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日记】记者亲历转移隔离:紧张又暖心的第一天
扬州发布记者 金鑫 发自盐城大丰
“你是住在西郡188花园xx栋的金鑫吧?你赶紧回家准备一下东西,需要集中隔离,什么时候出发我们再通知。”8月7日19时52分,社区工作人员的来电,让正在办公室平静写稿的我“心惊肉跳”。从那一刻开始,我被宣告正式进入“隔离人群”。
突如其来的通知:服从安排,接受隔离
统计数字不断刷新,每一个扬州人的生活,也都在被疫情深刻地影响和改写着。7日下午,还在新盛街道一线采访 ,晚上就接到隔离通知,让我确实有点意外。作为一名记者,我以为自己会是扬州抗疫的一个普通记录者,然而,却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疫情之中,果然没有局外人。
我已经做过四次核酸检测,能够查询到结果的三次都是阴性,而且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区,健康码也一直保持绿色,怎么会隔离呢?我回拨电话过去,对方正在通话,想来正在紧急通知其他被隔离人员。虽有不解,但全力配合抗疫,责无旁贷。事实上,在傍晚五六点钟,社区工作人员打电话跟我核实身份、住址的时候,我已经有了不妙的预感。
我赶紧联系单位同事,告知自己将被隔离的情况。晚上8点半左右赶到家,提前接到我电话的妻子正忙着收拾衣物等行李。一个多小时后,工作人员上门送来了一套防护服。有点意外,居然只有我一个人要转移外市;有些心安,至少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不用奔波外地隔离了。穿上防护服,戴上N95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为了让家人不至于担心,临行前,我给老婆、女儿强装轻松地做了一个比心的造型。全副武装,拎着箱子下楼,走到小区西门回望,看到站在阳台上的妻子,还是觉得有点眼角发酸。
小区转移隔离的,大多数是我所住楼栋的邻居。站在打着双跳的大巴车前,大家都有些眉头微蹙,但绝大多数人都很镇定,眼神里并没有太多的紧张与不安。身份确认、扫码登记,才知道原来大家都是“次密接”,而出发前往的地点是盐城大丰的华东国际会议中心。夜里11点,车辆正式出发。上车后,我发现,驾驶室与客厢之间是隔开的,大家也尽量不坐在一起。车上说话的人不多,偶尔能听到几句抱怨“毛老太”的话,多数人开始闭目休息;而在小区业主群则相对热闹,“带了多少人走“、”为什么带人“成了大家讨论最热烈的问题。
阴霾中的阵阵暖意:暖心安排,精心保障
上一次我到盐城大丰,是在2019年的五一小长假,与家人同游荷兰花海。然而,在这样的情形下,从世界美食之都再赴东方湿地之都,心情绝对是截然不同的。然而,在凌晨三点多抵达目的地后,我的心情有了很大的转变,更多的是一份暖意。
登记处, “盐城扬州一家亲、麋鹿故乡欢迎你”和“加油哦!扬州”的大幅标语让人心生暖意。在有序完成登记后,工作人员会把隔离人员分批带到酒店电梯前。房间内,窗明几净、设施齐全,桌上摆放着集中医学观察告知书、入住温馨提醒、《致扬州朋友的一封信》、“扬州加油”的折页以及《少年陆秀夫》等三本书,都让人倍感心安。
从请勿串门、请勿点外卖到房间卫生事宜,从核酸检测时间到每日测温的健康监测提示,“入住提醒”上都面面俱到。“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虽然您不能出门饱览盐城的大美风光,但我们将以最真诚周到的服务,让您感受到家的温暖。”中共盐城市委、盐城市人民政府的这份《致扬州朋友的一封信》,更是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盐城与扬州同饮一江水、同是一家亲的袍泽之情。
隔离伙食也不错,三餐送到房门口并敲门提醒,肉、素菜、水果、鸡蛋、酸奶都有。打开窗户,面向一湖碧波,更是让心中的烦恼消减了大半。上午,接到了单位领导、同事、家人、朋友的问候,我更是彻底地安心下来。
下午,我所在的“东塔隔离人员”微信群里开始热闹起来,大家开始报体温。下午三点多钟,我迎来了进入隔离点的首次核酸采样,两个全副武装的小姑娘敲开了我的房门。“有发烧、腹泻等症状,要及时联系我们。我们随时都有同事在的。”盐城市大丰医院的护士陈婷婷笑着告诉记者,为了迎接扬州的隔离人员,他们已经准备了两天两夜,“放心,肯定没事的!”
编辑:凌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