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不要轻易手术
中医养生 2021.08.11 土豆微信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痔疮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了,可谓“十人九痔”。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为啥好好的就成了有“痔”之士了呢?
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痔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诱因。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针灸|痔疮的针灸治疗
痔疮或者称痔,是临床上一种最常见的肛门疾病;
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痔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多数为混合痔;
内痔:先血后便,不痛;
外痔:先便后血or无血,很痛(痛并非炎症导致,为淤血在内,压力过大所致);
无论哪种类型,均以针刺(近取穴+远取穴)+放血+隔姜灸为主要治疗原则,中医很好治,无论针灸还是中药都可,以下介绍痔的针灸治疗:
近取--长强:此穴为痔的根本,内、外痔都可治;
取法:俯卧位,尾骨末端与肛门连线中点,针尖向上斜刺,1寸左右,引气就好,不用补泻手法;
下肢远取--承山:痔大量出血时,针or灸承山、孔最都可止血止痛,承山下针一定要深,透到胫骨上面;
!承山为伤科大穴,针泻承山后出两滴血对外痔效果明显;
上肢远取--孔最:若有痔,孔最穴or附近会有压痛,但下针时要刺“阿是穴”(距离正常穴位上or下5分处有压痛点),此处下针效果更好;
阿是穴的精髓:距离穴位上or下5分处(循着经脉)按压更痛,下针效果会更好;
以痔为例:痔的位置不同,阿是穴位置也不同,so针刺位置要随着改变;
孔最取穴:尺泽下3寸(一说2寸,书上则说5寸),两肌肉中间,孔最为肺经郄穴,可消炎镇痛,肺与大肠相表里,so痔可治此;
编者注:孔最的准确位置,多以腕横纹上7寸(尺泽下5寸)为流传说法,但尺泽下2寸、3寸的说法也有,小编觉得以“离穴不离经”为原则,针灸前循经找到压痛点下针为准;
若第一波针刺后,症状未明显缓解,可加刺以下穴位:
近取--秩边:第20椎下(一说第21椎下)旁开3寸,直针,各型痔都可治;
承扶:用3寸针深刺,刺到骨头;
气海俞:第15椎下,外1.5寸;(大肠俞、小肠俞等同理为近取穴;)
下肢远取--飞扬:承山下1寸,外开1寸,位置刚好在人字纹的“捺”上,下针在两肌肉之间,辅助承山;
上肢远取--温溜:大肠经郄穴,可消炎镇痛;
若第二波加刺后,效果仍不满意,还可“天应”放血:
方法:医生戴手套,用放血针刺破痔,小火罐or气罐套上抽血,可去除脓血,血出痛即止,再撒上“枯痔散”,急症也可用此法;
隔姜灸:手术后因不好收口,易产生瘘管,内痔、大肠炎、瘘管等下血均可用灸法;
方法:从尾椎→第14椎下,一路找椎间隙按压,若遇压痛点,则放姜片,所有压痛点都要隔姜灸,灸到痔不出血即可;
!一般最下三椎常见有压痛点;
!饮食太饱、久坐者易患痔疮,注意预防;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针灸方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