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剑川永和村的历史变迁(二)
三.瓦窑群和砖瓦产业的崛起
江长渡村巷水系示意图
海门口遗址出土的精美双耳彩陶罐震惊考古界,而且整个遗址各时期的文化层中,出土最丰富的也是各种地方特色鲜明的陶片,有网格和波形划纹、点状纹和压痕纹等图案的各种器皿残片。甸南海虹上登村后虹岭上的元明火葬墓群中,同样也有土陶罐和墓砖的大量出土。说明剑川本地土陶烧制的历史已相当悠久,陶器主要应产自于位于低山丘陵地带的上登村(明清时称瓦窑村)。江长渡的马祖庙一带和上登村(古罗鲁城所在地)同在一片丘陵地带上,这儿堆积着厚厚的高岭土层,非常适合于制陶和砖瓦烧制,早期的先民就已利用这一丰富的原料,来制作陶器、烧制砖瓦建筑材料。
江长渡、上登两村的的制陶工艺历史由来已久。过去由于工业落后,塑料和金属制品稀缺,日常用的油瓶、土盆、土锅、土茶罐、花盆、烟斗等器皿用品,都是当地就地取土,制成毛坯,装窑烧制而成,制陶业曾一度兴盛。尤其上登村的土陶罐,更是在剑川名噪一时,由于工业替代品的出现,这一行业又曾一度衰落;但近年花卉产业的发展,又猛烈地带动了花盆制陶业的再度发展,从天马村到江长渡村沿214国道,出现了众多的花盆店铺,产品除本地销售外,还大量销往附近地州及昆明等城市,呈现一派生机。
与制陶工艺产生的同时,由于建筑材料所需,砖瓦烧制业也发展、壮大。砖瓦业以江长渡村较为出名,从村西的大人墓山和附近虹岭火葬墓群出土的精美墓砖来看,至少在元明时期,本地的砖瓦烧制工艺已经相当高了,而近代规模生产则始于1911年,此后一直兴盛至今。
公元一九一一年,江长渡村有一位瓦匠老人,名叫杨寿选,为维持家庭生计,在马祖庙旁的一块空地上,修筑起了第一座瓦窑。其后,上登村的李学高紧靠此窑也修建了一个,成了早期的一对瓦窑,在窑的东侧,建起三间茅草房,在里面一直生产砖瓦胚。两年后,本村姜义昌看见砖瓦业大有可为,也在本主庙后的五百米处建了两个瓦窑,同样生产砖瓦,他们一共在这儿烧制砖瓦达五、六年之久。后来由于天灾人祸和年年战火,人民无力建盖屋宇,几家瓦窑也随之倒闭了,瓦窑的场地也一度成为人们放猪放马的去处。
到了一九五一年,剑川发生大地震,损毁房屋无数,县人民政府组织救灾委员会,初步对损毁房屋进行统计和修缮,由于缺少砖瓦建筑材料,于是集体砖瓦窑便应运而生。一九五二年,解放军一二五团驻剑部队,为营建东、西营房,派出一个营到江长渡村西的地面上烧制砖瓦。在当地技师的帮助下,很快在本主庙南修建成了二十四座窑,再加上其它原先建成的窑,江长渡村的瓦窑群初具规模,此后,源源不断地供给驻军和地方建筑所需砖瓦材料。
一九五八年,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江长渡村编为四个社。三社的瓦匠艺人杨家兴看到闲置的集体瓦窑,于是向社里建议:烧瓦制砖,以副业资助农业。得到社里的同意和支持,并派几个年轻人跟着他一起学技术烧瓦,经过努力,在杨师傅的带领下,成功烧制出了青砖白瓦,产品供应不上群众建造所需,于是又增添了三个窑,其中私人学高窑,每年向集体上交四千匹瓦片,归社队所有。一共五个瓦窑,年终决算工分值,比其它社高出一倍,一、二社和四社看在眼里,也纷纷建窑烧起瓦来;沙尾登的五、六社也建起了瓦厂,名叫五七瓦厂。大队也要办厂,每社抽出两个劳动力办起大队瓦厂,就叫联营厂。到后来改为乡办瓦厂,最后改为手工业县办瓦厂。至此永和的砖瓦业已形成规模。
到了一九六一年,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县委专门发文件,禁止以柴烧瓦,改用煤炭,煤建公司负责供应瓦厂用煤。由于缺少以煤烧砖瓦的技术经验,群众一时难以接受。当时,高中毕业回乡的本村青年杨宝耀,决心研究用煤烧制砖瓦的工艺技术,在瓦窑的火洞中架起罗条,辅以撬棒、长铲作工具,观察研究烧瓦的变色和火候的关系,总结经验,通过试验,终于获得成功。告别了烧瓦用柴火,以煤烧瓦还衍生出未烧尽的焦炭,群众创造出了用煤炭代柴烧火做饭的方法,不用再上山砍柴,节省了劳力,同时对保护森林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永和一社的女社长姜来安,还带领群众在村后的大人墓山,种下大量的松树和经济林果,几年后,巍然成林,大大改善了本村的生态环境,姜来安也因此成为剑川屈指可数的,受到中央邀请去北京参观学习的妇女干部。凭借着集体砖瓦厂的蓬勃发展和丰厚的沉积土层,永和成了当时集体经济发达的典型和农田高产示范区,一时成了人们纷纷效仿的先进村---剑川的“大寨”。
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瓦窑转包给私人经营,收取年承包费。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的改善,建造房屋离不开砖瓦,群众建造砖瓦厂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金厂、银厂不抵瓦厂”,有能力的村民,不断修筑瓦窑,江长渡成了远近闻名的“瓦窑村”。本村剩余劳动力都去瓦厂做工,解决了家庭零用开支,增加了收入。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七点,路上人来人往,好像工厂上下班一般。
目前,全村有窑38座,其中沙尾登占5座。窑体大小不等,平均每窑装瓦30,000片,以每窑月均产出1窑成品瓦计,全村年产出1000万片以上成品瓦匹,按300元/每千片价计,近年由于取土困难、燃料价格上涨,致使成本价增加,扣除劳动力费用,利润值大约为30%,这样每年全村窑户共可收入90-100万元左右,此外还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一些窑户开始采用机制生产瓦匹,提高了生产率,节省了一定劳力,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此外,近年由于花卉产业的发展,也有部分村民转而建窑烧制花盆和进行花盆营销活动。
四.发展中的困惑
这个曾经南诏时期的军马场,茶马古道上的驿站,元明时期的农耕村社,更因为砖瓦业的崛起,而创造了集体经济时代的辉煌。而今却面临着一种发展中的窘境。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剑湖湿地生态的保护而进行的退耕还湖,使得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亩,可以说农耕种植业发展的空间已经很小,每年还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而以瓦窑群为代表的砖瓦业,曾经撑起了永和经济的半边天,为本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也由于遭受燃煤价格的上涨和取土的日益困难,而日渐萎缩。同时机制瓦代替手工制瓦,也使一部分常年以在瓦厂打工为生的人失业了。除了瓦窑业主和部分群众仍留守搏取较小的利润外,今天,许多年轻人转而向木雕产业发展,更多的农村妇女则挎起竹篓,走上走乡窜寨收购废品的路,他们在谋求一条新的的生存、发展之路。
由于长期的烧煤窑,已给本村及其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大气和粉尘污染,常年的取土和建窑,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农田地表的破坏,形成大小、深浅不等的无数沟坎,水塘。这些都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状况,带来一定不良影响。最早引起注意的是村人现在州政协文教委任职的杨庆春,他曾多次回乡调研,并向村委会提出了关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组织外出务工等多项建议。均因缺少资金支持,部分瓦窑业主舍弃不下辛苦创建的瓦窑产业,而固守维持生产,致使这些良好建议一时无法付诸实施。
在十七大报告中,温家宝总理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要具有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坚决走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和谐发展之路。不断解放思想,谋求新的发展,拓展新的产业之路,创建生态型的,环境优美,生活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每个永和人和全县人民的共同期盼和追求,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正大踏步地奔小康大道。
五.欢快的黄龙河
永和村濒临剑湖,又有九曲黄龙河迤逦绕全村而过。黄龙河源自西部的崇山峻岭间,蜿蜒从旱登箐一带流出,东至沙沟尖入剑湖。这条曾经塑造了永和三村的河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农人、工匠技师和文人墨客,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清.乾隆丁卯科举人甘受和、光绪己卯科举人姜耀齐、光绪癸丁丑科举人姜孟侯、闻名韩日和海峡两岸的著名书法家李仁宅、威震南滇的木匠技师杨学铭和杨翠华父子等等。同时它又是一条冬春干凅、夏秋多水患的季节河流,河跨214国道后,护堤单薄,易决成灾。
1966年大雨,黄龙河下游决堤五道,毁坏稻田500亩,经永和全村800余人抢修8昼夜,才修复决堤。1981年开始,以国家补助,社队自筹的形式,在河岸薄弱地方砌护堤石1400米,加强防护,才基本根治了黄龙河水患;又在两边约3公里长的河岸上,栽上了两排蓝桉防护林,由村民杨白龙看护,几年后,巍然成林,远远望去,像两排卫兵守护着整个村庄,成为永和村一条亮丽的风景线。2006年开始,又争取到国家资金90万元,分批投入重新修复和加固河堤,目前已全面完成从214国道线到剑湖湖滨近4公里的河堤改造和沿岸路面水泥铺设工程。如今即便是在雨天,走在黄龙河岸散步观景,已是一件令人惬意的事情了;黄龙河将会发挥更大的水利效益,造福于永和人民,而不再危害沿岸的村庄、农田。
1956年以前,剑湖的水域面积仍有7.5平方千米,雨季达10平方千米。永和沙沟尖、沙尾登靠湖滨的房屋建筑,离湖面最近的只有10-20米远,高出湖面仅2-3米,一旦遇到七、八月多雨季节,由于湖口水草滋生,海尾河弯道过多,水流不畅,致使湖水猛增,湖面上升,淹没大片良田,浸漫居家民宅;民居围墙又多以土夯筑而成,经水一浸泡即行倒塌,旧社会湖滨居民因此而多无家可归者,湖水一来,只得舍弃田产、房宅,或投靠亲朋好友、或结庐而栖,待湖水退却再重建家园这样年复一年,苦心经营,甚为凄惨。关于水涝灾害最早的记载是:明成化十六年(1480),大雷雨,冲毁良田200余亩、房屋无数。仅康熙十年---四十六年间(1672-1780),就有三次雷雨大水,损毁田园、伤及人命无数;1942-1943年间,大雨连月余,造成水涝,农田淹没,房屋倒塌无数,淹死3人......
历代政府都对有关民生的剑湖水涝灾害十分重视,对剑湖泄水口---海尾河多加观察,多次组织民众加以疏通导流,但由于时局所限,物力维艰,都没能达到根治的效果。直至1956年和1965年两次对海尾河进行“裁弯改直”,使湖水得以通泄,湖水退却,湖面迅速下降,露出许多土地可供开垦,湖滨村寨的水涝灾害才逐渐减少。剑湖水面的急剧下降,也同时导致了剑湖滨湖湿地面积的迅速减少,造成对湖滨生态、水产及气候的广泛影响。1980年以来,已引起了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退耕还湖”的措施,并以立法形式制定了剑湖水位控制线,确保剑湖水位保持1965年以前水平。
永和人民又急政府所急,退出湖滨近千亩的良田面积,如今环湖近1000米长的茭草茂盛生长,看似茭草城。茭草城内碧波荡漾,茭草城外的湖滨湿地垂柳依依,鸬鹚、黄鸭和一些不知名的水鸟成群结队、栖息其间;宽敞笔直的环湖公路贯穿南北,好一派人间仙境,而这里已建成了几家生态鱼庄,这片环湖的湖滨地带,正成为人们节假日,休闲娱乐的绝好去处。
只有在改革开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昔日道路泞泥,多水患的这个环湖片区才得以成为今天的人间仙境。黄龙河水洋洋洒洒,奔流剑湖不复回;勤劳勇敢的永和人民也永不停息,正孜孜不倦地探索致富奔小康、谋求发展、改变自己命运的新路。早在市场开放之初,江长渡的姜宽庆、杨映菊等几家就依托靠近214国道的区位优势,发展成粮食贩运大户,在县内各乡镇间和周边地区做粮食生意,活跃了粮食市场,又很快使自己发家致富;沙尾登张顺忠、张元春的小木雕闯大市场;刘汉根和别人合伙购置两张大型豪华卧铺客车,专跑剑川至昆明的长途客运业务;曾多次被省、州电视台报道过的布扎艺人刘利湖,正带领着乡村姐妹们在一针一线里,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帮助姐妹们脱贫致富。
黄龙河滚滚东流,永和的这些弄潮儿---致富带头人,也必将带动更多的人奔向文明、幸福的康庄大道。
作者:杨华胜
值班编辑:lit zel
法律顾问:杨志锋律师
云南鹏诺律师事务所
白语茶座联系方式:
dv8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