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0年最新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2.8%,糖尿病前期比例为35.2%,糖尿病患者总数1.298亿。基本上10个人里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这一比例着实惊人。已知糖尿病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高危人群”,主要是指年龄大于4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常年缺乏运动以及血糖、血脂异常等;第二个阶段称为“糖尿病前期(也叫前驱糖尿病)”,第三个阶段就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了。在血糖异常但还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阶段,就是我们今天主要探讨的第二阶段,即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的状态表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进一步升高。然而,当前对糖尿病前期的临床定义并没有反映出病理生理学的差异,也无法预测未来的代谢轨迹。也就是说,糖尿病前期患者会不会发展成2型糖尿病是无法预测的。近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德国图宾根大学和德国糖尿病中心(DZD)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根据一项25年的研究数据,确定了6种不同的糖尿病前期亚型。这6种亚型在发展为2型糖尿病时具有不同的风险水平,这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控制糖尿病前期和随之而来的其他问题。
这项概念验证研究表明,病理生理异质性存在于2型糖尿病诊断之前,并强调了一些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没有迅速发展为显性2型糖尿病的情况下增加并发症风险的可能。在这项涵盖25年的研究数据和899名个体的分析中,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共同的生物标志物对确定了这6种亚型。这些标志物包括血糖水平、肝脏脂肪、体脂肪分布、血脂水平和遗传风险。
研究通讯作者、图宾根大学医学院、DZD的教授Hans-Ulrich Häring说:“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来说,到目前为止还无法预测他们是否最终会患上糖尿病并面临严重的并发症(如肾衰竭)风险,或者只是一种无害的血糖水平略微升高。”在确定的6种糖尿病前期亚型中,1、2、4型代表着较低的糖尿病风险:这一类型的患者体重正常,或者超重但代谢相对健康;3、5、6型患者面临较高的糖尿病和并发症风险。其中,3型患者自然产生的胰岛素过少,同时也显示出其他生物标志物异常,如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5型患者中包括对胰岛素抵抗增强和肝脏脂肪含量较高的人;6型患者体内特定类型的体脂肪(内脏脂肪和肾窦脂肪)水平更高。与3型和5型患者相比,6型患者患糖尿病的风险较低,但死亡率较高,患肾功能障碍的几率也较高。
3型:高糖尿病风险、高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肾病风险;5型:高糖尿病风险、高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肾病风险、高死亡率;6型:相对低的糖尿病风险、高肾病风险、高死亡率
该研究第一作者、DZD的糖尿病学家Robert Wagner说:“与显性糖尿病一样,糖尿病前期也有不同的类型,它们在血糖水平、胰岛素作用和胰岛素分泌、体脂分布、肝脂和遗传风险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为了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数据与在英国另一个研究中收集的6810份记录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使用相似的标志物和方法,研究人员在这些记录中也发现了相同的亚型。研究人员表示,与把每个患者都归为同一个类型相比,理解他们在患糖尿病和并发症可能性方面的差异会带来很大不同。针对特定的风险人群可以采取特定的治疗方法。DZD的糖尿病专家Andreas Fritsche说:“接下来,在前瞻性研究中,我们将首先争取确定这些亚型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将个体划分入特定的风险群体。”患糖尿病的人数不断增加,到2045年,全世界可能有多达7亿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且这种疾病每年正在造成数百万人的死亡,因此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1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