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周评丨大盘处于关键点位,重点留意四大板块
大盘目前应该是在蓄势阶段,后续突破是大概率事件。当然,这需要一个大的板块作为主力,可以时刻留意资金动向。目前,已经有上攻迹象的备选板块有:大科技、军工、券商、顺周期。
文丨正叔荣荣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上周上证如正叔预期,突破了前期高点3458点。但是突破之后,行情并未如预判的那样开启一波不错的行情,反而开始缩量震荡整固,题材板块方面也是轮动加速。
主要原因在于,量能没有跟上;缩量上涨,意味着并没有太多的增量资金进场。而股市的全面上涨主要取决于场外增量资金的入场。
板块表现方面,跟《正经社》上周预判的方向较为一致:周一周二,银行、券商发力,一举突破了前期高点;周三周四,汽车整车上涨;周四周五,白酒、军工、科技开始发力。
这其中,穿插着各种小题材轮番活跃。比如,工业大麻通化金马两连板,可降解塑料丹化科技一度地天板,锂电池、铁矿石、疫苗等题材轮动拉升。
同时,板块资金轮动明显,前几天连续调整的军工、白酒、食品等,后半周就开始转强。
在存量资金博弈的前提下,较好的策略就是:
前期强势板块回调充分的,埋伏进去;
资金轮动到该板块之后,走人,继续找下一个调整板块。
正叔认为,目前应该是在蓄势阶段,后续大盘突破是大概率事件。当然,下次突破需要一个大的板块作为主力,可以时刻留意资金动向。
目前,已经有上攻迹象的备选板块有:大科技,军工,券商,顺周期。
下周,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板块:
目前整个半导体行业处于涨价周期内。经过2020年的估值消化,2021年将迎来行业业绩的全面兑现阶段。
换句话说,目前半导体行业上涨的逻辑,已由之前的估值提升转变为业绩驱动。
从目前的产业链价格情况也可见一斑:
目前确定性最高的两个细分方向是8寸晶圆和功率半导体;
根据DIGTIMES,全球8寸晶圆代工产能短缺,芯片大厂排队加价大抢产能,第4季报价涨声一片;
主要受益于下游新兴应用及商机群起而生,加上5G时代来临,对半导体需求持续成长,上游晶圆代工产能吃紧所引发的产业链供不应求与涨价情势,几乎已确定将持续至2021年下半年;
功率半导体方面,简单说就是供需逐渐失衡,供不应求。
从需求方面看,手机快充、Type-C接口等消费电子、两轮电动车、共享电单车、新能源车PHEV/EV、光伏风电、工控替代等下游领域快速发展,促进了以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功率半导体持续繁荣。
供给端来看,疫情对海外的功率厂商产能和物流带来了诸多限制,国内疫情率先控制,供给端竞争格局得到优化,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整个功率板块明年将维持高景气,代工和产品均有涨价基础。
在12月5日举行的北京论坛上,国际疫苗研究所总干事杰罗姆·金在视频发言中宣称,当前全球有180多个新冠候选疫苗,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在全球进行,需要在全球生产160亿剂疫苗;要到2023年或2024年才能够生产足够的疫苗。
国务副总理孙春兰在北京调研时强调,要做好新冠疫苗大规模生产准备。
这说明疫苗的临床阶段基本上结束,即将要大规模生产。可以重点关注疫苗相关产业链,比如玻璃瓶、注射器、冷链运输相关公司。
12月4日,中汽协根据统计的重点企业旬报情况预估,11月汽车行业销量完成273.3万辆,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11.1%。
细分车型方面,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9.3%,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4.2%。
随着经济持续回暖和汽车消费政策的刺激,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消费将继续稳步增长。
其间,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将对产业进行替代性颠覆的新能源汽车。有关机构发布的数据还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超过2019年水平,销量方面将达到约116万辆。
尤其是铜、铝等有色和石化基础化工领域。
由于新能源发力,需求端持续景气,铜目前出现了供需反转。
未来持续景气的新能源行业,还会增加铜的使用。比如,风能、光伏,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变压站等。到2025年,铜需求增量中的74%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意味着要额外增加约500万吨铜需求,意味着每年都会有近几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的新增需求。
供给侧,一直保持着低库存状态。铜库存从2013年的70万吨,持续减少到2020年9月的10万吨以下,目前维持在15万吨左右。
另外,每一轮美元贬值周期铜都有较大的涨幅。今年因为疫情,无限制的量化宽松导致美元进入贬值区间,铜价有可能走出超预期行情。
铝也有类似的逻辑。而化工等资源品,同样受益于经济恢复的预期,并且目前行业的估值基本处于底部区间。【《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校对|然然
声明:文章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