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字的小言
据说一个佛教得道高僧曾经留下一个字的遗言,就是这个“戒”字,让后人揣测不出其含义。此高僧一生经过很多磨难,颇有些传奇色彩,活到120岁的高寿。据说他的意愿就是让佛教道场在国内有一席之地的存在。他精研佛意,弘扬佛法,对佛教文化留下来很多宝贵的文化财富。既然对佛门一派研究了那样多,得出很多价值很高的教义,为何遗言却只有这一个“戒”字呢?我就妄自揣测一下,没有任何不敬和亵渎的意思。
一、“戒”和“武”:这两个字可以说带着两个行为的标示和显现,是名词也是动词,戒像是一种向内部的收敛,主观与客观一洗事物走向切断的样子。武像是一种向外的发出,主观入客观开拓融入的样子。
武: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止戈为武的意思是停止用兵器才是武的真实含义。但由简化字表面来看止戈为武(武的繁体字也还是这样写)好像有点讲不通,武是由一、止、弋三部分组成,有关武的传说故事: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最早提出这一著名的论点。书中记载:潘党曰:''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庄王回答:''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潘党(楚国大夫)认为楚庄王战胜了敌国,应该让敌人的后代都知道,不要忘了楚国的威风。而楚庄王告诉潘党:''武''字是由''止''和''戈''两字合成的,真正的消灭暴乱,是永远停止动用武器,这才是真正的武功。
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自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一定的作用。典故:楚国大夫潘党,劝楚庄王把晋国军人的尸体堆积起来,筑成一座大''骨髅台''(叫做''京观''),作为战争胜利的纪念物,留给子孙后代看,借以炫耀楚国的武力,威慑诸侯。楚庄王却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说:''战争不是为了宣扬武功,而是为了禁止强暴,给百姓带来安定的生活。从文字组成上讲,这个'武'字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应该具备七种德行:禁止强暴、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这七种德行,我一种也没有,拿什么留给子孙!……晋国的军卒为了执行国君命令而战死的,他们也没有什么错。怎么可以用他们的尸体做京观呢?''楚国的军队按照楚庄王的命令,到黄河边祭祀了河神,修筑了一座祖先宫室,很快就班师回国了。
由这个故事看止戈为武的讲法应该是把戈的下面一撇收回来,也就是收回动用武器的行动,这样就讲的通顺了。或者说停止武装巡走的的行动,因为武也是由一、止、弋组成,这个弋原指武装巡走的行动。行动停止了也就没有相互争斗的行动发生了。戒:更像一种界限、一种尺度、一种隔离!(戒的繁体字也还是这样写)
如果由佛道两教的基本五戒来讲: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中国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邪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
道教五戒即太上老君五戒,后人托称太上老君名演说之戒: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邪淫,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
这样看说法都是一样的,但由生命本质特性和生命生存需求来讲完全的不,肯定是行不通的,应该是一定的尺度与界限。也就是戒的是“多”与“过”,这样由各种教义和人生命本身的行为需要来看就通顺些了。古人的智慧和思想真的不可小觑,很早就对人的生命意义和群体形态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在意方面的深远和宏大真是了不起,并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着去发展。所以人类最厉害的还是头脑思想。
二、“戒”与“开”:由戒字的结构来看,不管说是戈和“开”或者“升”两字下半部结合来讲,都像是不许冒头的样子。戈这时候就有一种强制手段不让冒头的意味,这种强制手段可以是来自内心自律也可以来自外部强制约束规范。强制你的行为行动不可过和多,守在一定的界限尺度之内。这种界限规划还是我们自身修炼调整的一种提升方法,也是更好融入世界,维护群体人类的共性所获。戒还有一种相对性,他不是全局性的死规不移,相对于事物,相对于人,相对与时间,相对于地点场所都有各自的范围和框框。
戒的意思:1.?防备?:~心。~备。~严。~骄~躁。2.?革除不良嗜好?:~除。~烟。3.?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刀。~尺。斋~。4.?准备?:~途。~装。5.?古同“界”,界限。
我们人在这个世界里,生活的角度就是自身主观与外界客观的结合,都是相辅相成来行使的,作用力也是相互的,任何一方的偏执都是比较肤浅的。既要内部的收敛提升,也要外部扩张的延伸反馈。在人类生活各个方面都深刻的研究讲究着戒的尺度与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