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一方【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莲子肉去皮一斤(500g),薏苡仁一斤(500g),缩砂仁一斤(500g),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g),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g),白茯苓二斤(1000g),人参二斤(1000g),甘草炒二斤(1000g),白术二斤(1000g),甘草二两炙(6g),山药二斤(1000g)。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
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方解]
本方证是由脾虚不运,湿浊内阻所致。脾虚不运,饮食不化; 湿浊内阻,气机不畅,清浊不分,故见胸脘痞闷,肠鸣泄泻; 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 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
┌ 人参 ┐
│ │
君 ┤ 白术 ├ 益气健脾渗湿。
│ │
└ 茯苓 ┘
┌ 山药、莲子肉 ── 助人参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
臣 ┤
└ 白扁豆、薏苡仁 ── 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
┌ 砂仁 ── 醒脾和胃,行气化滞。
佐 ┤
└ 桔梗 ── 宣肺利气,载药上行,以益肺气。
使 炒甘草 ── 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补其中气,渗其湿浊,行其气滞,恢复脾胃受纳与健运之职,则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
[药理作用]
主要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等作用。
1、调节胃肠运动:本方煎剂小剂量对肠管有兴奋作用,能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大剂量则抑制肠管的收缩,并能拮抗氯化钡和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收缩,能增强肠管对水和氯离子的吸收。
2、改善代谢:该方治疗脾气虚之肠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前,患者尿中肌酐、尿酸、尿素氮均明显低于正常值,治疗后明显升高,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改善血流变学的指标。
[方歌]
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清稀量多等病属脾虚湿盛者。
知识延伸:本方体现了“培土生金”的一种治法。即补脾益肺法。肺金而致脾肺虚弱之证。脾与肺为土金相生的母子关系,脾于脾,肺气盛衰取决于脾运的强弱,根据“虚则补其母”之而达益的作用,即“培土生金”。
经临床应用,该方加减衍化成多种方剂,可以治疗以下几类疾病:
1、 肺气虚自汗:大病渐愈,气短神疲,恶风自汗,少食纳呆,免疫功能低下,这是病后肺气、脾胃虚弱的表现,在服用本方的基础上,加入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对身体恢复健康有很好的疗效。
2.、慢性气管炎:平日常咳嗽,痰多,色白,易吐,是湿痰内蕴表现,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把胃消化的精微输送到心肺,通过心肺而营养全身。若脾虚不能健运,可见水湿停滞,就会发生痰饮,潴留于肺,则出现咳嗽、吐痰、气喘、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时服用参苓白术丸为基本方,加入半夏、杏仁;湿浊胜者,加苍术、厚朴、藿香;痰涎壅盛者,加苏子、莱菔子、葶苈子;舌苔黄加桑白皮、黄芩、栀子;咳嗽较甚者加麻黄、射干、白果、贝母等。
3、五更泻:又称鸡鸣泻,黎明泻,腹泻时肠道会出现咕咕响且肚脐疼痛,腹泻后疼痛减弱,大便稀薄,混杂不消食物,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质淡,舌体胖、多有齿印,脉沉细无力。本病多由肾阳不足、脾失健运所致。可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入豆蔻、吴茱萸、附子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4、肺结核初期:本病伴随以下症状:潮热盗汗,体倦纳差,时有咳嗽,脉细数,可在服用本方的基础上,加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疗效甚好。
5、慢性腹泻:本病是脾虚型的慢性细菌性痢疾,见下痢时发时止,迁延日久,发作时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有赤白黏液呈脓血便,时有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舌淡红苔腻,脉濡细。治则健脾化湿,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入木香、黄连;苔黄有热者,加白头翁、秦皮、马齿苋、鱼腥草;舌淡肢冷有寒者,加附子、干姜、肉桂、肉豆蔻;气虚下陷者,加生黄芪、升麻;腹痛者加炒白芍、制香附、乌药;腹胀纳少者加炒枳壳、神曲、内金。
6、 糖尿病:本病属“消渴”范畴,症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特征。多食以属脾虚型,治宜健脾化湿,运用参苓白术丸为基本方,益气加生黄芪、五味子、生内金;有热者加生石膏、知母、花粉、葛根、黄连等;肾阴虚加山茱萸、枸杞、黄精;肾阳虚加附子、肉桂等。
[注意事项]
1.泄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
2.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3.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4.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5.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患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本品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服药2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9.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经验]
例:于某、男、29岁、住兰州安宁区,2016年7月18日电话诊疗。
诉:咳嗽二年多,吸入冷气即咳嗽,夜间躺卧感到肺里发痒、嘈杂即频频干咳,时常咳出血来。
其他:面部严重痤疮十多年,怕热喜凉,上身多汗,口苦口渴,稍进凉的饮食即腹泻,便后脱肛,乏力欲寐。
(半月多前面诊时)查看:体型高大,面部多发痤疮,舌苔黄白厚腻,脉沉偏细弱。(患者主诉强调痤疮、腹泻,咳嗽只是附带叙述)
即处予中成药“参苓白术散”和针对痤疮的汤药“清上防风汤”
服药三天,咳嗽就完全好了,现又过了一周(7月28日)依然一声咳嗽都没有。痤疮还在不断调方治疗中。
例:孙某,男,57岁,河北省石家庄市人。
主要症状是腹泻。一般情况下,大便溏薄,1日3-5次;喝酒后,大便1日6-10次。其人中等个,体型较胖,饮食正常,无腹痛、腹胀,大便不带粘液脓血。西医检查结果为溃疡性结肠炎,西药治疗,疗效不显。
在《中医内科学》腹泻一节,泄泻分为2类6个证型。两类分别是暴泻、久泻。该患者泄泻已经5年以上,显然不是暴泻,只能是久泻。在久泻类型以下,分为脾胃虚弱、肾阳虚衰、肝气乘脾。患者泄泻不伴有腹痛,排出了肝气乘脾证型;没有完谷不化,少腹部没有怕凉、体温低的症状,可以排除肾阳虚衰这个证型。剩下的只有脾气虚弱,根据排除法原理,这就是正确答案了。于是根据此辩证结果,使用“参苓白术散”中成药。患者服用后,3-5天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感觉不错,继续服用。后来,患者出现腹部胀满,用手敲击,嘣嘣作响的症状。停药后,症状恢复如常。
例:王某某,男,14岁,学生,2007年3月14日初诊。
患“慢性肾炎”1年多,曾在某市级医院住院1个多月,予中西医结合治疗,遍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桂附地黄汤”、“真武汤”等方,腰部痠痛、眼睑及双下肢浮肿消除,但蛋白尿始终不能彻底根除,求余治疗。
刻诊:全身疲倦乏力,下腹坠胀,口干不欲饮,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腻,脉细濡。
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余项正常。此乃肾疾后期,脾气亏虚,无力将水谷精微上送至肺而下陷,形成蛋白尿,治宜健脾补气固精,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
处方为:党参10g,白术10g,山药18g,莲子10g,薏苡仁15g,茯苓12g,扁豆10g,桔梗5g,砂仁6g(后下),金樱子15g,芡实15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10剂,全身乏力,下腹坠胀消失,已无口干,但仍面色少华,舌淡苔少,脉细濡,尿检:尿蛋白(-)。遂以上方制成粉剂,每服5g,一日3次,温开水送下,嘱患者少运动,戒除辛辣刺激之品以防复发,共服粉剂3个月,已面色红润,其间共复查尿常规10余次,每次皆正常,病告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