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珂|匠人
匠人
文/查珂
在农村对有精湛手艺的人都这么叫,比如木匠,铁匠,石匠等等。
现在的家具都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又好看又便宜。买来还送货上门,都是打好孔的用螺丝一上就安装好了。只是不会有原来木匠做的榫卯结实,耐上几十年管几辈人不成问题的。连盖房都不用木头了,铝合金的门窗,房顶都用预制板或者打线雕了!全架立木的土坯房,用不了多久就不再有人会这些手艺了,木工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过去的每个乡镇都有铁匠铺,红火着哩!可是现在都可以用汽锤等进行机械生产了,锅碗瓢盆,锄镐铣和撅头。杂货铺里就连栓狗的铁链子都有卖的,还需要铁匠吗?石匠更不用说了,石磨碾子猪槽都成了文物。谁加工粮食不知道用电磨子?原先有走村串户箍碗盆的,后来人们觉得还不如买个新的划算,于是这个行当就干不下了。还有那些补锅钉罗焊壶底的,打席编筐挑猪的,再过几年恐怕就再也找不到这些手艺人了!
其实这些手艺人都是农村的能人,看一眼就会,也是有窍门的。他们的手艺大多是跟师傅学的,一代代心口相传。只要肯能吃苦耐劳,就能学得到精髓。人常说纵有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又说艺多不压身。可见人们对手艺人的尊重。那时谁家请匠人,每天都要精心做上三顿饭。平时舍不得吃的白面白米都拿出来,甚至还要割些肉打些酒,好茶好烟伺候着。我家的所有家具都是志宽叔打的。
志宽叔是我们这儿十里八乡的能工巧匠。谁家盖房砌地基,砌个石埝都离不了他。他现在身体已大不如前了!常年干活累的腰落下病根,佝偻着直不起来。两只手掌结满厚厚的茧子,粗糙坚硬的像树皮。手指都变形成搂树叶的耙子了!现在干活还给每人发一双手套,可他从来就没戴过。
我常常惊诧他砌埝的手艺。一堆大大小小杂乱无章的石头,在他的巧手里能够重新排列组合,砌的埝又光又整齐,好看美观还经久耐用。就是圆包蛋的石头他都能砌出漂亮的花纹来。要是我能把文字也像他那样,组合排列的恰到好处那就是一名好的写字匠了!
志宽叔干活不惜力。出房基子能出到板上。砌埝的时候斗眼窝头。看那块石头放到哪儿最合适,不行了换直到找到为止。有面的朝外,再要压好接茬。里面用捍石填满灌上沙浆再壮上土,真的坚如铜墙铁壁。过个十数八年依然不倒,至少能管一辈人。要做就做最好,不能瞎了手艺丢了人。名声比命都重要。这是他的立身之本。
现在砌河堤护坡的工程多,但人家是按方量给开工钱的。那些工人干的活他就没看上。茬压的不紧,面子毛毛糙糙。可是人家快呀!能出活。最后用水泥一抹一勾,还不是漂漂亮亮的,谁会去砸开去看里边呢?开始那些年轻人有活还叫上他,可是他爱弹嫌,渐渐就没人叫他了。再说身体也不行了,年轻时干活干伤了!可他依然闲不住,把房前屋后打理的干干净净。那几亩地也侍弄的井井有条。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会荡然无存。有些旧的行业就会被淘汰而有些新兴的行业将会问世。这些匠人终会走向没落以至消失,可他们的工匠精神应该继承下来,并且要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在各自的岗位上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精益求精,成为新的匠人。
本文编辑:胡冬梅
亲
【本文作者小传】
▲查珂,男,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人。笔名山岗、高原风、花自飘零等。自幼醉心于文字,笔耕不辍几十载,笔端点滴涂生活,不为功名累白头。
中国诗歌报,简称中诗报,日在线创作人员10000多人。作为中国诗歌报所属的天安门文学平台,集文学、文艺、文化三位一体,主要刊发原创首发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故事、剧本、摄影、书法、绘画等体裁,欢迎投稿。投稿微信:韩晗h15101221693,紫色玫瑰hudongmai 根据作品质量打赏,10元以内不发放,10元以外,一半赏金作稿酬(10日内结算),其余赏金作为平台运营,请加稿费发放人素素微信j13603499693。自愿参与,适度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