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龙教授:半夏泻心汤核心思路(深度好文)
昨晚,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刘志龙教授在“万人学伤寒”公益微课中,为我们讲授了《半夏泻心汤杂谈》。
精彩课程获得10万听课中医人的一致好评!
今天,小师妹为大家整理出刘志龙教授课程部分精彩内容。
错过听课的同学文末扫码,免费领取刘志龙教授《半夏泻心汤杂谈》大师课件。
半夏泻心汤的方证特点
在《伤寒论》原文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在《金匮要略》中补充了149条: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少阳柴胡证,误下后,会产生三种病理变化,而半夏泻心汤则是其中第三种变化。
误下易伤脾胃,而脾胃受损,就会导致运化功能失职,湿浊内生,阻滞气机。
所以会导致心下痞满,而使气机升降失常。
证见:痞满,肠鸣下利,呕吐。
痞证的病症特点:
虚:为脾气虚,胃阳虚,临床上有便溏下痢的特点。
实:气机阻滞。
寒:胃阳不足,脾阳受损,有虚寒,表现脘腹部的冷痛,或是大便不成形,下利。
热:湿热阻滞,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不升:脾的清阳不升。
不降:清阳不升,胃的浊阴不降。
清阳不升所以下利,浊阴不降,所以呕吐。
半夏泻心汤的治疗特点
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
煎煮: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01 最核心的治疗思路
半夏泻心汤以辛开苦降作为最核心的治疗思路。
辛开是恢复脾升清的作用。
苦降是恢复胃降浊的作用。
半夏:辛散降逆,辛以开结消痞,降以和胃止呕,是一个既可以升也可以降的药。
干姜:辛热药,配合半夏,辛散开结,并能温中焦之寒,助脾气升清。
黄芩黄连:苦寒药,既清中焦之热,又降不降之胃气。
四药合用,能够解决最基本的病理变化,也就是升降失常。
02 煎煮特点
半夏泻心汤有煮后去滓再煎的这样的特点。
在《伤寒论》中共有七个方剂,半夏泻心汤外,还有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所有和解剂都要煮后去滓再煎
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煎煮法?
用这个反复煎煮方法,能够提升其和解的作用。
03 核心药物
泻心虽有三方,而以芩、半、姜、连四味为主,三方均必用之。
其间黄芩、半夏一对,黄连、干姜又一对,铢两悉称,配合之精,后人万不能及也。
黄芩、半夏、干姜、黄连这4味药都是辛开苦降的核心药物。
无论食滞痰阻或何种病因,核心药物都不能随意加减。
04 用药特点
按照药物的归经。
黄连:归心经和胃经。
黄芩:归心经和肺经,一般不做胃经的药用。
为什么要用清肺热的黄芩?
黄连可以清心胃之间的热。
用黄芩来降肺气,助肝气升,以配合脾胃气机的升降。
05 补益的作用特点
半夏泻心汤:通过通过扶正以泻心消痞。
旋覆代赭汤:通过补中健脾以和胃降逆。
小柴胡汤:通过补中健脾以调畅肝胆气机,和解表里。
上述3方中都用到了人参、甘草、大枣来补益。
但是补益和祛邪,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一种因果关系。
通过补益来达到扶正去邪的目的。
3方同用补益之法,来解决不同的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