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手阳明大肠经五腧穴详细解析(收藏版)

《灵枢·本输第二》:“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荥;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为原;行于阳溪,阳溪,在两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也,屈臂而得之,为合。手阳明也。”

【商阳】

手阳明大肠经第1个穴,位于人体的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释字:商者,《说文解字》:“从外知内也。”又是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之一,相当于简谱中的“2”音发“Ruai”,商音五行属金。阳者,《说文解字》:“高明也。”

商阳穴,五腧穴的井穴,五行属金,其性从燥气,其用为凉。商阳的本义应为属阳属金。说到商阳就要提到少商穴,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商阳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肺和大肠互为表里经,地气同属金气所化生,而少商穴是阴金,而商阳穴是阳金。少商穴作为肺经的井穴,是以清肺热为主,治疗由于肺热引起的声音嘶哑的常用穴,临床上主要是点刺放血,而商阳穴也有类似的功能,临床也是点刺放血的常用穴,尤其治疗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常常同时使用。少商穴和商阳穴比较,少商穴偏治疗阴虚有热咽喉疾病,而商阳穴则应该是治疗阳证的声音嘶哑,多由于胃气上逆而形成的上焦火热阻滞。商阳穴性凉,主大肠经的阳气收藏,在清利大肠湿热的同时还有帮助收敛肺气的作用。

【二间】

手阳明大肠经第2个穴,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2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释字:二者,《说文解字》:“二,地之数也。”间者,《说文解字》:“隙也。从門,中见月。”

二间穴,五腧穴的荥穴,五行属水,其性从寒气,其用为寒。从字面意思理解,二间是在描述穴位的位置,因位于第2掌指关节前,因此而得名。中医理论是建立在取类比象的基础上,任何数字和五行相配都有它的特殊意义,《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二,地之数也。”在《尚书大传·五行传》中有:“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这个理论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称为“河图”。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古代天文的有关知识: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二间穴其性寒,虽然“二”为火,但是属于阴火,是阴极而阳生,其气为寒,内有阳火初生。该穴主要用于清手阳明大肠经腑之热。可以配伍肺经的鱼际穴清肺热,配伍胃经的内庭穴清阳明腑热。

【三间】

手阳明大肠经第3个穴,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释字:三者,《说文解字》:“天地人之道也。”间者,《说文解字》:“隙也。从門,中见月。”

三间穴,五腧穴的俞穴,五行属木,其性从风气,其用为温。我们前面讲过二间穴,“间”字有间隙、缝隙的意思,而引申一层又有天地之间,阴阳之间之意。

而“三”这个数字,至少有两个意思,第一,根据河图理论,“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有木的意思,木曰曲直,木又主风,与筋有关。第二,“三”又有天地人三才之意,《易经·系辞下》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说卦》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三才”一词就是源于此。《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者虚无,称为无极,道生一则为太极,一生二则为阴阳,有了阴阳就有了生命的基础,当阴阳相互交会、转化(在中医里称作气化),就产生了生命,二生三即成为人。

三间穴在天之气为风,风主开泄,因此有疏通经络、祛寒止痛的功用。有些人善用此穴止痛,例如,前一段时间在美国比较流行的董氏奇穴,就是用大白穴(三间穴)与灵骨穴相配伍治疗所有疼痛,号称董氏奇穴的第一组要穴,也许与三间穴的木性相关。

【合谷】

手阳明大肠经第4个穴,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释字:合者,《说文解字》:“合,合口也。”谷者,《尔雅·释水》:“水注谿曰谷。”

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五行属火,其性从热,其用为热升。从字面上理解为合拢的山谷。《素问·气穴论》中说:“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的小会的地方主藏精,肉之大会的地方主化气。合谷穴所处位置肌肉丰富,属于肉之大会,属于多气的穴位。又是原穴,性热,所以具有很强的散寒解郁作用。

合谷穴的主要功能有四:

第一,解表。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手太阴肺主卫气,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肤,营卫被郁,表现为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两种不同病症。太阳伤寒是由于寒伤营而卫郁,表现为头痛、身痛、恶寒、关节疼痛、无汗等症。太阳中风是由于风伤卫而营郁,表现为恶风汗出、发热、脉浮数等症状。治疗用合谷穴散风寒从表,解除营卫之郁。可以根据伤寒与中风的不同证型加以穴位配伍,如果肺有热可加鱼际穴,如果有头痛可以加后溪穴等

第二,止痛。合谷穴性热,发散力量很强,可以用于因瘀所形成的疼痛,主要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疼痛,也包括面部的疼痛病症等。记得我在中国大陆中医医院外科工作时,有些外科手术是用针刺麻醉配合药物麻醉的,例如,最典型的手术甲状腺瘤的切除术,就是采用针刺麻醉与局部药物麻醉相结合,具有病人术后恢复快、手术当中不易损伤喉返神经等优点。针刺麻醉所选用的穴位主要是合谷穴与内关穴,也说明此穴止痛力量之强。

第三,止泻。大肠主津液所生,合谷性热,其用为热升,可以直接蒸发肠中津液以实便。与之相反,如果大便秘结则可以选用二间穴清热通便。

第四,引产。合谷穴作为孕妇的禁忌穴是众所周知的,其古代医家的论述多以遵循《针灸大成》所云:“针三分,留六呼,灸三壮。合谷,妇人妊娠可泻不可补,补即堕胎。”这里主要是说明了合谷穴补则流产,泻合谷穴不会发生堕胎。合谷穴的生散通络的力量很强,后世有四关穴之说,过于刺激合谷会发生堕胎,不过当今临床上不论是采用补法还是泻法,对于孕妇来说都是禁用的。反过来也说明此穴是引产的要穴,而引产时手法应该采用补法。

第五,理气解郁。是临床上很常用的一组穴位,后世医家称之为“四关穴”,就是由合谷与太冲组成,合谷在上、在外、在气分解郁化气,太冲在下、在内、在血分化瘀行气。

【阳溪】

手阳明大肠经第5个穴,在腕关节桡侧,拇指向上翘时,当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释字:阳者,《说文解字》:“高明也。”溪者,《说文解字》:“山渎无所通者。”

阳溪穴,五腧穴的经穴,五行属火,其性从暑气,其用为热降。阳溪,顾名思义,为面向南方流淌的小溪。阳溪穴在合谷穴之后,一来说明两者之间是“溪”与“谷”的关系,二来表明功能上有联系,合谷穴主热升,阳溪穴主热降,阳溪有阳中小溪的意思,是阳极阴生,阴升阳降部位。关于阳溪穴的功能主治,目前临床主要有两方面的论述,第一,止头痛,此穴最擅缓解头痛及眼痛酸胀。另外还有治疗鼻炎、耳聋、耳鸣、结膜炎、角膜炎等症。此功能与合谷穴不同,阳溪穴是帮助阳降而止痛,而合谷穴是解郁止痛。第二,是用于局部腕关节气滞血瘀症状。

【曲池】

手阳明大肠经第11个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释字:曲者,《说文解字》:“象器曲受物之形。”池者,《广韵》:“停水曰池。”《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曲池穴,五腧穴的合穴,五行属土,其性从湿气,其用为平。从其字面意思理解应为曲折回绕的水池。这里的“曲”字应有两层含义,第一,此穴在肘部,有弯曲的意思。第二,根据“木曰曲直”的理论,木郁则曲,木疏则直,木郁则风动。此穴用“曲”字命名,说明有疏风解郁的作用,在《千金翼》中曰:“瘾疹,灸曲池二穴,随年壮神良。”《医宗金鉴》有曰:“主治中风,手挛筋急,痹风疟疾,先寒后热等症。”《千金方》中说:“耳痛。举体痛痒如虫噬,痒而搔之,皮便脱落作疮,灸曲池二穴,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从这些叙述中可以看出,曲池穴是治疗风证的要穴,包括内风、外风。而祛风的手法多选用灸法为主,是因为手阳明大肠经以升清阳为顺,灸法可以助其经气的升降疏通。木寒则郁且曲,木温则疏且直,曲则风动,直则风息。因此驱风以温散解郁为主要方法,这里使用灸法祛风。

曲池穴为土穴,性平,治疗手阳明大肠经腑的气机阻滞,手阳明从手走头,足阳明从头走足,阳明以降为顺,阳降于阴,土为至阴之地,阳降则在外清爽,在内温暖。阳明气阻而上逆,阳郁生上热,则外有热内有寒,气逆则有热,内寒则腹泻,《难经》:“合主气逆而泻”正是此意。

总之,五腧穴是《黄帝内经》中俞穴内容的精华,我将中药的四气五味的内容与五腧穴相对应,使俞穴具备了寒、热、温、凉四气,与酸、苦、甘、辛、咸五味的性质,使俞穴的辨证应用更为明确,临床效果更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