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作品最全收录,中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都在这里

今天是茅盾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他是知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根据他的遗愿,以他名字命名的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重要文学奖之一。

茅盾先生

“茅奖”的评选对象为长篇小说,四年一届。在中国文学界,它分量最重、奖金最多。

书荒的时候,读读“茅奖”作品总不会错的。榜爷今天给大家推荐九届“茅奖”的获奖作品,让大家感受一下长篇小说的恢弘气势和精巧构思。

第九届(2011—2014)

《江南三部曲》

格非(著)

内容介绍 |

《江南三部曲》由《人面桃花》、《春尽江南》、《山河入梦》三部长篇小说组成,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

经典摘录 |

※ 人的心就像一个百合,它有多少瓣,心就有多少个分岔,你一瓣一瓣地将它掰开,原来里面还藏着一个芯。人心难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看透生死倒也容易,毕竟生死不由人来做主,可要真正看透名利,抛却欲念,那就难了。

※ 只有寂寞的人才会对时间有精深的研究,倘若你被内心的痛苦煎熬得无所事事,情形也差不多。

《这边风景》

王蒙(著)

内容介绍 |

小说以新疆乡村为背景,从一桩离奇的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更是一部原汁原味的新疆民族史志。

经典摘录 |

好人的特点是恐惧与爱恋。越是爱恋就越是害怕自己所爱恋的东西受到损伤与毁坏。越是恐惧,就越感到自己已经和正在拥有的一切脆弱的平安与快乐是多么可贵。

《生命册》

李佩甫(著)

内容介绍 |

李佩甫习惯于从中原文化的腹地出发,书写平原大地上土地的荣枯和拔节于其上的生命的万般情状。在他的笔下,乡村与城市、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并置,他还试图从中摸索出时代与人的命运之间的关联。

经典摘录 |

※ 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历史,或者叫做隐私。也都有说不清楚的时候。也许只是一念之差,就把人的一生给改变了。

※ 我原以为,所谓家乡,只是一种方言,一种声音,一种态度,是你躲不开、扔不掉的一种牵扯,或者说是背在身上的沉重负担。可是,当我越走越远,当岁月开始长毛的时候,我才发现,那一望无际的黄土地,是惟一能托住我的东西。

《繁花》

金宇澄(著)

内容介绍 |

这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经典摘录 |

※ 一个女人,越是笑容满面,欢天喜地,一翻底牌,越是苦,一肚皮苦水。

※ 人生是一次荒凉的旅行。

※ 女人觉得,春光已老;男人觉得,春光还早。

《黄雀记》

苏童(著)

内容介绍 |

《黄雀记》中以温婉、沉实、内敛的耐心,从容叙述了一个时代生活的惶惑、脆弱和逼仄。他对转型时期的社会乱象、个体窘境以及国民精神紊乱的特征及荒诞,进行了精准的解析和流畅的描摹。

经典摘录 |

※ 阳光召唤着房间里的尘埃,尘埃已经老得步履蹒跚,它们集合的速度非常缓慢,经过无数次混乱无序的排列组合,尘埃勉强组成了一道肮脏的彩虹,懒洋洋地斜跨半空,祖父的房间显得瑰丽而诡异。

※ 一个丢了魂的老人,免不了要丢失尊严。

第八届(2007—2010)

《你在高原》

张炜(著)

内容介绍 |

《你在高原》长达450万字,是已知中外小说史上,篇幅最长的一部纯文学著作。主要讲述的是一批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的经历。围绕主人公宁伽不断探究父辈及家族的兴衰、苦乐、得失和荣辱,在广阔的背景上展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质。

经典摘录 |

谁也没有权利把我按在一个我压根儿就不喜欢的地方。我害怕,我不喜欢,我只想重新开始——把身上的重负全部推掉。多么不公平啊,一个人还没出生,那些埋葬他的土已经堆得很高很高了,它们在那儿等着你——你一露头,成吨成吨的土就会压下来……你还没来得及申辩一句,就被埋掉了……我不愿那样,我要逃开!

《天行者》

刘醒龙(著)

内容介绍 |

中国农村的民办教师,一度有四百万人之多。《天行者》描绘了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担负着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亿几千万农村中小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

经典摘录 |

※ 这是久经沙场的英雄,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但凡功败垂成,莫不是感天动地的悲剧。

※ 如果将来你有机会去城里,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有了钱就急忙去买宝马车的男人。更不要相信那些将宝马车停在身边与你搭讪的男人。

《蛙》

莫言(著)


内容介绍 |

整部作品以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十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为线索,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和自我反省,展现了新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同时也深刻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灵魂世界。

经典摘录 |

※ 所谓爱情,其实就是一场大病。我的病就要好了。

※ 钱不花就是一张纸,花了才是钱。

※ 一个有罪的人不能也没有权利去死,他必须活着,经受折磨,煎熬,像煎鱼一样翻来覆去地煎,像熬药一样咕嘟咕嘟地熬,用这样的方式来赎自己的罪,罪赎完了,才能一身轻松地去死。

《推拿》

毕飞宇

容介绍 |

小说用无与伦比的细腻而熨帖的文笔,饱满而生动的叙述,写出一群盲人在急剧发展的都市丛林中的艰辛奋斗、日常劳作、梦想与尊严:在没有光的所在也要好好活。

经典摘录 |

※ 对面走过来一个人,你撞上去了,那是爱情;对面开过来一辆车,你撞上去了,是车祸。但是呢,车和车总是撞,人和人总是让。

※ 人就是这样,一旦有了信仰,他就有决心与毅力去浪费时光。

※ 恋人之间的语言不是语言,是语气。

《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著)


内容介绍 |

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偏偏安排了一个意大利牧师老詹。

经典摘录 |

※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 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

※ 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第七届(2003—2006)

《秦腔》

贾平凹(著)


内容介绍 |

《秦腔》以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秦腔戏曲,一条线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两条线相互纠结,在一个叫清风街的村庄里演变着近三十年的历史。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大转型给农村带来的激烈冲击和变化,给农民带来的心灵惊恐和撕裂。

经典摘录 |

※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做出泼天富贵,冷药热药总是妙药医不尽遍地炎凉。

※ 他的脚步沉重,世上最沉的是什么,他知道了,不是金子,也不是石头,是腿。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著)

内容介绍 |

这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经典摘录 |

※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

※ 我们总是在撕裂一个鲜活的生命的同时,又扮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我们心安理得地看着他们为着衣食而表演和展览曾被我们戕害的艺术;我们剖开了他们的心,却还要说这心不够温暖,满是糟粕。

《湖光山色》

周大新(著)


内容介绍 |

《湖光山色》小说写的是春种秋收、择偶成家、生病离婚、打工返乡、农村旅游这些当下乡村寻常的生活事件,展示的却是对人性嬗变、历史遗产和权力运作的崭新思考,表现了一颗高贵灵魂在乡村剧变背景下的惊悸和固守。

经典摘录 |

暖暖刚要走,奶奶拄着拐杖从屋里出来说:人呐,没遇见灾时,胆要放小,别以为灾难就落不到你身上;人遇到了灾时,胆要放大,要信这世上没有闯不过去的灾难!

《暗算》

麦家(著)


内容介绍 |

《暗算》是一部反映反间谍部门的核心机关——无线电侦听与密码破译的作品,纵横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将间谍战、密码战、无线电战听熔为一体,穿插亲情、爱情、革命事业情。超能力者、数学天才、革命志士轮番登场,绝地厮杀。

经典摘录 |

※ 上帝在造人时似乎总是公平的,聪明的人往往缺勤奋,智慧的人往往爱出世,爆发力好的人往往没耐力。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是上帝开小差的结果,上帝让他什么都有了,却让自身的公平没有了。

※ 这就是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的魅力,也是问题,速度裹挟着我们往前冲,我们慢不下来,慢下来就是逆流而行,需要我们付出双倍的气力和努力。

往届“茅奖”获奖作品

第六届(1999—2002)

熊召政,《张居正》

张洁,《无字》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柳建伟,《英雄时代》

宗璞,《东藏记》

第五届(1995—1998)

张平,《抉择》

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四届(1989—1994)

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

陈忠实,《白鹿原》

刘斯奋,《白门柳》(一、二)

刘玉民,《骚动之秋》

第三届(1985—1988)

路遥,《平凡的世界》

凌力,《少年天子》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荣誉奖

萧克,《浴血罗霄》

徐兴业,《金瓯缺》

第二届(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

张洁,《沉重的翅膀》

刘心武,《钟鼓楼》

第一届(1977—1981)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魏巍,《东方》

莫应丰,《将军吟》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古华,《芙蓉镇》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