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13方——调胃承气汤
第五十八方——调胃承气汤
阳明二十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大黄四两(清酒浸,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三合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太阳病,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此但传经络而不入脏腑,发汗则解矣。乃当三日少阳之期,发汗不解,而反蒸蒸发热者,此不在经而在胃也。宜早以调胃承气调之,免后此之用大承气。此大承气之初证也。
阳明病,自经传腑,腑病宜下,其经证未罢,犹见恶寒,则宜先汗而后下。经证已解,恶寒不作,而潮热汗出,全是腑证,当相其缓急而用下法也。(本条之论,通用承气三方)
1 蒸蒸发热者,此属胃也。蒸蒸发热者,此是阳明腑病之外证。阳明三,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表解之迟,胃热隆盛,孔窍蒸泄,恶寒将自罢,但热无寒,即自汗出而恶热,即是蒸蒸而发热之义。
阳明二十四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不因吐下,而心烦者,胃阳原盛,所谓正阳阳明也。燥土耗伤津液则烦,心烦即谵语之根,甚则谵语,此亦大承气之初证也。
1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土燥而耗伤津液也。此所谓正阳阳明者,就是阳明阳盛,一有外感表郁,即郁其阴阳之偏,燥热之盛也。调胃承气汤,泻阳盛之偏,以和里阴也。
2 阳明八,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阳明之病,有自太阳传来,有自少阳传来,或由本经自入之义。详观阳明八。
阳明三十四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十三日,已过再经之期,而作谵语,是有内热,当下。若小便利者,其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而脉又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内热未泄,非其治也。若内虚而自下利者,脉当微厥而不调,脉法:厥者,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也。今反调和者,此为内实也。内实宜汤不宜丸,当服调胃承气汤也。
1 伤寒传经,一日一经,六日经尽。七日复传太阳,十二日传遍,经尽当愈。
太阳五十,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素问》热论: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已愈矣。中风表解,自当即愈,设不了了,则余热未尽,俟十二日“经”邪尽解,无不愈矣。(巨阳为太阳,正阳为阳明。少阳是少阳)
风寒与温热之病,里气不同,而其经脉之络属,伤受之日期,无有不同也。
2 十三日不解,复过太阳经而有谵语者,以有热也,此热在胃腑,“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此为一定之理,阳明二十六,蜜导煎,阳明病,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调和,知为内实,调胃承气汤主之。内实是当用汤下,而非丸药下之,故非其治。
也就是谵语当大便硬而反下利,下利当脉厥而反调合。知医以丸药下之,而此非其治者,是当汤药下之,而反丸药。以定理而分析变证,这种辨证思维。
为什么要用汤下,用丸药是为非其治也。胃为燥土,病热燥者,宜用汤下,涤荡经脉。而用丸药,下利亡津,而不利土燥,所以即使下之,病仍不解,仍热燥谵语。
太阳十五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方在阳明二十
太阳表证未解,脉忽尺寸俱停止而不动者,此气虚不能外发,营卫郁闭之故也,顷之必先振栗战摇,而后汗出而解。其未停止之先,尺寸之脉,必有大小不均。若但寸脉微弱者,是阳郁于下,必阳气升发,汗出而后解,此先振栗而后汗出者也。若但尺脉微弱者,是阴虚肠燥,下窍堵塞,得汗不解,必下之通其结燥,使胃热下泄而后解。阳明病,腑热蒸发,则汗出表解,今太阳病表证未解,是内热未实,此时若欲下之,宜于汗后用调胃承气,硝、黄、甘草,调其胃腑之燥热也。
1 太阳表病未解,脉阴阳俱停者,经阳伤外寒而阴盛,则里气虚陷不能外发。营卫郁闭之故,就是伤寒外闭而不解。顷之必先振栗战摇者,是脉阴阳俱停之后,稍后即见振栗战摇之证。振栗战摇者,是表伤阴寒而外束之象,就是伤寒外闭的恶寒之证。后汗出而解者,是阳明之腑热,外蒸太阳之表寒,所以汗出,此是太阳表解,也是病解。
2 其脉未停止之先,尺寸之脉,必大小不均。若阳脉微者,先汗出而病解,此是汗出,表里俱解之义。若阴脉微者,汗出表解之后,再下之而解里,也就是表解而里不解。下之而解,宜调胃承气汤,下之阳明之热燥,以和里阴之脉微。调胃承气汤,是轻下胃肠之阳盛,以和里阴之脏,也就是黄师注解所论的阳盛燥结而阴虚。注意此阳盛不是阳气之盛,是外寒郁其阳腑之盛,属于一气之偏见。而此阴虚,也不是血少脏燥,而是阳盛而阴从之义,皆是阴阳不和。而此阳盛阴虚者,不是滋阴,而是泻阳。
论:注意此阳脉微与阴脉微者,应是在脉浮的基础之上。太阳病脉浮,此是一定之理,太阳病未解,当有脉浮,而里气虚陷,脉阴阳俱停,而阳明阳盛,阳盛而外蒸而寸浮,则汗出而表解,阳盛外蒸则而尺微,则阳盛而阴虚,是为肠燥便结之象。(阳盛燥结,即为阴虚。此是阳盛,还不阳实,阳明阳实,太少无权,三阴退避。还会伤及三阴。阳盛则阴虚,阳实则伤阴)
浮为外感之大纲,寸为阳尺为阴。寸为阳蒸而表解,尺为阳蒸而阴虚(阳盛之义),肠燥便结,下之而解。
3 本条之汗出,是阳明之外蒸,而非太阳之营郁,风泄表寒。困伤寒表束,营卫郁闭之故也。汗出而表里俱解与汗出表解而里不解之别。
阳明病,腑热蒸发,则汗出表解,此是一定之理。阳明篇,阳明当令,太少无权,三阴退避。此是阳明胃腑病实的意思。今太阳表证未解(此是提纲),是阳明腑热不实之理,此时若欲下之,宜于汗出表解之后,用调胃承气汤。若是阳明阳实,则是潮热外蒸,大承气汤证。重要的是此处在太阳病未解之时,所以能确定此不是阳明腑实,只是胃热肠燥。
4 本条提纲的结构。太阳病,是有中风与伤寒之别。伤寒表闭(也就是营卫郁闭),营郁之风与外伤之寒,风寒互搏,风胜则为中风,寒盛则为伤寒。而本条之提纲,不是风寒互搏,而是表寒与里阳互搏。阳旺于阳明,外伤之寒,闭其阳明之阳盛,阳明之阳盛,外蒸太阳之表寒,则汗出而表里俱解,此是阳脉微者之义。阳盛腑热,肠中燥结,下之而解,用调胃承气汤,此是阴脉微者之义 。本条提纲就这么个结构。
本条医案的结构就是汗出而表解,前半句就是只要汗一出,感冒就彻底好了。后半句的意思是感冒虽好了,而里又有肠燥之便结,此是胃腑阳盛热燥之象,当用调胃承气汤,泻胃热而通便结。
本条太阳之寒,闭其阳明腑热,阳明腑热蒸其太阳表寒。此病理结构是如同大青龙汤,伤寒脉紧无汗而反脉缓汗出者,是阳明之外蒸也,麻黄桂枝发太阳之寒,石膏泻太阳与阳明之卫气。此无便结,所以不用调胃承气汤。
太阳六十四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反恶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阳虚之人,汗则亡阳,阴虚之人,汗则亡阴。汗后恶寒者,气泄而阳虚故也,故防入少阴,不恶寒,反恶热者,津伤而阳实故也,是已入阳明,将成大承气证,宜早以调胃承气和其胃气,预夺其实也。
1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此是汗出而阳气外泄也,(芍药甘草附子汤)。
发汗后,不恶寒,反恶热者,实也。此是汗出亡津,胃腑热燥,胃为阳腑,燥热为实,以调胃承气汤,泻下阳实,以和阴虚。阴阳和,则病解。
太阳七十三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躁烦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方【13】)。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方在太阴三(方【14】)。
脉浮自汗,里热外泄也。小便数,则大便必硬。心烦者,胃热之熏冲也。阳明病,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微恶寒者,表未全解,自汗虽出,而未能遽发也,亦是调胃承气证。阳明篇上: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与小承气汤和之愈。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即此证。医以脉浮自汗,病象太阳中风证,反与桂枝汤加附子而增桂枝,以攻其表,此大误也。得之汗多阳亡,使手足厥冷,咽喉干燥,阳气离根而生烦燥,胃气上逆而作呕吐。作甘草干姜汤与之,甘草培土而补中,干姜温胃而降逆,阳回肢暖,是以厥愈足温。其脚之挛急,缘其木燥而筋缩也。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甘草舒筋而缓急,芍药清风而润燥,其脚自伸。若胃气不和,土燥谵语,少与调胃承气,则胃气调和矣。桂枝发汗,是为一逆,若不以姜甘回阳,而重发其汗,或复加烧针,以大亡其阳,是为再逆,当速用四逆以回阳,姜甘加附子,水土双温也。
1 脉浮自汗出,是里热外蒸而汗泄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心烦者,胃热之熏冲也。微恶寒者,此是太阳外感之余证也。阳明病一日,则太阳恶寒将自罢。此病在里,是胃阳之偏盛,调胃承气汤,泻胃则已。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为误也。胃热外蒸而汗出,反桂枝汤攻表,则通经以助汗出,汗多亡阳,则手足厥冷,咽喉干燥,烦燥吐逆也,此用甘草干姜汤,甘草补中以化气,干姜温胃以回阳。若厥愈手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伸其脚挛。汗多亡阳(营中之阳,而血燥不行),营血不行,即是木燥筋急,所以挛结,芍药者,行血以疏肝也。本是胃热外蒸,汗多亡阳,而胃燥不解,则发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轻下胃燥,以和里阴。汗多亡阳,而不知救逆,又重发汗,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也就是甘草干姜汤,再加附子,温燥脾肾,以救厥逆。
2 手足温暖者,脾胃之阳也。而气之四达者,营血之肝气也。而脚挛急汗多亡阳者,是亡营血之阳气,也就是血中之津也,所以血燥而生风,也是木燥而生风。甘草干姜脾胃之阳回,则芍药甘草疏木以伸挛,就是行血以熄风。营血四达而手足温之理,观当归四逆汤提纲则知。
3 调胃承气汤,下胃阳之盛,以和里阴之偏,所以名为调胃。(五脏者,皆秉于胃,承上启下,所以名承气汤,或为方名之义)
备注:本条提纲,之所以修了好多遍,就是因为对脚挛急这个症有困惑。现在也依然有,现在的注解比较保守,随着黄师的走,至少能免的错上加错。
少阳十五(入阳明去路)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中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方在阳明二十(方【13】)。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应不在少阳,其心中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又似少阳柴胡证,(胃土迫于胆木,其见证如此)。岂有少阳证如此之日久者?若先此时自已曾极吐下者,则是少阳之传阳明,少阳之经证微在,阳明之腑证已成,可与调胃承气汤,无事柴胡也。以少阳之传阳明,经迫腑郁,必见吐下。大柴胡证吐下盛作,正是少阳阳明经腑双病之秋,故大柴胡柴胡与承气并用,双解经腑之邪。此已吐下在先,仅存欲吐便溏,止是少阳余波,故不用柴胡,而用承气。若非由自极吐下而得者,便是太阴证,不可与承气也。所以知其自吐下来者,以今日之欲呕与便溏,少阳之余波犹在故也。
1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中温温欲吐,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此是少阳病之余证,也就是过经十余日,少阳病失解,而传阳明,已成阳明病,故与调胃承气汤。辨证的重点就在欲吐,便溏,腹满,微烦之前,而自已极吐极下也。若先此时不是自极吐极下者,不可与调胃承气汤。
但欲吐,胸中痛,微溏者,已过经十余日,此非柴胡证,以呕(省文便溏),故知先此时自极吐极下也。过经十余日,少阳病不解,胆木克胃,则传阳明,阳明病已成,则非柴胡汤,当以调胃承气汤,泻下阳明,以和里气。
2 心中温温欲吐,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此是少阳病,胆木克胃之象,此是少阳之经病,传阳明胃腑之证。在阳明篇则言阳明病,阳明八十二,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阳明八十三,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重点太阳病,已过经下余日,吐下亡津,腑证已成,少阳无权,则调胃承气汤泻胃。故知先此时自极吐极下者,是调胃承气汤,若不尔(是)者,不可与之。也故正因先此时自极吐极下者,故知欲吐但溏,微烦腹满此为少阳之余波,而非柴胡证。
3 若不尔者,不可与之调胃承气汤,此是仍在经之义。过经十余日,仍在太阳经与阳明合经病,或少阳之经,如少阳八,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而腹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又如阳明八十二,大便溏,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阳明八十三,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者,可与小柴胡汤。
4 本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对比(阳明三十四)伤寒十三日不解,也是过经。本条过经者,是少阳病失解失治,所以传阳明。十三日过经不解者,是阳明热燥应下之,当汤反丸,是非其治,而过经不解。本条是已过少阳,而成阳明。少阳三十一,经腑合病,小柴胡汤加芒硝。
备注:还有一条提纲,没有找到。以后找到再补。
通用本的249条,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5 《长沙药解》大黄;味苦,性寒,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泻热行瘀,决壅开塞,下阳明治燥结,除太阴之湿蒸,通经脉而破癥瘕,消痈疽而排脓血。
大黄苦寒迅利,泻热开瘀,决壅塞而通结闭,扫腐败而荡郁陈。一切宿食留饮,老血积痰,得之即下,心痞腹胀,胃结肠阻,饮之即通。湿热瘀蒸,非此不除,关窍梗塞,非此不开。荡涤肠胃之力,莫与为比,下痢家之停滞甚捷。
《本经》味苦寒。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癥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杀,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生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