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运仪||故乡漫记(两则)
关注天安门文学,用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小传】曾运仪,网名yuny,四川隆昌人。曾供职于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一个在文学的海洋里寻觅真善美,在浪漫夕阳下畅享惬意、宁静的退休族。现为中国散文网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
故乡漫记(两则)
家乡有了高铁站
文/曽运仪
这两天,天阴沉沉的,给酷热的夏增添了几份凉意。家乡已通高铁好些年了,我还从没去过。听家乡的人说,隆昌北高铁站位于界石镇北,离县城15公里。真是天随人愿,隆昌北高铁站离妈妈儿时的家园,近在咫尺,就在我外公以前的生产队那一带。我不由加快了脚步。
因隆昌是“中国石牌坊之乡”,当初,隆昌北高铁站的设计,家乡的父母官遵循民意,以牌坊造型为依据,提出“坊兴隆昌”的概念,寓意站房建设,使隆昌兴旺发展。
我们一行到了高铁站,果然名不虚传。其建筑风格简洁大气,体现了当地牌坊文化,并融入了隆昌的地域建筑特色。站房正门上方还镶嵌着以“古宇湖、古牌坊、云顶寨”为主题的古铜浮雕,为车站添加了几许极具隆昌特色的古朴之素。站在那儿,远眺远方,高铁站周围被新建的界石镇北湖公园包围着。远方,近处 ,只见绿树浓荫,小桥流水,弯弯小径。不时见年轻女子,抱着或牵着小孩,在公园儿童乐园玩耍。还有近两年才竣工的一、两栋高楼矗立在车站外。站在那儿,我不由地睁大双眼,拼命寻找着儿时的记忆。
外婆过世的早,我从没见过。儿时,一到放暑假,我们姐弟三人,就从隆昌城里,到乡下舅舅(vlvl)、舅妈家,与表兄妹五人一起,共同呼吸农村的新鲜空气,共享夏收的乐趣。我记得,一到晚上,我们会不时提着一盏马灯,听着蛙叫、蝉鳴,去看表哥抠鱼鳅、黄鳝。可有趣了!儿时记忆里的农田,老屋,现在已不见踪影,替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公园绿地。泽学表哥和泽英表妹相隔不远,均在公园外分别建了两层、或三层的楼房,两家人舒心地住在那儿。
我的家乡隆昌,您是成渝线的交通枢纽。而今,隆昌北高铁站每天日旅客发送量已达近5000人,节假日均发送旅客达16000人。故乡的高铁站,正以它崭新的面貌向世人呈现!
重上讲台心语
文/曾运仪
夏意清凉。殊不知,几十年后的庚子年,我又重新登上讲台。一间颇大的教室,七八十人鸦鹊无声。一双双成熟的眼神,紧盯着我。随着抑扬顿挫的语调,我的思绪,我的语言,竞越来越娴熟。我记忆里的有关机关公文处理的一些知识、体会,竞如泉涌,缓缓地,从我嘴里流出…
此刻,我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我仿佛回到几十年前,人生旅途那短暂的教师生涯,那时,我正值青葱岁月,溢满青春的活力。背后,是五尺黑板;下面,一双双渴望的眼神望着我。我站在讲台上,手握教鞭,孩子们有滋有味地听着,拼命地欲把它刻进脑海里。不知不觉,孩子们已逐渐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课堂里童稚声一阵阵传来,我的心蕩起一阵阵涟漪…那份如饥似渴,那份教师与学生之间母子般的情意,至今仍浮现在我眼前。我欣慰,曾经的懵懂青涩少年,如今已遍布祖国的四面八方。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机遇让我走进了政府机关。那职场生涯崭新的一页,从此掀开又一新的篇章。机关工作,公文处理,上传下达,社情民意,对于我,她是陌生的,但又无时无刻吸引着我。我在那,学会了撰写各类公文,懂得了“为领导服务,为部门服务,为群众服务”是公职人员在机关工作的宗旨,并力争做一廉洁奉公的公务员。我的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是在政府机关渡过的。
荏苒岁月。如今的我,業已退休。今天,竞在家乡的职能部门,给公职人员分享有关公文处理的知识。我的内心五味杂陈。几十年前,我站在讲台上,那是我人生旅途的开始。单纯,热情,对一切充满向往;几十年后的今天,经过岁月的沉淀,我的心底,已顺其花开花落,愈发成熟。我感谢,上苍对一退休人员的眷顾!
人到夕阳,闲暇时,总会自觉不自觉的回顾当初。我的人生,可谓多姿多彩。我曽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接受过再教育;我曽教过书,当过“孩子王”;职场的大半,是在政府机关渡过。尽管有惆怅,彷徨,但一步一脚印,走的充实,心底坦荡。近几年,我又重新拿起笔,圆文学梦。“晚霞灿烂”,这是胞姐的鼓励。我将重新启航!
本版责任编辑: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