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的宝贵经验方:健脾祛湿,助你恢复脾胃功能
◆ ◆ ◆
每当家长为了孩子不长个、不长肉犯愁时,医生会告知这是脾虚,要健脾;
每当女生们脸上看起来没有血色,月经量少时,医生也会告诉她们要健脾;
每当容易感冒、免疫力低下的人询问养生之法时,医生还是让他们健脾……
似乎,我们无时不刻、一年四季都在提倡健脾。究竟为什么养好脾如此重要?看完今天的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主运化
主升清
主统血
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谷食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1 运化谷食
运化水谷指:脾具有消化饮食、吸收谷食精微的功能,并将吸收到的营养物质运输至全身。这一功能是人类饮食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后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因此中医把脾称为“后天之本”。
另外,人体的精、气、血和津液,都需要依赖脾所运化的营养物质才能生成,因此脾也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
2 运化水湿
运化水湿指:摄入进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化,气化成为“津液”,并输布于肺,通过心肺而布达全身,发挥其濡养、滋润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脾还要将多余的水液及时输送到相应的器官(如肾、膀胱、皮毛等),变成汗和尿液排出体外。也就是说,水湿的“一进一出”都是脾的职责。
如果脾气健运,则水谷和水湿的吸收、运输、排泄才能正常,这样机体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体内的水液也能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相反,如果脾失健运:
就会出现腹胀、便溏(大便不成形)、食欲不振、不长个、消瘦等消化吸收失常的症状;
另外营养运输受阻,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外邪容易入侵,气血不足、手脚冰凉、面色皓白等问题;
最常见的还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造成体内水湿停滞,这就是体内湿气重的根本原因。
脾气主升,即脾气的功能特点以向上升腾为主,它有两个作用:
1 升腾清气
食物被吸收后分为“清”“浊”两部分,“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就是负责把清气向上运输给心、肺、头面,再通过心、肺的作用生化成气血,以濡润全身。
脾气升清与胃气降浊是相对的,二者相互作用。若脾气虚弱而不能升清,浊气亦不能下降,则上不得精微之滋养而见精神疲惫、头目眩晕;中有浊气停滞而见腹胀满闷;下有精微下流而见便溏、泄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2 升举内脏
脾气上升能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内脏下垂。若脾气虚弱,无力升举,则会下陷(称为“中气下陷”),导致某些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直肠脱垂)等。
这就是为什么临床治疗内脏下垂的病证,常采用健脾益气、兼以升提的方法,例如出自《脾胃论》 的著名经方“补中益气丸”,配方中的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陈皮等都是健脾益气的药材。
肝藏血,心主血,而脾统摄于血。血和这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脾在中间起统领的作用,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在脉内循行。
若脾气虚弱,统血功能失职,将会固摄不住血液而逸出脉外,以致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及肌衄(皮下出血)等,称为“脾不统血”。这种出血的特点是:血液颜色浅淡,出血时间较长,出血多在身体下部等。
说了那么多“脾”的重要性,和脾虚对人体造成的的一列病症,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脾虚?
一是脾气虚衰,当以健脾益气治之;
二是脾气为湿所困,治当祛湿与健脾兼用。
因此,很多治疗或调理脾虚的方子,都是祛湿和健脾的药材一同作用,才能治标又治本。
日常保健很多朋友也会使用健脾祛湿的药材来煮水煲汤,例如山药、薏米、五指毛桃、莲子、陈皮、扁豆等。这是很好的养生方法,但其实比起汤水,浓稠的膏方更适合冬季进补。
膏方是多种中药熬制出来的精华,滋补效果更佳。临床发现,对于一些慢性疾病、亚健康和体质虚弱等问题,膏方调理能达到汤药和食疗达不到的效果。
此外,膏方食用方便,不像煮汤药那么麻烦,每天只需吃一勺,这也是能坚持服用的重要原因。
那么健脾的膏方,推荐国医大师邓铁涛研制的“健脾膏方”。邓老对脾胃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健脾膏配方是邓老多年临床经验所得。
方子组成有:五指毛桃、茯苓、山楂、山药、麦芽、甘草、桑葚、大枣、稻芽,9种药材均为药食同源,入药份量配比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使药效发挥至最佳。
其中,五指毛桃、山药、甘草能健脾行气,益气补虚;山楂、麦芽、稻芽能健脾开胃,行气消食;茯苓能祛湿祛湿,宁心安神;大枣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桑葚能生津润燥,补肾养血。整个方子健脾与祛湿兼治,加入消食、行气和生津的配合作用,使功效相辅相成。
这个方子特别适合:
疲倦乏力、免疫力低、
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食欲减退、口淡口甜、
气虚自汗、中气下陷、
便秘或便溏、肥胖水肿、
头发干枯、面黄消瘦、
小孩发育缓慢、营养吸收差、
等脾虚湿重的人群服用。
至诚金方
国医大师健脾膏方
《金匮要略》曰:“四季脾旺不受邪”,保护好脾胃,使脾气健运,才能正气充足,不易受到外邪的侵袭!特别是在疫情还在四处蔓延的当下,除了要做好防疫措施外,也希望大家加强对身体的健康管理,才能更好地对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