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深夜,我想起了今天那个痛哭的高中老师……
01
今天看书的时间比较长,但是笔记就写了九页,晚上又看了一集《朗读者》,算是做完了几天的任务,想来还是要写一点东西似乎才完美一些。
今天读书给我触动最大的话应该是这句:
“可怕的不是脑力或是体力,而是别人拿出体力劳动的架势,来跟你拼体力劳动。”
所以说,做学问,还是要拼把子力气的。
我在前一阵子,曾经出现过短暂的职业倦怠的感觉,这让我十分警觉。因为在此之前,我曾经多次想过这个问题,并且我每次都认为我应该不会出现职业倦怠,所以我对这次出现的感觉十分警惕,进而我就开始了深入的思考。
还好,我及时处置了这一“警情”。
今天又遇到了老学生跟我哭诉,现在在学校的各种累,各种不舒心,以至于萌生了退意,想要离开学校。
于是开始扮演心理导师。
其实刚毕业的时候,很多工作,是职场起步时候的“必要之恶”,经历一下并非什么坏事。
曾经有一帮年轻人在我跟前抱怨他们的一个老主任,一直盯着他们,听他们的课,检查他们的备课本,这让他们烦不胜烦……
我告诉他们,等有一天,你们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老师的时候,你们一定会感谢他的。
后来,果然如此。
这正如我们开车,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小心翼翼,目不转睛,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一年后等我们开的熟练了,就可以一边聊天、一边听歌、一边开车,有点“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了。
所以说很多事,有时即使不是为了你的成长,也是为了展现或者磨炼你的修养、耐心、意志力以及心智的成熟度,多经历一些,不是坏事。
一些看似简单繁琐的工作,才刚入职的时候,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这个阶段也是必须忍受的。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一步也登不上天,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熬过去,出彩,熬不过去,出局,就这么简单。
02
近几年来,我越来越发现,很多人真正遇到的问题,不是缺乏自制力,而是缺乏内心的动力。
年轻人在入职之前和入职后的一段时间,首先要想明白的事就是,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我打算在这个职业上做出怎样的成绩,达到怎样的高度?
只有这个问题想明白了,才有可能把内心的那台发动机打开,让自己有源源不断的前进的动力输出。
有了内心的动力后,年轻人应该重视的则是做一个自律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先有自律的品质,才有自律的行为。一个人应该先做自律的事,才能是一个自律的人,不要空想有了自律的好习惯再去做事,这是倒果为因。
很多时候,我们要先想好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再按照成为这个人后,“他”会怎样思考和生活,然后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事,或许,我们就会慢慢拥有这些品质,也就慢慢越来越像那个人。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在改变的时候,更应该重视的是每次改变的成功率,而不是幅度。用现在网上流行的话说,大概就是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吧。
马克吐温有个比方说,坏习惯就想是一只猫,你不能指望一下就把它从窗口扔出去,而要引导它一步一步顺着楼梯走下来。
所以说,改变自己,更重要的应该是“小步快跑”而不是“大步前进”。
一个目标之所以会成为大多数人的梦想而不是现实,往往是因为难以达到,难以达到则是因为难以坚持,而难以坚持,则是因为中途你走的没一小步,看起来都那么微不足道。
因此很多人,往往只有三分钟的热度。
说到这里,我觉得网络游戏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如果我们能够经常的激励自己,增加一些正向的反馈,增加反馈的强度和频率,让自己的每一小步看起来都那么重要,或许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与其对自己狠一点,不如用正确的方式对自己好一点,毕竟,能够持续起作用的自信心态是源自于自我肯定,而不是自我否定。
就写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