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论语150首(14——15)《子夏问孝》和《孔子论察人》
子夏问孝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馔③。曾是以为孝乎④?”
【注释】
①色——对父母恭敬有礼,和颜悦色。
②弟子——弟与子。
③先生馔(zhuàn)——先生,年长者,或谓父兄。馔,吃喝。
④曾(zēng)——乃,则,竟。
【原文今译】
子夏问孝道。孔子说:“难的是在父母跟前始终能做到和颜悦色。有事情,晚辈干;有酒饭,年长的人吃。这样竟以为是孝吗?”
【吟余浅语】
由孔子的这一段和回答子游问孝的上一段话看,老人家极重视精神层面的东西。这说明,在孔子那个时代,在孝敬老人的问题上,似乎物质层面上不存在多少问题。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尤其是农村,物质层面尚存在问题的所在多有,遑论精神层面。就城市而言,物质层面的问题不大,精神层面的问题便突现出来。于是,“常回家看看”的歌声一起,有些老人便唏嘘不已乃至于泪水涟涟了。
孔子论察人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人其焉廋?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哉④?人焉廋哉?”
【注释】
①以——为,所作所为。
②由——经由,经从。
③安——心安,心之所安。
④焉廋(sou一声)——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廋,藏匿。
【原文今译】
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看其办事所经从的途径,察看其以何为安,他怎么能够隐藏什么呢?他怎么能够隐藏什么呢?
【吟余浅语】
一个人,看他做些什么,看他怎么做的,看他什么目的,想来也真就“人焉廋哉”。但事实告诉我们,理论上讲是一回事,落实于实践又是一回事。至少在有些时候,两者间有着很大的距离。回看历史,因为察人不确知人不准而用非其人,以致事业败北甚至社稷倾覆的事例并不鲜见。故世人慨叹知人难。知人难缘于察人难。察人难缘于有些人具备伪装的高智商。对待腐败分子,当然也应该像孔夫子教导的这样“察”。我们党有关廉政建设的条例、规定等,也要求这样“察”。有些腐败分子偏就能够较长时间地“廋”,甚而至于还能够带“病”升迁。事情的难点在于,如何把“察”,包括察他们这样那样的伪装,真正落到实处。
(来源 :《诗化论语》 作者:于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