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沛流离为生活计,一心一意为传承谋——致陈照奎大师
序
遭受时局之欺,世事弄人凄凉。
忍耐生活之苦,半生颠沛流离。
科学理念超前,严格教学精妙。
秉承家学渊源,传承发扬太极。
壹
1928年,这是一个纷乱的年代,
迎着时代的风雪,
他降生在温县陈家沟一个武学世家中。
作为陈氏第十八代子孙,
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
他的一生注定要和太极拳结下不解之缘。
这一年,他4岁,
随父亲发科公赴北京教拳,
从此注定了他半生漂泊。
7岁那年,他正式从父学习家传低势拳架,
发科公对他要求非常严格,
他刻苦善思,日练数十遍,常年不辍,
尽得其父真传,
二十多岁时,功夫就已出类拔萃。
他拳走低架,手法多变,拳架中正流畅,
精于闪、战、弹、抖,
推手擒拿功夫更是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从此他一边刻苦炼功,
一边帮助父亲授拳。
1952年,他开始到上海秘密授拳。
那时,受局势影响,
他收徒条件非常严苛。
首先三名政治合格的老师作担保,
其次武功、品德、悟性、年龄符合要求,
最后,只收了11人。
学拳是保密进行的,旁人不可观看。
在两年的时间里,他只讲拳架,不讲用法,
一个拳式练好了,才教下一个拳式。
期间,有弟子认为他教的东西也就这么些了,
便先后离去,
只剩4名弟子依旧随他学习。
又过两年多时间,
他才开始教用法,并教推手和木桩等功法。
1957年,发科公病逝,他慌忙赶赴北京。
这一年,他二十九岁。
从此,他独挡门面,越发用功,
功夫蒸蒸日上,炉火纯青。
其时,因父亲的弟子多在北京教拳,
故他并不在外多作传授。
贰
1961年,应顾留馨邀请,
他回上海公开授拳,
自此,他开始走南闯北传播家学。
1963年,上海体育宫正式借调他来沪教拳,
作为北京第五建筑公司的职工,
因被长期借调,单位有意见,他失去了工作。
这期间,他离婚了,
妻子带走了孩子,原本温暖的家庭支离破碎。
其后两三年,
他先后到南京上海授拳,事业相当顺利。
然而,不幸的是,文革运动开始了,
他被迫回到北京。
这一年,他儿子7岁,因读书回到他的身边。
可是,
因“成份”不好,他受邻里歧视,
因教拳被说是“传播封建迷信”,
因收费被批是“资本主义尾巴”。
他生活困顿,身体状况急剧下滑,
更兼缺医少药,便依靠静坐入定来自我调理。
才华初露意气风发时突遇顿阻,
个人之力终究无法与大势博弈,
无奈、无力之感由心而起,
他被迫陷入了迷茫凄惨的境地,
即便生活欺他如此,
为母亲,为儿子,他仍私下里习练授拳不辍。
1972年,母亲因病离世,
给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他为维持生计,到处教拳。
1973年,因家乡父老相邀,
他回到温县陈家沟。
物境生活天然艾草,杀菌驱邪小程序
当时,陈照丕先生已去世,
村子正处于人才力量青黄不接之时。
他便担负起小辈们的授拳师父,
在他们已经习练的拳术基础上加以指导精进。
因他的拳术套路手法更多,
发劲更猛,技击方法更明显,
故而深得弟子们推崇。
此后四五年间,
他的拳理拳法和推手技巧达到最鼎盛阶段,
练拳教拳劲路清晰,手法圆润,
风格纯熟,挥洒自如。
1974年批林批孔,陈家沟也难成净土,
他离家四处奔波,数次到学生家里去教拳。
直到1977年,生活才基本安定下来。
然而,多年的颠簸生活令他积劳成疾,
1981年,他艰辛忙碌的人生终究划上句号,
英年早逝……
时年五十三岁。
叁
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志成中学,
当时的教育使他拥有相当的文化水平。
因自幼秉承家学,
他对前人的拳术理论深有体悟,
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超前,
他能用现代科学对拳理拳法进行分析理解。
教学时言简意赅,寥寥几句便切中要害。
解惑时往往言体并用,
经常以对练方式让人体悟劲力的运用,
令其茅塞顿开。
他讲究以理切入,细腻分解,
每个拳式都要分成七八个小节,
每个小节中对身体各个部位都有细致的要求,
先做示范演练,再带领练习,最后逐个纠正。
对学员从不放松要求,
一个动作达不到就几十遍的练,
直到做好为止。
他为古老的太极拳原理赋予现代科学的涵义,
将太极拳的技击技巧,
用螺旋、平衡、反关节等词予以全新解释。
他的教学观和金钱观与当今别无二致,
认为教拳收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容拖后。
在当时却不能为常人所理解。
他的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南京、河南诸地,
将其父发科公所授家传拳式定型并公开推广,
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下了大量的拳论文稿,
并为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拳势和推手资料,
为陈氏太极拳法理论的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
为太极拳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后记
读陈照奎大师一生,叹息于那个时代之困苦,又感慨于大师教学之严格,特写此文以表敬意。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