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择解读金庸的武侠文化:周伯通疯疯癫癫、生性贪玩, 为何反对郭靖娶黄蓉为妻?又成为一代高手?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周伯通是个特殊的存在,周伯通号称老顽童,生性贪玩,做事疯疯癫癫,然而武功高得出奇,一个生性贪玩的人为何武功又高得出奇呢?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一个人武功的成就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资质,二是努力,三是际遇。

1.资质

资质从广义上讲是指一个人的素质,从金庸武侠小说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身体素质和悟性,而悟性又是最主要的。悟性是什么?很多人都有解读,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悟性是指在相同知识量的情况下看问题的深度。

这就好比学生写作文一样,在大家知识量差不多的情况下,给一段话让学生写感想和启发。有的学生写的好有的写的差,这就是资质不一样的引起的。笔者认为资质可以分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事论事。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对于练武的人来说,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只能照猫画虎,很难发挥所学武功应有的水平。

第二个层次:举一反三。意思是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它的。学生通过一段话可以想到其他的,一个练武的人通过老师教的武功变化出类似的招数,其实都是这一招的稍微变化版。

第三个层次:融会贯通。意思是指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在武学上就是指能够将老师所教的武学同其他知道武学融合在一起,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自创出武功。

第四个层次:去伪存真。意思是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在武学上是指一个人将老师所教的武功融会贯通后,能够领会武功的指导思想,发现招式的缺陷、领悟武功的精华,最后创造出高于所教武功的招数。

就周伯通的资质来看,显然是非常高的,周伯通年轻时,结识了偶像王重阳,并且二人结拜成了兄弟。王重阳武功高强,是当时天下公认的第一高手,周伯通早期的武功,便是他教的。王重阳是公认的开学宗师,能够得到王重阳的认可,可见周伯通的资质非同一般,。

其实王重阳心里明白全真教里武学天赋最高的是周伯通。王重阳希望周伯通能成他衣钵,发扬全真教,领导天下英雄豪杰抵抗侵略,保家卫国。但周伯通嗜武如痴,疯疯癫癫,却没有济世救民的胸怀,这让王重阳非常失望。这在射雕英雄传里有述说:

“师哥当年说,我学武天资聪明,又乐此不疲,但是一来过于着迷,二来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之境。”

后来周伯通领悟了全真教的内功,在被困桃花岛15年的时间创出来了左右互搏和空明拳,足可见周伯通非同常人的资质,笔者认为他达到了第四个层次,在桃花岛上,周伯通用道德经里的话来说明全真教武功的思想。当时周伯通对郭靖说道:

“老子《道德经》里有句话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几句话你懂么?”

见郭靖茫然不解,周伯通顺手拿起刚才盛过饭的饭碗,说道:“这只碗只因为中间是空的,才有盛饭的功用,倘若它是实心的一块瓷土,还能装甚么饭?”

“建造房屋,开设门窗,只因为有了四壁中间的空隙,房子才能住人。倘若房屋是实心的,倘若门窗不是有空,砖头木材四四方方的砌上这么一大堆,那就一点用处也没有了。”

周伯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后,郭靖点头称是,周伯通总结道:“我这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从中可以看出周伯通已经掌握全真教武功的思想,悟出了全真教“武功体系”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并创造出“空明拳”。

2.努力

周伯通有老顽童的绰号,往往给人以不学无术的表面现象,其实不然,周伯通练武非常勤奋,在《射雕英雄传》中,周伯通是典型的武痴,他练武没有任何功利心,纯粹就是因为喜欢、好玩。因为周伯通心思单纯,所以练武非常专注,这是其他人难以比拟的,当一个人练武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其努力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这在新修版《射雕英雄传》里有记述:

郭靖道:“大哥那你是习武入迷了。”周伯通笑道:“那还用说?习武练功,滋味无穷。世人愚蠢得紧,有的爱读书做官,有的爱黄金宝玉,更有的爱绝色美女,但这其中的乐趣,又怎及得上习武练功的万一?”

正是周伯通痴心武学,所以周伯通反对郭靖娶黄蓉为妻。在桃花岛上,郭靖告诉周伯通欧阳锋为欧阳克向黄药师求亲之事,让他想想办法,谁知周伯通却反对郭靖娶黄蓉为妻,书中写道:

周伯通道:“他爹爹答允也好,这不干咱们的事。”郭靖急道:“不能啊,蓉儿自己早就许给我了,她一定要急疯啦。”周伯通道:“娶了老婆哪,有许多好功夫不能练。这就可惜得很了。我……我就常常懊悔,那也不用说他。好兄弟,你听我说,还是不要老婆的好。”

郭靖跟他越说越不对头,只有空自着急。周伯通道:“当年我若不是失了童子之身,不能练师兄的几门厉害功夫,黄老邪又怎能囚禁我在这鬼岛之上?你瞧,你还只是想想老婆,已就分了心,今日的功夫是必定练不好的了。若是真的娶了黄老邪的闺女,唉,可惜啦可惜!想当年,我只不过……唉,那也不用说了,总而言之,若是有女人缠上了你,你练不好武功,固然不好,还要对不起朋友,得罪了师哥,而且你自是忘不了她,不知道她现今……总而言之,女人的面是见不得的,她身子更加碰不得,你教她点穴功夫,让她抚摸你周身穴道,那便上了大当……要娶她为妻,更是万万不可……”

郭靖听他唠唠叨叨,数说娶妻的诸般坏处,心中愈烦,说道:“我娶不娶她,将来再说。大哥,你先得设法救她。”

周伯通笑道:“西毒为人很坏,他侄儿谅来也不是好人,黄老邪的女儿虽然生得好看,也必跟黄老邪一样,周身邪气,让西毒的侄儿娶了她做媳妇,又吃苦头,又练不成童子功,一举两得,不,一举两失,两全其不美,岂不甚好?”

周伯通为什么反对郭靖娶黄蓉为妻?从常人的角度难以理解,但是站在周伯通的角度就好理解了,因为他是一个武痴,武痴就是习武达到最高境界,也就是进入道的境界:此时习武的人变成了一无所知的傻子,他也忘掉了所有学的东西,他得“道”了。智力上的精心算计没有了,剩下的只是“无心”的非意识。

所以在桃花岛虽然被囚15年,但是仍苦练武功,书中周伯通道:“我在桃花岛上耗了一十五年,时光可没白费。我在这洞里没事分心,所练的功夫若在别处练,总得二十五年时光。不过一人闷练,虽然自知大有进境,苦在没人拆招,只好左手和右手打架。”

3.际遇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人的际遇非常重要,超过了人的资质甚至努力的因素,比如郭靖如果不是遇到黄蓉,进而拜在洪七公门下,一辈子在武功上也不会有大的作为,就是因为郭靖学到了降龙十八掌,进而武功大进。

周伯通的际遇非常好,他的武功有两次大的飞跃,一是遇到王重阳。他得到了王重阳的亲自教导,其武功突飞猛进,但因为他破了童子身,所以不能练好多厉害的武功,比如先天功。第二次飞跃就是遇到郭靖并不知不觉间学会了九阴真经,武功大为精进。

武侠小说为了突出可读性,往往夸大际遇的重要性,比如段誉习得冲击波微步和北冥神功都是例子,在现实生活中,际遇仍然非常重要,但是没有金庸武侠小说中那么夸张。

所以周伯通从资质、努力和际遇上都非常占有优势,其必然会成为一代高手,到了《神雕侠侣》时期,周伯通已是顶尖的存在。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虚构的,但是其中蕴含的一些哲理却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