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综讯】四川中江文氏赴湖南衡山、溆浦寻祖考察纪实

天下文氏一家亲  ID wsyjq8

宗亲,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天下文氏一家亲”,再点关注,即能加入咱们文家人大家庭,恳亲问祖,联谊交流,与全球文家人在一起,获取最新资讯,让我们一起传播文氏文化、弘扬爱国精神,联结宗族根脉、传递家国情怀!

四川中江文氏赴湘寻祖考察纪实

尊敬的志雄会长、祖平常务副会长:

你们好!我们再次对你们的热情接待、关心、关怀表示诚挚的感谢。我们从四川中江一行11人来到衡山县湖南文氏总祠,高大庄严的殿堂,为我们继承和发扬文氏家族的传统文化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在拜谒祖先神位牌时,勾起了我对十年来的寻祖找谱、续修族谱的诸多回忆。对你们不畏艰辛、筹措资金修建文氏总祠的伟大壮举,我们将会向四川的六十多处文姓族人采用当代信息手段反复颂传。在这里我们将这次考察的结果如实向总会会长文志雄宗亲、副会长文祖平宗亲进行书面汇报:

一、文氏总祠明方向

2017年8月6日上午8时我们到达文氏总祠,通过拜谒祖先牌位,聆听会长交流、查阅部份族谱史料,特别是赠给我们人手一册的《天下文氏一家亲》内容翔实,为我们这次寻根认祖指明了方向。使我们一行人搞清楚了两件事:

(一)旧时的辰州府,所辖现在的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县。(《天下文氏一家亲》第二期61页)。

(二)我们四川中江富阳文氏族谱上所记载的“溆浦县文家村文氏先世原籍江西吉水县,宋朝末年因乱(特别是天祥公英勇就义后)避地于湖南,寄居泸溪。”元朝初时庚一公由泸溪迁到溆浦繁衍生息。(其实从湖南送到四川的《文氏通谱》记载,这里还有华一公、华二公)。

虽然蜀湘两地远隔千山万水,时空跨越百年之余,可是,这与我们查到的《文氏通谱》和入川后的续谱,续修谱的记述是一致的。使我们当时就吃了一颗定心丸,“蜀湘文氏同根生,一脉相承出雁门”。

二、溆浦县城寻根苗

(一)通过祖平秘书长推荐介绍提前给我发来短信,告知电话号码到溆浦县要找文氏宗亲文贻龙,在行车途中我们联系上了文贻龙宗亲。8月6日文贻龙正在怀化市参加医学培训班,他下午请假赶到溆浦县城。2点多钟我们在火车站接到文贻龙,把我们安排在“天和宾馆”住下后,就在宾馆里开始查阅我们带来的《族谱》。我们也开始咨询溆浦县及周边县镇哪些地方有文姓人家。文贻龙宗亲他在交流中反复把“洞口县”读成“邓口县”,使我们不得其解,才请他用纸笔写出来“洞口县”。这使我们恍然大悟,觉得小小的语言障碍也会造成认祖归宗的一大困难。最后他又向我们介绍一个在溆浦县委办公室工作的文氏宗亲文朋的电话,文贻龙宗亲急着赶回怀化。我们就自己与文朋宗亲取得联系,当晚正遇文朋宗亲值班,晚上9:50许,他电话告知要召见我们。

(二)当晚10:00钟,我们赶到了溆浦县委、县政府办公室(因他们那里是合署办公)。我们初次见面,递交了中江县地方志办公室盖有鲜红印章的介绍信,又相互自我作了一些介绍后,就开始研究次日的行动步骤:

(1)早上8:00钟一定要赶到溆浦县史志办公室查阅资料,弄清溆浦县旧社会的“第三都”现在是什么地方。

(2)文朋宗亲陪同我们到观音阁镇镇政府,找一名镇干部给我们带路,同车前往文家冲村。

(3)查阅观音阁镇文家冲村的文氏族谱;

(4)找村支部书记、老干部及文氏宗亲进行座谈,再看有不有古墓、碑记之尚存物。

(三)8月7日早上8:30钟我们到溆浦县史志办公室。一个年青的女子,接过介绍信后,安排一位年过半百的张科长接待我们。张科长听我们说明来意:是要查明解放前的溆浦县“第三都”属现在的哪个行政区划地域?张科长告诉我们:“'第三都’是旧社会县级派出的下属行政区划机构,在民国时期就没怎么再用。下设什么一区、二区、三区……但溆浦县现在还有'一斗湖、二斗湖、三斗湖……’的称谓”。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听不懂什么一斗湖、二斗湖、三斗湖……。就拿纸笔请他写出来,这才弄了个明白,原来“第三都”就是现在的“三都河”一带,以观音阁镇的文家冲村为中心,这里姓文的人多(全村2900多人,文姓占900余人),几个村合并后,就以文家冲这个地名来命为行政村名。

通过文贻龙介绍,他就是龙潭乡文氏家族,龙潭乡文氏家族不是从溆浦是迁去的,我就取消了去龙潭乡的计划。通过溆浦县史志办公室张科长的口述、笔写,我们弄清了语言发音的差异,我们就锁定了根(祖先)在溆浦县没有差错,苗(后裔)在文家冲大有希望。

三、文家冲村认宗亲

通过县委办公室文朋宗亲的行政渠道,安排了观音阁镇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和文朋一起给我们带路。同时也电话通知了文家冲村党支部书记罗玉付、文氏宗亲文科哈及一位老村支书在村办公室等候。这给我们这次赴湘寻源追根、认祖归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比宗亲找宗亲的民间对接要省事得多。

(一)在文家冲村委会“三方”见面后,我们说明目的是追根寻源、认祖归宗。现任村支书记罗玉付立即安排文科哈宗亲,马上回家去把你们家谱书拿来。文科哈回去拿谱,我们继续交谈,提出想找古墓,碑文考证一下,罗书记告诉我们:“湖南省是毛主席的家乡,从上世纪1958年大跃进就开始毁坟还耕,把所有坟墓全部挖平种粮食,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破四旧搞得特别彻底,把一些墓碑全部打成条石砌土坎,镶茅厕用,所以现在根本找不到古墓、碑文可考。但是,我们从小就听这一带老人们代代相传这里的文氏族人有一支脉在清朝迁到四川中江县去了,听说后来还有过联系。”老村支书和文科哈都说:“罗书记讲这些,我们都听说过”。

为排除对汉字的发音误差,我们又拿出纸和笔,请罗书记把所讲的写出来,并签名、留了电话号码。当文科哈签名留号后,我们感到大吃一惊。在交谈中文科哈多次自我介绍,可是我们11人都听成他叫文科好。陪我们用餐时大家都还叫他文科好,在记录中大家都写成“文科好”,可是他签名写出来,才知道他叫文科哈,不叫文科好。一查族谱才知道他是文家冲文氏第十九代传人,文永求的三子。在这次考察中又是第三次地方方言对汉字发音不准,造成的误听误记。这也是天下文氏要追溯认祖归宗的一大障碍,必须想办法克服。

(二)文科哈赠给我们一本《雁门郡文氏族谱(续修)》(2005年续修版)。在村委会办公室我认真详细比对了四川富阳文氏族谱与湖南溆浦县文家冲的族谱的班辈排列与繁衍的历史年代,得结论有两点:

(1)溆浦县文家冲文氏字排:“庚庆儒志国,学应宗高朝。首之尚承德,世代永科明。”四川中江富阳文氏字排是:“贤朝在立思,忠孝振家声。积德永芳远,成仁裕后昆。”虽然所取字义各不相同,但都是五字一句,四句成韵,编排格式相同。中江富阳文氏的班排是在溆浦县文家冲第十代“朝”字辈入川后重新编排的。文家冲第九代“高”字辈,第十代“朝”字辈实为“湖广填四川”后送到四川的《文氏通谱》从蜀派世系名录第一世(第1代)文翁算起,至江西第一世文时、字春元,(第13代),到湖南第一世文陞,字逊志(第26代),到第九世“高”字辈(第34代),第十世“朝”字辈(第35代)与《文氏通谱》和我们续修的富阳文氏族谱完全是一致的,繁衍发展的地方史迹没有差错。

2、我们在续修族谱的过程中,在四川查到碑文和《谱书》,湖南有10多个县文姓族人迁居四川,中江富阳文氏出版的《文氏族谱》有记,此处不于列举。但他们的辈份都有“朝”字辈,而大多数都把“朝”字辈份排放在后面。如富阳文氏入川始祖文喷朝……。我祖喷朝公在康熙42年(1703年)奉旨从湖南辰州府溆浦县第三都文家村,背负着其父母诏贤(应为高贤)公,妣向氏的遗骸,落业于四川省中江县上村三乡三兴里,地名裴石堰,即现在的富兴乡、阳平乡境内。定居乐业后,开始造家谱,我们通过这次调查座谈发现,文诏贤,应为文高贤,他生在湖南,死在溆浦县文家村,他是溆浦县文家冲第九代传人,由于湖南溆浦县与四川中江县的地方方言对“高”“召”的发音不准,把“高”字读成“召”,造成的语言与记录上的错误。第十代文喷朝他的父亲是第九代“高”字辈,没有“召”字辈。我们查到的现保存手写老谱有五本,有两本用“召贤”,两本用“诏贤”,有一本用“绍贤”。为了使名字有意义,后来族谱的抄写人,就将“召”字左边加“言”旁,表示“告诉,皇帝所发号令”。加上“纟”旁表示“接续、继续”。说来都有意思,既然儿子是“朝”字辈,父亲就该是“高”字辈,不应该是诏或绍辈,这不符合当时封建社会,那种取的名的家族规矩和时代背景。

(三)文科哈赠送的《雁门郡<文氏族谱>(续修)》第8-9页,有一篇《文氏雍安溯源家谱序》,落款是乾隆丙辰科癸进士第出仕四川省中江县知县后裔文瑄议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丙申贤小阳月。这篇《文氏雍安溯源家谱序》,不同于其它族谱序,因为是“家谱”,它的范围比“族谱”小得多,年代离我们较近。“雍安溯源”不是地名是成语。“雍,和谐。安,安置、稳定、安居乐业。溯,逆着水流方向溯河而走,一路追求、追溯。源,水所流出的地方,事物的根由、来路、来源。”以这个成语为题,突出这篇序的主题是:“有了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环境,还必须不忘根本,要追根溯源,找准本处这一个族人的根由来路。”《文氏雍安溯源家谱序》是指湖南省辰州郡文家冲文氏族人虽然有了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但没有忘记追溯本处家族的发展史,还在继续寻找,不断追求完善本族的根本来路。在珍藏有清朝壬午年家谱的基础上,盛世修谱,该地十九世嗣孙文科愿敬录这篇《谱序》,其保存和理解谱序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文氏雍安溯源家谱序》对湖南省溆浦县三都河一带是文家冲先祖兴祥地和对三都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山水田园,什么岭啊、陇啊描写得淋漓尽致。找到溆浦县第三都有了这篇《家谱序》,彻底化解了我们寻找“岭头乡”、“陇头乡”的死结凝团。原来“岭、陇”是指地貌名称,是与城池相对应的乡里乡下,不是县府发下的行政职级单位。

反复细读这篇《文氏雍安溯源家谱序》确认了湖南省溆浦县文家冲村这里就是四川中江富阳文氏的先祖文喷朝背着父母遗骸弃湘入川的根基地。同时也说明在清代四川中江富阳文氏就与湖南溆浦三都河文家冲村的文氏宗亲有过联系,有过来往,文进士的后裔才会给文家冲文氏修谱作序。

综上所述,这次湖南行没有白跑。追根溯源、认祖归宗,统谱合族,将会使蜀湘文氏家族更加和睦相亲、共创伟业。

最后再一次感谢溆浦县县委办公室文朋宗亲,溆浦县文氏宗亲会文贻龙宗亲,观音阁镇文家冲村党支部书记罗玉付和文科哈宗亲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生活上的关照。

四川中江富阳文氏宗亲会  文积祥执笔

2017年8月12日

参加考察人员:文积祥、文敏、文积寿、文长安、文德米、陈孝斯(母亲姓文爱人姓文)、文建、文小成、吴钦万(文积祥之妻)、文泓洋、刘支胜(驾驶员,岳父文积明)

热门

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