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苏轼的《留侯论》

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是著名文学家,他写过一篇《留侯论》,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政论文,曾被收入《古文观止》。

文章根据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一文中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史实,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

文笔纵横捭闔,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我之所以对该文印象深刻,是觉得在苏轼眼里,张良实在是拥有一种善于忍耐和从容淡定的大智慧,正是这种十分难得的性格,才成就了他的一番大事业。

由此想到当今社会,随着商品大潮的涌动,很多人为了急于挣钱,发财致富,不免有些急功近利,毛毛躁躁。然而也有的人,不慌不忙,从容淡定,颇有些儒商风度,令人肃然起敬。

何谓“从容”?我个人理解,就是沉着、镇静,遇事不着急,忙而不乱,处事有方。

在这个到处都充斥着铜臭的浮躁时代,面对金钱美女,面对声色犬马,面对各种诱惑,能做到从容淡定,的确需要一定的涵养和定力。

窃以为,所谓“从容”,首先要做到内心镇静,沉著地面对社会和人生。记得某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从容,是一种聪明的糊涂”,这话不无道理。

其实,自然界万事万物皆有自己的存在理由和状态,我们大可不必问其究竟,事事闹个明白。正如雨有雨的润泽,雪有雪的悠然,冰有冰的晶莹,春有春的生机,夏有夏的炽热,秋有秋的丰实,冬有冬的冷峻。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惯看秋月春风”,一切不妨“都付笑谈中”。

每当夜晚到来,仰首太空,面对宇宙的浩瀚,星空的无限,我常常陷入沉思。想到世间纷繁的万物,错综复杂的社会,我们真的不必要事事弄清楚,凡事问个究竟。

其实,认真想一想,不少苦累与烦恼都是自找的。在你个人能力范围内的努力,也许是积极向上的,而超乎能力的欲望,只是一种臆想和渴望,很难实现。

因此,我们只有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界,才能摆脱纷纷扰扰所带来的烦恼和不安,才能从容善待自己,善待人生!

苏轼在《留侯论》一文中,所说的“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我觉得才是一种真正的从容,是一种大境界。

我认为苏轼说的这种从容,不是那种故作姿态的镇定,更不是矫情刻意的悠然。

真正的从容是骨子里飘逸出的嫋嫋低吟,是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自如应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閒情逸致;是潺潺小溪、小桥流水间,閒庭信步时流溢的悠閒自得。

从容,的确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它可以把一切苦与悲看成顺其自然的常态,因為有了“悲欢离合”,才可能“天长地久”;因为有了“落残雨寒”,才可能“人间温暖”;因為有了“酸甜苦辣”,才可能“丰富人生”;因為有了“风风雨雨”,才可能见到“七色彩虹”。

本文作者:荣玉奇

(0)

相关推荐

  • 一日禅:从容的人生

    2021年05月16日 13:28:40 来源:华人佛教 3人参与1评论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 从容的人生,来自对生命的热爱.从容的人生,来自对名利的淡泊.从容的人生,必定有自在的心灵和 ...

  • 物语 | 莫忧愁,且从容。

    季羡林说过这样一句话: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 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不必忧愁人生的风雨, 趁身未老 ...

  • 小楷书写苏轼的留侯论节选

    小楷书写苏轼的留侯论节选

  • 〔宋代〕苏轼《留侯论》赏析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 ...

  • 十项全能:苏轼巜留侯论》(养气)

    留侯论 宋代: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 ...

  • 读《留侯论》有感,苏轼如何总结张良成功秘诀?_凤凰网

    读<留侯论>有感,苏轼如何总结张良成功秘诀? 2021年05月23日 06:35:25 来源:历史文化小观园 208人参与6评论 公元1061年,二十五岁的苏轼在科举考试时一口气写下气吞山 ...

  • 古文观止181:苏轼•留侯论

    留侯:即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其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前218年(秦始皇29年)在古博浪 ...

  • 经典文言文《留侯论·苏轼》原文、译文及赏析

    留侯论 [宋]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 ...

  • 读《留侯论》有感,苏轼如何总结张良成功秘诀?引发怎样人生启迪

    撰文/赵静居这篇<留侯论>是他史论文的代表作品,长期得到了高度评价.明代杨慎在<三苏文范>卷七中说:"东坡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 ...

  • 苏轼靠这篇《留侯论》成就科举之路,堪称最佳科考范文,到底好在哪里?

    撰文/赵静居 公元1061年,二十五岁的苏轼在科举考试时一口气写下气吞山河的<进论>而里面的一篇叫<留侯论>的文章引起了考官的高度赞许,由此开启了学而优则仕的青云之路.这篇&l ...

  • 古文学习∣匹夫之莽与侠之大勇:留侯论

    每天一篇古文 最近妈妈愈发觉得,良好的古文功底,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控汉语这么语言,古文拥有简洁而力透纸背的魅力,这是我们母语的根基,更是我们的传家宝. 这个寒假,我们先从苏轼的<留侯论>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