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止血药的简单归纳

三 七 《本草纲目》

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气微,味淡。以个大、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者为佳。

切片,或捣碎,或碾细粉用。

【药性】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应用】

1.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味甘微苦性温,入肝经血分,功善止血,又能祛瘀,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以有瘀滞者为宜,单味内服外用均有良效

2.血滞胸腹刺痛,跌扑肿痛:活血消肿,止痛力强,为治瘀血诸证之佳品,尤为伤科要药。凡跌打损伤,或筋骨折伤,瘀血肿痛,本品皆为首选药物。用治痈疽肿痛亦有良效

【用法用量】煎服,3~9g;研末吞服,1次1~3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阴虚血热之出血不宜单用。

菊叶三七

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或全草,民间习称土三七。

性味甘、微苦,平;归肝、胃经。

功能散瘀止血,解毒消肿。

适用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伤痛,痈肿疮疡,蛇虫咬伤。

煎服3~10g。外用适量。

景天三七

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根或全草。

性味甘、微酸,平;归心、肝经。

功能散瘀止血,养血安神,解毒消肿。

适用于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紫癜,崩漏,外伤出血,跌打伤痛,心悸失眠,烦躁不安,疮肿,蜂蝎蜇伤。

煎服,15~30g。外用适量。

茜 草 《神农本草经》

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气微,味微苦,久嚼刺舌。以切面色黄红者为佳。

生用或炒炭用。

【药性】苦,寒。归肝经。

【功效】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应用】

1.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味苦性寒,善走血分,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化瘀止血,故可用于血热妄行或血瘀脉络之出血证,对于血热夹瘀之出血尤为适宜。

2.瘀阻经闭,风湿痹痛,跌扑肿痛:主入肝经,能活血通经,故可用治血滞闭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之证,尤为妇科调经要药。

【用法用量】煎服,6~10g。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经生用或酒炒用。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蒲 黄 《神农本草经》

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气微、味淡。以粉细、体轻、色鲜黄、滑腻感强者为佳。

生用或炒炭用。

【药性】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效】止血,化瘀,利尿通淋。

【应用】

1.吐血,衄血,咳血,崩漏,外伤出血:甘平,长于收敛止血,兼有活血行瘀之功,为止血行瘀之良药,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对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无瘀滞,均可应用,但以属实夹瘀者尤宜

2.血滞经闭痛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味辛,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凡跌打损伤、痛经、心腹疼痛等瘀血作痛者均可应用,尤为妇科所常用

3.血淋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5~10g,包煎。外用适量,敷患处。止血多炒炭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花蕊石 《嘉祐本草》

变质岩类岩石蛇纹大理岩。

气微,味淡。以质坚硬、色白带“彩晕”者为佳。

砸成碎块用,或煅用。

【药性】酸、涩,平。归肝经。

【功效】化瘀止血。

【应用】

1.咳血,吐血,外伤出血:味酸涩性平,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化瘀行血,适用于吐血、咳血、外伤出血等兼有瘀滞的各种出血之证

2.跌扑伤痛

【用法用量】4.5~9g,多研末吞服。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