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掌握张锡纯传神的脉诊精华!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张锡纯先生的诊脉经验丰富,既有前人经验的传承,又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继承了寸口脉左右脏腑的配属,又提出自己的“脉分部位,实大致不分部位”的观点。
在《难经》《脉诊》时代确立的寸口脉左右脏腑配属,分浮中沉、三部九候取脉候诊方法,在张锡纯先生这里是如何得到继承与发扬的?在学习《医学衷中参西录》时,梳理了先生的脉诊的经验。

  寸口脉左右脏腑配属:脉分部位,而其大致实不分部位

张先生认为寸口脉左右脏腑的配属问题,基本遵循左-心肝肾、右-肺脾肾(命)的配属原则。但又云:“特古书语意浑含,有待于后世阐发耳”,其后又提出了“脉虽分部位,而其大致实不分部位”。结合《黄帝内经》之理论,提出了:“肝虽居右,其气化实先行于左,脾虽居左,其气化实先行于右”。实乃为古人重视人体脏腑之功用,以及人身之气化而形成的左右之差别,这些差别的形成不仅是源于自然界升降沉浮之气化之理,同时这种左右之气化的运行规律而造成了“肝左脾右”之脉诊形成规律,且有效地应用并指导临床。张先生在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大量运用“左肝右脾”进行诊治。
刘仲友医案:其左臂常觉发热,且有酸软之意。右脉和平如常,左脉微弱,较差于右脉一倍。询其心中不觉凉热,知其肝木之气虚弱,不能条畅敷荣,其中所寄之相火,郁于左臂之经络而作热也,遂治以曲直汤……服两剂,左脉即见起,又服十剂全愈。
  左右对举

正是因为寸口脉左右脏腑配属的不同,诊脉时必须左右对举以判定疾病的定位是顺理成章之事。张先生对左右脉极其重视,《医学衷中参西录》中138例案例,每例医案均有左右脉之论述,左右对举,以阐明病理。

治怀妊受温病案:诊得其脉左右皆洪滑而实,一息五至强,张先生分析:“凡外感有热之证,皆右部之脉盛于左部之脉,至阳明府实之证,尤必显然于右部见之”。其因在于:“胃腑之脉原候于右关也”。今此证为阳明府实,其右部之脉洪滑而实宜矣。而左部之脉亦现此象,是以知其未病之先肝中先有郁热,继为外感之热所激,则勃然发动而亦现洪滑而实之脉象也。
  脉症合参

前人在实践中运用阴阳五行等当时先进的理论进行总结,得出寸口脉左右脏腑的配属,但存在分歧,唯有通过脉症合参来相互验证:脉与症之间的统一或取舍,本意是借以解决单纯脉诊取得信息的不确定性,实质上是为脉诊理论的分歧找到合理的统一,其落脚点就在于临床,始终围绕临床这一中心来谈脉诊,脉诊才具有生命力。
治同里少年案:脐下疼甚剧。医者投以温药益甚,昼夜号呼不止。又延他医,以药下之稍轻。然仍昼夜呻吟,继又服药数剂,亦不见效……愚诊其脉,两尺洪实。询其得病之由,言夜晚将寝觉饥,因食冷饼一块,眠起遂疼。晓之曰,此虽由于食凉物,然其疼非凉疼,乃下焦先有蕴热,又为凉物所迫,其热愈结而不散也。投以活络效灵丹,加龙胆草、川楝子各四钱,一剂而愈。
同样是两尺洪实有力,其在另一患者上所指引的脏腑配属上是不同的,如一患者,年二十余,嗜睡无节,即动作饮食之时,亦忽然昏倒鼾睡。诊其脉两尺洪滑有力,知其肾经实而且热也,遂用黄柏、知母各八钱,茯苓、泽泻各四钱,数剂而愈。
分析虽然两者脉象的部位均表现为:尺部的洪实有力,但所代表的脏腑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结合病证及治疗的反应进行辨析,才能得到明确,说明:寸口脉左右脏腑的配属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也存在分歧,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一定要遵循病证进行诊断辨析,这样才能体现出寸口脉诊的意义。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通篇明确提及脉症合参的很少,但大量的脉案中,虽未明言,实则广泛使用,脉症合参在临床实际运用中,表现为脉症的相合与否,脉症相符,据脉辨证用药;脉症不符,可分为舍脉从症与舍症从脉两种情况。
  脉症相符,据脉辨证用药

如治疗膈食方的参赭培气汤:诊其脉关后微弱,关前又似滑实,知其上焦痰涎壅滞也,用此汤加旋覆花二钱,连服四剂而愈……其脉弦长而硬,左右皆然,知系冲气挟胃气上冲,治以此汤加旋覆花二钱,生芡实四钱,降其冲逆之气而收敛之,连服十剂而愈……其脉弦细无力,结合患者的特点,认为其脉之细也,因饮食菲薄而气血衰;其脉之弦也,因劳心过度而痰饮盛也;投以此汤,加白术二钱,龙眼肉三钱,连服十余剂全愈。
  脉症不符,可分为舍脉从症与舍症从脉两种情况

如同是无脉症,因症状不同而病机不同,治疗方法各异,很好地诠释了脉症合参的临床实际运用。
如一患者,伤寒十余日,身热而静,两手脉尽伏。医者以为坏证弗与药。余诊之,三部脉举按皆无,舌苔滑,两颧赤如火,语言不乱。因告之曰:此子必大发赤斑,周身如锦纹。夫血脉之波澜也,今血为邪热所搏,掉而为斑,外现于皮肤,呼吸之气无形可倚,犹沟渠之水虽有风不能成波澜也,斑消则脉出矣。及揭其衾,而赤斑烂然。与白虎加人参汤化其斑,脉乃复常。
脉症合参不仅体现在症与脉的取舍上,更重要还能根据脉症是否相符上,分析判断疾病的预后。
如治一妇人,年二十余。小产后数日,恶露已尽,至七八日,忽又下血。延医服药,二十余日不止。诊其脉洪滑有力,心中热而且渴。疑其夹杂外感,询之身不觉热,又疑其血热妄行,遂将方中生地改用一两,又加知母一两,服后血不止,而热渴亦如故。因思此证,实兼外感无疑。遂改用白虎加人参汤,以山药代粳米。方中石膏重用生者三两。煎汤两盅,分两次温饮下。外感之火遂消,血亦见止。仍与安冲汤一剂,遂全愈。又服数剂,以善其后。
又如同样是一妇人产后,因临盆努力过甚,产后数日,胁下作疼,又十余日,更发寒热。其翁知医,投以生化汤两剂,病大见愈。迟数日,寒热又作。遂延他医调治,以为产后瘀血为恙,又兼受寒,于活血化瘀药中,重加干姜。数剂后,寒热益甚,连连饮水不能解渴。进当仲夏,身热如炙,又复严裹厚被,略以展动即觉冷气侵肤。后愚诊视,左脉沉细欲无,右脉沉紧,皆有数象。知其大气下陷,又为热药所伤也。其从前服生化汤觉轻者,全得川芎升提之力也。治以升陷汤,将方中知母改用八钱,又加玄参六钱,一剂而寒热已,亦不作渴。从前两日不食,至此遂能饮食。惟胁下微疼,继服拙拟理郁升陷汤,二剂全愈。事后分析:此证既为热药所伤,何以其右脉沉紧?答曰:脉沉紧者,其脉沉而有力也。夫有力当作洪象,此证因大气下陷,虽内有实热,不能鼓脉作起伏之势,故不为洪而为紧,且为沉紧也,其独见于右部者,以所服干姜之热胃先受之也。
  脉之至数

张先生认为:“脉之迟数,恒关于人身之热力,热力过盛则脉数,热力微弱而脉迟,此定理也”。然定理也非不变也,他批评:“世俗医者,遇脉数之证,大抵责之阴虚血涸”,提出:“然脉之数者,固系阴虚,亦系气分虚弱,有不能支持之象,犹人之任重而体颤也。不知元气虚极莫支者,其脉可至极数”。而大气下陷之脉,大抵皆迟,非因寒凉而迟也。乃因“大气下陷,不能鼓脉外出,以成起伏之势也”。
所以伤寒定例,汗、吐、下后,用白虎汤者加人参,渴者用白虎汤加人参。而愚临证品验以来,知其人或年过五旬,或壮年在劳心劳力之余,或其人素有内伤,或禀赋羸弱,即不在汗、吐、下后与渴者,用白虎汤时,亦皆宜加人参。其脉有:数至六至,浮分摇摇,按之若无;或数至七至,摇摇无根;若其脉甚数者,陈修园谓,宜滋养脾阴。盖以脾脉原主和缓,脉数者必是脾阴受伤,宜于滋阴药中,用甘草以引之归脾,更兼用味淡之药,如薏苡仁、石斛之类。
治族侄秀川温病兼吐泻腿抽案:在其病脱然全愈后,诊其脉一息犹五至,知其真阴未尽复也,俾用生怀山药轧细过罗,每用七八钱或两许,煮粥调以蔗糖,当点心服之。
  具体脉象的诊治经验——“由理想而得脉之实际”

学习脉诊最大的困境在于“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张先生在《论伤寒脉紧及用麻黄汤之变通法》中写道:“夫脉浮易辨矣,惟脉紧则殊难形容。论者多谓形如转索,而转索之形指下又如何摸寻也”。进而提出:盖此脉但凭空形容,学者卒无由会解,惟讲明其所以紧之理,自能则理想而得紧脉之实际矣”。

1. 对“紧脉”的理解 凡脉之紧者必有力。夫脉之跳动,心脏主之,而其跳动之有力,不但心主之也,诸脏腑有热皆可助脉之跳动有力,营卫中有热亦可助脉之跳动有力。特是脉之有力者,恒若水之有浪,大有起伏之势,而紧脉虽有力,转若无所起伏。诚以严寒束其外表,其收缩之力能逼营卫之热内陷与脉相并,以助其有力;而收缩之力又能遏抑脉之跳动,使无起伏。是紧脉之真相,原于平行中见其有力也。至于紧脉或左右弹者,亦蓄极而旁溢之象也。
2. 对“数脉”的理解 脉之迟数,恒关于人身之热力,热力过盛则脉数,热力微弱而脉迟,此定理也。世俗医者,遇脉数之证,大抵责之阴虚血涸。不知元气虚极莫支者,其脉可至极数。然脉之数者,固系阴虚,亦系气分虚弱,有不能支持之象,犹人之任重而体颤也。
3. 对“革脉”的理解 其形状如按鼓革,外虽硬而中空,即弦脉之大而有力者。因其脉与弦脉相近,是以其脉虽大而不洪(无起伏故不洪),虽有力而不滑(中空故不滑)。即以此揣摩此脉,其真象可得矣。
4. 对“冲脉”的理解李士材《四字脉诀》谓:“直上直下,冲脉昭昭”;张先生体会其脉则弦硬而长,乃肝脉之现象也。盖冲气上冲之证,固由于肾脏之虚,亦多由肝气恣横。素性多怒之人,其肝气之暴发,更助冲胃之气上逆,故脉之现象如此。其理为:冲者,奇经八脉之一,其脉在胞室之两旁,与任脉相连,为肾脏之辅弼,气化相通,是以肾虚之人,冲气多不能收敛,而有上冲之弊。况冲脉之上系原隶阳明胃腑,因冲气上冲,胃腑之气亦失其息息下行之常,或亦转而上逆,阻塞饮食,不能下行,多化痰涎,因腹中膨闷、哕气、呃逆连连不止,甚则两肋疼胀,头目眩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