认伏羲为祖,从而纳入女娲伏羲系统。这个证据来自凫山伏羲庙残碑之记载。

在可靠的史籍中,最早将太昊与伏羲并称为一体的,是西汉末年刘歆的《世经》。在《世经》中,刘歆从西汉末年的政治需要出发,突破传统的以黄帝为历代帝王之首的体系,以伏羲与太昊并称,炎帝与神农并称,列于黄帝之上,建立了一套新的上古帝王世系。

说黄帝杀太昊的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书《盐铁论》,把太昊和伏羲合二为一的又是西汉末年的《世经》。这种情况,只能证明伏羲、太昊到西汉汉武帝时期还是两人,到西汉末期才被合并成一人。

三、大汶口文化与两昊

(一)大汶口文化是两昊文化

大汶口文化可以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300年——3500年;中期大汶口文化约前3500年——2800年;晚期大汶口文化约前2800年——2500年。

从考古年代断代来看,大汶口文化出现于公元前4300年(距今6300年),距今6300年,正是鲁中地区(泰沂蒙山区为主体)被大海四面环绕的时代。大洪水和海浸把冀南、豫北、豫东、江淮地区淹没成大海。遗存的远古居民生存于大海之中的无数高地上,被分割成多个小群体。这个时期也是华夏史前人群的一个大分化的一个时期。大汶口文化独立于泰沂蒙之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文化。

大汶口中期文化开始的年代,可能是洪水和海浸已经消退的年代。公元前3500年,洪水和海浸已经消退了,平原和河谷地显露出来,大汶口人向平原及河谷地带扩散。洪水和海浸消退后,在豫北冀南、鲁西豫东、鲁南之江淮,形成了无数的湖泊和沼泽地。

从公元前2800年开始,大汶口文化进入晚期。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受多种其他文化的影响,但主要原因是新的人口因素的加入。

结合考古和传说,可以推定,大汶口文化可以分成三个发展期,三个时期的形成和转变,分别与大洪水和海浸的形成、大洪水和海浸的的消退、少昊氏族的加入有关。前期文化是太昊文化,主体居民是太昊氏族;中期文化是太昊文化和少昊文化并存的文化,主体居民是太昊氏族,依附居民是少昊氏族;晚期文化是少昊文化,主体居民是少昊氏族,依附居民是太昊氏族。

从考古遗迹看,分布于豫东皖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属少昊氏遗存,在鲁南和鲁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则是太昊氏遗存。晚期太昊依附于少昊而存在。

根据考古资料推测,少昊氏族来到山东,是在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800年之间。此少昊是凤鸟少昊,与以后的青阳少昊是两个不同的历史人物。凤少昊文化代替太昊文化成为山东主体文化,是在公元前2800年后。

(二)在大汶口文化陶文中,可以找到太昊和少昊的图腾

太昊、少昊之昊就是上古中国东方存在过的“昊图腾”。昊崇拜是远古时代东方原始居民的共同崇拜之一。昊崇拜是鸟崇拜和太阳崇拜的融合体。上古东方图腾还有河姆渡的“双鸟护日”(双凤朝阳)图腾、帝俊的“夋鸟(日中鸟)”图腾等。

大汶口文化陶文

1、太昊之昊——“飞鸟负日”图腾

大汶口——鸟背负着日从大山上升起图,太昊族徽。

大汶口文化陶器上,有很多图画性质的图文存在。其中有一些著名的刻图已经是文字了。如上图就是大汶口陶刻。

刻图的显着特征:对于上面是太阳,没有分歧;太阳下是什么有分歧。有人认为是火,有人认为是云,有人认为是月亮。我认为都是错误的。

我认为,太阳下面的图案是“展翅飞翔的鸟”。所以,上面的刻图,就是很形象的日出图——鸟背负着日从大山上升起。这个刻图是一个图文——“昊”。由于太阳和鸟同时在图中,可以看出这个昊族群是崇拜太阳和鸟的族群,这个族群是历史上的太昊氏族。

“鸟背负着日从大山上升起”图,是太昊族群的族徽。

与河姆渡“双鸟护日”图腾对比,这个刻图也可以命名为“飞鸟负日”图腾或“单鸟负日”图腾。

“飞鸟负日”图腾,即太昊的图腾,是以日崇拜为主的图腾,鸟是为太阳服务的。

2、少昊之昊——“鸟立杆头”图腾

大汶口——伫立杆头之鸟——少昊族徽

上图也是大汶口陶刻。

上刻图的上面是一只鸟鸟。下面是什么呢?是树立的杆子。刻图表达的是“鸟伫立在杆头上”。

此图“鸟+杆”的构图中,对鸟的身体进行了刻意的描绘,鸟的身躯是圆圆的。鸟的圆圆的身躯的寓意是“日”,表示日融入了鸟的躯体之中。整个刻图,以“鸟”为主,“日”含在“鸟”中,崇拜的是“含日之鸟”,重点在鸟崇拜上。

与“太阳+鸟+山(太昊之昊)”的构图相比较,此图“含日之鸟+杆”的构图,日融入鸟中合二为一为“含日之鸟”,“山”变成了“高杆”,在构图上有相似性。

(三)两昊的关系和少昊对上古中国的统一

1.两昊关系

同样在大汶口文化区域,为什么会发现这两种构图呢?

这跟历史上,山东大汶口文化区域存在太昊氏族和少昊族群的有关。这两个氏族既有文化和人种上的联系,也有文化和人种上的根本性的区别。所以太昊和少昊的图腾是不同的。

少昊族群初到山东时期,通过“修太昊之法”,学习和吸收了太昊的文化。在少昊到山东前,太昊已经在山东存在、而且在继续存在。在少昊到来后,大汶口文化区域就有两昊存在——太昊、少昊并存。《盐铁论》说轩辕杀两昊、蚩尤为帝,就是因为两昊并存到黄帝轩辕氏族崛起的时候。

从“鸟+杆”的构图看,鸟是主体崇拜,太阳隐含在鸟的躯体中,说明拥有此图腾的族群与拥有“太阳+鸟+山”(太昊之昊)图腾的族群不是同一族群。

大汶口文化的开创者是太昊族群,太昊族群是以日和鸟为崇拜的族群,原居地在沿海大陆架上,因为海浸大陆架被淹没了,他们从沿海地带迁移到大汶口文化区域,成为了大汶口文化区域内的主体氏族。他们与南方沿海的河姆渡文化居民一样,崇拜太阳和鸟。

大汶口少昊族群,也是沿海族群,同样有日和鸟崇拜。在学习了太昊文化后,演变成少昊族群。

同样是对日和鸟的双重崇拜,沿海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表达图案。如河姆渡文化居民使用“双鸟+日”图案,太昊氏族使用“单鸟+日”图案。如此类推,作为沿海族群的少昊氏族,一定也要用自己的特色图案来表达自己的日鸟崇拜。所以,“鸟+杆”的构图,是少昊族群的族徽。

少昊的图腾,是以鸟崇拜为主的图腾,日被鸟含在腹中。

2、太昊、少昊氏族的来源

由于我一向认为东部之凤姓少昊、太昊非华夏正统,属于古胡人支系,所以对“昊”图腾进行过解析,但并没有为东部的凤姓少昊、太昊立传。现在看来也回避不了,否则难以消除太昊和伏羲合一、凤少昊与黄帝少昊合一的影响。

从“昊”图腾来看,太昊之“昊”与河姆渡“双凤朝阳”(双鹄护日)图腾的含义是一样的,区别就是河姆渡是双鸟拥日,大汶口是单鸟负日。所以他们在文化上有共同的起源,后来形成了分化。我把上古中国东部出现的这一系列的鸟日一体图腾,统一归并为古胡人图腾。

在末次冰期内和末次冰期结束的前期,上古中国地区以武陵山和滇黔高原东缘边线以东,散居的原居民是胡尼人(古胡人),古胡人的分布一直深入到东海古大陆。

末次冰期结束后,从距今1.8万年开始,生活于泛滇黔地区的古华尼人(古华人)一部向东进入湖南湖北江西以及两广,与上古中国中部的古胡人一起混居,在上古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形成了新的华尼尸人。华尼尸人继续向东挤压,导致一部分古胡人也向东迁徙。所以很早就有中部的古胡人向东部迁徙,与东部的古胡人混居。华尼尸人在距今9000年前,也有一支迁徙到河南贾湖地区,经贾湖地区继续迁徙到东北黄水流域(西拉木伦河),这一支就是东北的古黄人。

距今8000年到6000年期间,是一次最厉害的大洪水和大海浸频发和同发的时期。随着海平面的上升,东海古大陆被海水吞没,遗存的居民向西迁移到上古中国的东部高地生活。河姆渡原居民、大汶口原居民就是这样来的。大汶口为“昊”。河姆渡为“护”,河姆渡之“护”也是“鹄”“胡”“扈”。

大汶口之“昊”与河姆渡之“护”图腾比较

所以太昊氏很可能是来自东海古大陆幸存的人民。太昊族群分布在泰山周边。

海平面的上升,形成海浸,加上内陆洪水也不能下泄,中国东部平原地带都成为了大海的一部分,东部的原居民古胡人实际上遭到了灭顶之灾。

也正是在这个期间,上古中国西部的华尼夏人(古夏人)的一支华胥姓族东迁到了东部,遇到了这次大洪水和海浸,被阻隔在豫东鲁西南的凫山丘陵地区,形成了女娲伏羲兄妹成婚再传人类的传说。但是大洪水结束,大约在距今6000年到5900年,女娲伏羲族群就出现在了豫西陕州庙底沟了。而太昊依然还在鲁中泰山,随着洪水消退平原显露出来,逐渐向平原地带发展,如黄淮以至于江淮,崇拜“昊”,还崇拜济水之神。

大汶口八角星

汤家岗八角星

高庙双鸟拱日图腾

从少昊的图腾“鸟含日”构图看,少昊来自湖南地区,其图腾与高庙的“双鸟拱日”图有联系(联系在鸟含日,高庙图腾中双鸟身体中均含有一个太阳,这个太阳就是“华”,见黄饮冰著《高庙凤鸟身体上的“八角星”就是“华”标志》一文),是高庙“双鸟拱日”图的变体,变成了“单鸟含日”。在大汶口的陶器上也发现了“八角星”,但是大汶口八角星是“两角同向四向八角星”,这样的“八角星”又出自湖南的汤家岗文化。大汶口文化之“单鸟含日”图腾和“八角星”,我理解就是少昊带来的。

结合大汶口文化的变化,我认为少昊从湖南东迁到大汶口文化区域的时间是公元前3500年(距今5500年),即大汶口文化中期。大汶口文化中期,太昊文化转化成了少昊文化。

3、黄帝之前,少昊对上古中国东部的统一

到距今5600到5300年间(公元前3600年~3300年),中原的女娲伏羲神农联合体南下到两湖地区的江汉地区,对两湖地区的居民形成挤压效应,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处于两湖地区的少昊氏东迁。当然东迁的不仅仅是少昊氏族,还有其他氏族。距今5500年前后,东部各个遗址,大汶口遗址、凌家滩遗址、良渚遗址,都可以看到两湖文化因素。

我以前是持融合观念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融合并不是实际,混居才是实际。混居期间,有融合存在,但是族群之间的界限还是十分明确的。比如距今18000年后的两湖地区,原本居住的是古胡人,但是古华人从武陵山上下来,与古胡人混居,在两湖地区形成的居民格局实际就是华尼尸人、胡尼尸人、两族共同的神族古互人。“尸(夷)”崇拜,是古华人和古胡人在两湖地区形成的共同崇拜,这就是他们混居融合形成的新文化特征。

在距今7800年两湖地区也爆发洪水,两湖平原被古云梦泽吞没,彭头山文化消失,华尼尸人进入鄂西山区,进而进入陕南甘东豫西,对中原西部的仰韶文化居民产生冲击,形成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新文化。神族古互人重新回到武陵山,建立了祭祀之国高庙,成为神国。而胡尼尸人,则进入到了湘鄂东和安徽江西山区。

这些以前都讲过了。族群有合,也有分。合就是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特色,分就是族群的建制依然保留。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在女性姓族时代,在族群之间流动的是男性血缘(基因);在男性氏族时代,在族群之间流动的是女性血缘(基因)。在距今6000年前,上古诸族分的趋势明显;距今6000年以后,上古诸族合的趋势逐渐加强,

在女娲伏羲神农时代,有一次诸族融合,形成了神农对中原和江汉地区的统一;在东部,大汶口文化区域,少昊和太昊混居,形成了统一文化,但是少昊取代了太昊;在良渚文化区域,来自河姆渡的胡尼人与来自两湖的胡尼尸人再加来自北部的一些人,形成了良渚的鸠尼。到黄帝时代开始了铁血征伐,上古中国诸族被驱逐、消灭和兼并的趋势明显。

少昊对上古东部的统一,发生在黄帝之前,为黄帝统一东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少昊的功绩是建立了以凤鸟为主图腾的二十四鸟氏族王国。《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了少昊建立的二十四氏鸟王国:“我高祖少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的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谣者也。”。

值得注意的是,我认为良渚是鸠尼,崇拜的祖鸟是鸤鸠;河姆渡崇拜的鸟是鹄,演变成扈。在少昊氏的鸟王国中,就有“鸤鸠氏”和“九扈”。良渚的王族是鸤鸠氏,其民就是九扈之民。在良渚的族群结构,就是来自两湖的古尸人(华尼尸)为主,来自河姆渡的鹄鸟人为次,形成的新族群,鸤鸠是华尼尸人的尸崇拜和河姆渡人的鹄鸟崇拜化生出来的新的鸟崇拜。在少昊时期,良渚族群已经被纳入到少昊的统治集团之种类。

在少昊的鸟王国中,五鸠、五雉、九扈应该是原始的良渚古国的组织系统。

良渚文化起源较早,在距今5000年前已经进入到氏族国家时期,并最早使用文字。良渚古国的文化一直流传下来,但良渚古国并没有上古帝王之国的待遇。从鸠尼到九黎,其国家历史断绝于九黎。九黎之后,成为了颛顼统治下的“黎民”,即生产奴隶。

当然,少昊鸟王国中,还没有见到另一个东方天帝级别的人物,就是帝俊和帝鸿集团。黄帝统一东部,就是灭了两昊和帝鸿氏,到帝喾时期,帝俊也被纳入统治系列。

四、黄帝迁移两昊遗民到颛臾,并把两昊遗民改造成了“颛民”

大汶口文化是由太昊氏族开创的,由少昊氏族发扬光大的,大汶口文化属两昊文化。大汶口两昊人民生活在泰山和济水一带,也就是海岱地区。黄帝时代,经过几代黄帝对两昊用兵,在轩辕黄帝时期,终于把太昊少昊杀了,把两昊遗民纳入了自己的统治之下。

对于黄帝来讲,就要对两昊遗民进行换血统、换文化的彻底改造。办法一是把两昊遗民从鲁中济水泰山地区迁移出去,让他们离开祖居地,迁移到鲁西南的颛臾地区(凫山地区)。二是更换血缘宗主。黄帝轩辕氏封自己的儿子青阳氏玄嚣继承了少昊的称号,这就是历史上的青阳少昊,即黄帝少昊。所谓的“颛民”,就是青阳少昊统治下的两昊遗民。

黄饮冰2018年12月8日星期六。

参考资料:

1.“黄帝杀两昊”的记载来自《盐铁论.结和第四十三》。《盐铁论》是西汉的桓宽根据“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盐铁论争论的核心是“盐铁国营”和经营自由之争论,对于当今的中国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2.黄饮冰著《伏羲原来是夫婿》一文。本文是2009年8月20日发于黄饮冰网易博客chutianguke的博客的《华夏先古族群——由燧人到神农概述 》一文一部分改写而成。主要探讨的是夫婿文化、伏羲文化。

3.黄饮冰著《昊图腾——太昊、少昊、青阳少昊之图腾解析》。

4.黄饮冰著【神农到黄帝的统一——考古与文献的对应假说】。

5.《帝王世纪》,西晋史书,皇甫谧著。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晚年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享年68岁。《帝王世纪》是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一部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内容多采自经传图纬及诸子杂书,载录了许多《史记》及两《汉书》阙而不备的史事,分星野,考都邑,叙垦田,计户口。清宋翔凤《帝王世纪集校序》说“宣圣之成典,复内史之遗则,远追绳契,附会恒滋,揆于载笔,足资多识”。

6、伏羲庙残碑说“东迁少典,居于颛臾,以奉伏羲之祀。”,见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

7. 黄饮冰著《高庙凤鸟身体上的“八角星”就是“华”标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