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瞧不起大鹏了,《吉祥如意》颠覆你对国产电影的认知
那个不怎么受待见的大鹏,支棱起来了。
一部电影,仅仅是经过超前点映,豆瓣评分相当不错。
电影《吉祥如意》,其中最大的大腕就是大鹏本人。以他目前的市场号召力来说,总不至于让两千多人变成免费"自来水"吧!
直入主题,各位可以先放心!这部电影绝对不是《屌丝男士》的剧场版,你可以相信它是一部年度诚意电影。
还是得从演员开始说起。
大鹏之外,女主角刘陆基本就是一个小众到不能再小众的名字。硬是要介绍,她曾是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的签约演员,有着多年戏剧表演的经验。
一个在没有重来机会环境中出生的女演员,这就是她的硬实力。
再把刘陆排除在外,其他演员皆是真实人物。
大鹏这是怎么了?
前不久他主持《演员请就位》时还记得吧,因为主持功力,更因为逻辑不通袒护郭敬明被拉出来狠狠"鞭笞"了一顿。
当时他说这句话特别招人烦。
而等拍了个大片感十足的《花木兰》出来,很多人都安静了。
这行就是这么现实,实力可以颠覆口碑。
当然,你也是不是尬吹他的颠覆版《花木兰》如何犀利,只不过十几分钟的短片赢得观众赞誉,甚至要求"快,出完整电影"。
这就是成功。
这么诧异,还是因为太瞧不起大鹏了。
说回电影,被标签化"无趣外加投机"的大鹏,这次拍了一部剧情片与纪录片组合而成的电影。
前半部分大致讲了一个北漂女青年回家过年,怎么面对自己多年未见的残障父亲,以及姥姥突然去世后大家庭中一系列现实纷争故事。
不管如何情感如何激烈,胜在一个真实感。能以真动人,电影就成功了一半。
故事即围绕这位父亲,影片及现实中大鹏的三舅展开。
意料之外的,一部东北农村家事记录簿,怎么会达到了一种阅后即泣的效果?
影片中有几大疑问,亦或说本该是由除了女主之外的原型该去承受的痛苦。
或许需要去看看电影后才能明白什么叫中国式情感困境。
影片一大亮点就是三舅反复念叨的"文武香贵,一二四五"。
可当观众以为是把所谓的亲情牵绊直接摆上了台面,可后半段纪录片式的内容又暴露着无比激烈的情感冲突。
视若唯一的亲人,直接说"就是该把老三杀了"。
亲生女儿,表露着无比眷恋却又能十多年都不回家。
上半部分在18年即斩获金马奖最佳短片。
到了后半部分,大鹏又设置成了一种记录前半部分拍摄过程的形式,将十年没回家的女儿,与女演员、大鹏本人交织到一起彼此"试探",一部披着农村情感片外衣的电影,又包含着智力成分急需观众解读。
影片里的演员女儿直截了当拷问真实女儿,"为什么十年都不回来"。
当事人哑口无言,依旧无解。
时不时总让人纳闷,这是大鹏?
据说他在制作过程中,反而是全组入戏最深的那个人,一度需要借助心理医生介入辅助,才能完成接下来的工作。
一部电影,就是这样把真实内容与花絮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
至于后半部分到底该看成记录还是简单花絮,这恐怕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别看不起大鹏了。
随着电影市场的复苏,确实意想不到在2021年开端的第一个月,最令人期待的居然是这部"蛰伏"许久的作品。
特别是受前作影响,真的很难转变大鹏给人尬凑笑点的印象。
比如《煎饼侠》,纵使十亿票房纪录,终归还是自己拍自己。
而《缝纫机乐队》又像是小屌丝找了个机会给自己圆一场摇滚梦。
搞不好还要被怀疑是故意安排了个机会让女神……
创作者无法让人理解,按大鹏本人的说法,恰恰就是在经历了《缝纫机乐队》后,他开始考虑要拍出自己最好的电影。
可喜的是放映后一片好评声,他确实成功推翻了过往的口碑,甚至还开始被人期许着能继续做个艺术片导演。
谈及电影的创作过程,种种不确定因素反而催生了当下国内电影难得的原生态味道。
大鹏在各种采访中坦言,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电影其实最初就是打算要拍姥姥,他只是想知道姥姥是怎么准备过春节的,更打算要再度把自己投射到电影中去。
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动机。
没想到意外遭遇了姥姥病重亡故,才不得不在拍摄以三舅为中心的故事埋设人生百态。
或许可以说,就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才令这个大鹏令人刮目相看。毕竟呐,生活的戏剧性远比电影浓烈。
至于电影正式上映后,会不会有更多观众能与电影共情,那还是需要待电影票房来检验。
不妨这次,给大鹏一个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