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瘟疫学”鼻祖,明朝末年,老祖宗用中医“抗疫”的故事!

提起抗击瘟疫,你不得不知道咱们的老祖宗,“中国瘟疫学鼻祖,认识病毒第一人,”吴又可。2013年,上映的大明劫让我们看到了面对疫情,老祖宗通过中医抵抗疫情的全过程。冯远征再演医生,表面平静内心复杂在《大明劫》之前,冯远征虽曾接演多个医生的角色,但这次他演的“吴又可”是“立意”最高的一个医生角色。冯远征“以前演医生,都只是一个身份而已,故事主要集中在角色的生活上,比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安嘉和的生活就主要就是欺负老婆。而《大明劫》中就突出了医生这个职业,体现了中医的伟大,吴又可的伟大。”

冯远征饰演吴又可

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域大疫,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

这次疫情其实就是让人闻之色变的鼠疫,鼠疫也叫黑死病,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明末,中国进入小冰河期,天灾不断,饥荒数年,人口锐减,流民迁徙,走投无路的灾民用老鼠作为食物,鼠疫大爆发,而随着流民的迁徙,鼠疫蔓延全国。

当时各地医病郎中普遍采用以伤寒的治疗理论为主,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剂予以治疗,均无效果,致使病情不断发展,各地枉死者不可胜数。

各地郎中找不到病因

此时恰逢李自成攻打开封,明朝江山内忧外患。崇祯屡下严旨,督促孙传庭找李自成决战,而此时,猖獗的鼠疫横扫河南大地,瘟疫传入军营,每天有十几人发烧、呕吐、昏迷,每隔一两日就要死一批将士。令本来就相形见绌的孙传庭更是雪上加霜。

每天因瘟疫死亡的将士

历史上儒家就有“不为将相,便为良医的美德”。

吴又可,虽然当时他名不见经转,但是他的到来无疑是上天送给身处疫区的孙传庭部队最后的救命稻草。

吴又可详细分析了瘟疫侵犯途径、传染方式和流行特点,他认为不论从病因、病机,到诊断、治疗均有区别,必须与伤寒病分开另论,他确定,温疫疠气侵犯人体的途径,当是从口鼻而入。吴又可所说的疠气,无疑就是病毒。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间,此处称为膜原。吴又可所说的膜原,是说明温疫之邪在人体之内,有着“外可连于表,内可入于里的特点“。若人元气旺盛,戾气就难以逞凶,或不发作,或晚发作;若人元神晦暗,戾气便即时发作,一旦病发,又无对症之药,凶险之极。

吴又可在军营实行隔离制度

搞清楚瘟疫来源以及传染特点后,吴又可制定了严厉的防疫措施,看看和现在我们防控新冠疫情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

吴又可提出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就是戴口罩,不过那时口罩相对简陋,就是把绢布裁成很多长条制作成面巾,用开水煮烫晾晒后,发给所有人,不戴面巾者不得出门

第二,吴又可发现,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健康的人在与病患接触后,健康人若干天后才会显现症状,他认为疫邪是需要时间才会显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潜伏期,所以提出通过隔离病人、焚烧尸体及病人用品等方法,以阻止疫情扩散,

第三,在治疗方面,吴又可发明达原饮,三消饮的药剂,让军民按时服用,取得很好疗效。

吴又可在军营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老先生写下了《瘟疫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防控瘟疫的医学著作。在当时没有借助仪器设备的条件下,实属难能可贵,瘟疫论领先西方世界200多吴又可吴又可作为大明的逆行者,为保我汉家子民,他深入一线疫区,探索疫情根源,虽然前期遭受质疑,但他没有放弃,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医者的坚持,一个医者的专业,和一个医者济世救民的那颗仁心。

瘟疫学鼻祖,吴又可

如今吴又可“正化身为“千千万万在一线与新冠病毒殊死战斗的英雄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护我人民,捍卫国家!“悬壶济世,一壶清气满乾坤”!向所有的白衣天使们致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