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员系列:写作策略学习【一】——课堂上的采访
2018年1月10日。杭州金沙湖实验学校。聚焦核心素养,掌握读写策略。在活动开幕式上,沈兴明校长作了致辞,其中两句话留给我颇深的印象:(1)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2)阅读是将别人的思想变成石头,建自己的殿堂。在辩课环节,有幸聆听吴立岗、杨文华、张化万、施民贵、楼朝辉、王国均、周步新、施艳红等专家、特级教师的独到见解,如行在桃花源的山洞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受教了。语文天地大,有可为。
我是特邀课堂观察员,这里的“特邀”是业余的意思,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观察了六堂课,写作、阅读各占一半;现在回想,好多内容都忘了,但记住的也不少,我将这些没有忘记的念头以杂谈的形式记录写下来,或许对你也有益。
第一课:寻找金沙湖校园美景
执教:杨琳
这堂课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切入,引导学生进入状态,借“西湖十景”引出“金沙湖校园十景”。写校园景色的作文常见,如《校园的一角》,但要选个十景,还是有设计的,背后藏着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要选这个景啊,你凭什么选它啊?因为怎么怎么样——这是写作的逻辑,也是写作的驱动力,更是交际语境的创设。
写作,从“文章写作”,到“过程写作”,到现在践行的“交际语境写作”,越来越注重“为什么”——写作的驱动,作文的实用功能。其实,在我看来,不管冠以什么写作,写作就是写作,“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是文学作品,用“聪明”让读者“感到”,而不仅是“知道”。对小学生来讲,有个交际语境,有对象意识,给写作增加一点谈话的感觉,是有利于他们进步的。
杨琳老师在课堂上有一个很不错的设计,请同学采访同学。这让我眼前一亮。“你选了什么景点?”“你给它取了什么名字?”“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这个采访就是写作的追问,就是写作的构思,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上下功夫。我个人感觉,采访时间短了点,学生的问答回合少了点,问题太表面了一点,以至学生在成文时,多是浮于表面的文字,不走心。写景写的不止是景,还得有情,托物言志、寄情于景。——当然这个要求对三年级学生来讲,说高也高。
前些日子,我看了一篇指导小学生写作的文章,作者称:写景和游记的差别是,写景不能写对话,不能写事,而游记是必须写这些的。——我对这个观点感到诧异。“一切景语皆情语”,反过来,用“情语”写点“景语”不行吗?显然是可以的,对吧。比如:在讲到西湖十景时,有“平湖秋月”和“三潭印月”,这两个月是一样的吗?当然不一样。平湖秋月是满月。三潭印月是弯月,一钩弯月,与三潭组成一个“心”字。——如果写三潭印月这个景,把这个“心”字写进去,再来点感怀,那也是很好的吧?!我举这个例子有两点意思:(1)掌握景物背后故事的多与少,会影响写景作文的深与浅。(2)写景也可以写人,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人也在景中。
杨琳老师在上课之前,是让学生做了准备的,设计了一张观察记录表,按方位写景物及其特点,还有观察感受。同时,还提供了“沿着”“顺着”“紧挨着”“前后左右”等词。——这是给学生支架。我个人不大喜欢“支架”这个词,感觉像一个人摔伤了,拄着拐杖。我偏好称它为结构。方位,是空间结构。我在“左手作文法”中讲,可以用时间写景,可以用空间写景,可以用特点写景。时间、空间、特点都可以看成作文构思的一条线,将内容串起来。前后左右的空间顺序写景对三年级学生来讲是合适的。但是呢,不能为顺序而顺序,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落脚的,有了落脚的,写作文才有确定的视角。在这堂课上,我没有从学生的作文中看到他观察的落脚点,感觉是看着地图在讲方位,而不是置身景色中来讲方位。我们讲“诗中有画”,有了确定的落脚点,按方位顺序,是能把所写的景色有步骤地画下来的。一个学生读,一个学生画,如果能轻松的画下来,说明写是成功的,否则算失败。
听这堂课时,我和张化万老师低声交流了几句。张老师讲,问学生“特点”是一个概念化的说法,换个问法,“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景物啊”,“印象深刻”容易让学生理解,“印象深刻”也就是“特点”。这一点,我赞同。老师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说学生听得懂的话,一个初学者是没有概念的,讲概念是为难他;概念也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具体的内容中总结出来的;概念化,是一种语言体系,理论性语言;沟通时,应该多用生活化的语言,即叙事性语言。还有一种语言,是诗性语言。当然,我们也不用小看三年级学生,他们自然理解“特点”是什么意思。举这个例子是说,少讲概念。——这一点是表达的精髓,不用概念去表达,让一个不懂专业的人听懂专业的内容是需要功夫的。
这第一课,就讲这些。有不对的地方,请批评。
如果觉得讲得还行,请等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