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药,动药”的组方用药法!!!
一般说来,补气养血,健脾之药谓之静药,调气活血之药谓之动药。
在组剂处方中,用静药,佐以动药,用动药,佐以静药,动静结合,常可收到好的效果。
古人用方,补剂必加疏药,补而不滞,通剂必加敛药,散中有收,都是这个道理,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动静相伍,一般静药量大,动药量小。
阴主静,阳主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重用静药,因为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生;轻用动药,由于阳生则阴长,阴得阳则化。
凡补养之静药必重用,方能濡之守之,而疏调之动药虽轻用已可煦之走之。
1
《伤寒论》炙甘草汤,为治脉结代、心动悸的名方,其中阴阳兼顾,而静药分量最重。
方内阿胶、麦冬、麻仁、生地、甘草、大枣皆为阴药,大其剂量,以生阴津,补益营血。尤以地黄用到一斤之多,而仅以人参、生姜、桂枝作为阳药,补益卫气。
整个配方,阴药约重二斤半,阳药仅重半斤,阴药为阳药的5倍,道理何在?
阴药非用大量,则仓卒间何以生血补血?然而阴本主静,无力自动,必须凭借阳药动力,使阳行阴中,催动血行,致使脉复。
反之,若阳药多而阴药少,则濡润不足而燥烈有余,犹如久旱禾苗,虽得点滴之雨露,而骄阳一曝,立见枯槁。即使阴阳均衡,亦恐阴液不足,虽用阳动之力推之挽之,究难奏复脉之效。
《傅青主女科》完带汤为治白带要方,动静配合十分精当。
方中白术、山药各一两,人参三钱,白芍五钱,车前子三钱,苍术三钱,甘草一钱,柴胡六分、陈皮、黑芥穗各五分。
全方以静药为主,重用至两,大其量是用以补养,补土以胜湿;用动药为反佐,量不及钱,小其量是用以消散,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相反实以相成,因而疗效特高。
若统一其量,则必然失去补益脾元之功,难收利湿止带之效。
2
动静相伍中动药宜轻,还在于恐过重耗人正气,反失其意。
如四物汤是补血名方,内中当归、白芍、生地等补血养血之药可用四~五钱,属方中静药,而川芎气味香窜,属方中动药,一般只用二钱,即可起到燮理阴阳之妙,多用反而燥血耗气。
即使以活血化瘀为主的王清任,在组方中也十分注意及此。
一部《医林改错》以用血药为主,但其中所出方剂,多数养血静药用量特大,而活血动药用量却小,动静相合,新血生,瘀血去,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目的,绝非一味攻破。
如桃红四物汤,四物为静药养血,桃仁、红花为动药活血即是明证。
在逐瘀汤类中,他虽然常用桃仁、香附,但一般也都只用到二一三钱。作为动药,调气活血总不多用,恐过用耗气伤血。
3
除了静药量大,动药量小的动静配伍以外,也有以动药为主者,但当辅以静药。
如《伤寒论》桂枝汤,全力以阳动之药为主,而加入芍药一味阴静之药,使动中有止,散中有收,故可平衡阴阳,调合荣卫。
治阴疽名方阳和汤,全方立旨以回阳为务,方中虽有麻黄、炮姜、肉桂、鹿角胶、白芥子众多阳药,必加入大熟地味柔润阴药,培补气血,其效方显。
推而广之,用方如此,用药亦然。
如熟地与砂仁同用,生地与细辛同捣,皆取阴静制阳,阳动促阴之义。
总之动静相合,其间阴阳相生相化,道理深奥,非细心体认,难知其妙,学者亟当于此等处留意,则制方用药之义可得。
4
当然,动静结合,除了此多彼少而外,还当注意辨证,施加恰当的剂量,过与不及,皆非所宜。
回忆解放前吾乡有一翟老医生,医术高超,乃孙从其学。
一日归语老医云:治一归脾汤证患者,予四剂不效,奈何?老医嘱其察舌,回报舌苔白腻,令加大木香用量予服,三剂而愈。
怪而向之,老医释曰:归脾汤属静药方,内中木香仅用几分,焉能动之。药不流动,白腻之苔自不能化,越用阴湿,病越不能愈。故一改木香用量,阴得阳化,而病即瘳。
以后其孙又遇一例,遂将木香放胆用之,又不效,归问何故?
老医嘱再察病人舌,见苔白而薄,遂曰:此脾阴不足之象,焉能再动之燥之,徒加木香,脾阴更虚,拟先加山药一两,养其脾阴,服至舌苔厚腻后,再加重木香,则可痊愈。孙用其言,病又获愈。
由此可见,阴静阳动,阴阳维系,关系方药实大。
注:本文选摘自《岳美中医学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