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叶艺进化的背“银”的有关理论
(1)当镜片(叶子)里可变因子层次少或为白色时所吸收的光线完全被反射出来或完全通过则铺底的银线必呈纷白色,可知其正在续变,或有白斑缟在镜面出现。
(2)当镜片(叶子)里可变因子层次加多且有杂质时,从镜片上吸收的光线经反射和吸收致反映在镜底的光线亦呈与镜片里略同的色泽,因此也就形成了黄白、黄银、黑银来,再折射、反射回镜面时再经镜片里的可变因子不断反射、折射,便在叶面上形成艳丽的斑缟来。
(3)当镜片(叶子)里可变因子,已层层次次重叠不送或者掺有浓黄色杂质或排列层次成梯字形交互参差者,致镜底(银线)的粉白银被所透过的黄光感染成黄色即为黄银,再经镜片反射在镜面时因其黄色已过于浓厚,其他色泽几乎全部被远去黄银两侧或内部再配上粉白银则可在折射效应上,产生美丽色泽。
(4)当镜片(叶子)内可变分子间构造链牢固,且紧密,致使光线无法通过或完全被吸收在镜片里,在镜底形成一道一道的阴影故得黑银,黑银仅为一特殊艺并无续变性可言。
(5)当镜片(叶子)表面因尘土所引起的痕迹,再由镜底(银线)反映,经镜片中的可变因子的折射、反射在镜面痕迹上产生色泽即斑缟,因银线与可变因子结构的差异,斑缟的色泽也各异。
(6)当镜片(叶子)里的杂质(可变因子)稀薄,虽然镜底有最佳的银线,反映在镜面上的依然是镜面的色泽,这种无可发挥,怀才不遇的银线,俗称万年银或称阿鲁密。
(7)镜片(叶子)里的杂质(可变因子),因呈胶著状且不平均偏向镜底(银线),使本来各成个体的银线相互绞缠如斑缟,此种银线因与可变因子成面背不分,故光线入镜片后即直溜溜的从炉底通过而消失,无法起反射作用,往往因镜片里,镜片本质色泽加强而趋模糊,最后由于色泽再加强,使银线完全消失,这种对光线无反射、折射以及斑缟的银线即谓沉银。
(9)银线因叶内可变因子的影响,形成各种色泽及形态,据多年经验可变性的银线皆为松银(浮银),因叶绿素增加而消失的硬银大多续变性微小,万年银之类皆可称为硬银,因可变因子色泽的感染,银的颜色如白爪黄缟的旭晃其银即为粉黄色,白爪白缟的旭晃其银亦必为粉白银,两者各侍其主各有千秋,并不能断言何者为优,何者为劣,综观上述银之好坏,仍先视其为个体组成或整体组成而已,其次才观其位、粗细、多寡、生成情形、伸展情形、明暗、散射情形,银虽是高级品种的基本要件,但有了银不一定可成为高级品种,尚要视其兰株基本条件与可变因于色泽的优劣,方作取舍。
银线组成八大条件
(一)银线之颜色:线缐正确的颜色,系有如日本「艺妓」的粉颈那种粉白的颜色,而且它还浮呈在「叶背上」的,才是真正的银线,其他因随著色质的感映,如粉黄、白黄、黄色及与叶背同平面的雪白色,皆非纯银线,其虽乃实物,但可喻为十八k金,九九黄或不锈钢,总比不了白金昂贵,如果是真正的「金黄色」100%纯金,那倒非常名贵,可惜到目前尚未见过金黄色银线。可是黄道的绀帽子即将固定时,所产生的「粉光银」倒有点像,不过还是差了许多,有待发掘。
(二)银线之多寡:银线当然是愈多愈好,最好叶背能够粉白一片,不过粉白的方式与组成型式的差异,往往会有毫千之差,此时应当观察叶内可变因子含量的多寡,方不至有失,否则吃亏的时候心里总是不舒服的。银线最好聚集在中骨两侧,如此银线并不必太多,大有擒贼已擒王之势,所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银线之粗细:一般都说银线要粗一点好,其实细的也不差,因为叶子里的可变因子才是左右「艺向」的主宰,就如放置海中养蚵的竹片一样,虽然竹片宽大些,所附的蚵仔也多,终究构取不易,可谓物极必反。若银线细些只要数量多,如同竹片虽细,只要多插几根表面积增加了,效果一定比廖廖的几大片来得好,所谓集腋成裘,便是这个道理。
(四)银线之生成情形:若仅一、二条粗粗或细细的银线,固然比没有银线的兰株强得多,不过总觉得岁月漫长。因为银转不了色便出不了艺,如果吾人还年青,财力也充裕,或价钱便宜,生成的位置在中骨两侧,倒也养得,说不定时来运转,一夜功夫衣锦还乡。若由无数细小的银线合并成一条细银线,其比由无数的细银线组合成一条条或成片的银线差些,假若每一银线的间隔里,尚有来著其他色线,其仍不可多得的高级品种。
(五)银线之伸展:由叶柄向叶间伸展,比在中间部份以及由叶尖向叶柄伸展要强。如果有银线由叶柄向叶尖和由叶尖向叶柄同时伸展时,而且在最佳位置显现,确是难求的品种,,通常高级品种都是由叶柄向叶尖伸展到一定限度,余下没有银线的地方便是日后爪或绀帽子的预定位置。
(七)银归之散射情形:即由叶柄如同阳光般向叶尖放射者为佳品,但良驹难求,若由叶柄处不像阳光般照射,这种银线虽然显得疏落,但必竟还是由最根源的地方生长出来的,固尚称佳品,如果在叶子的中间部份有不规则的银线参差者,即形成骑墙现象,其可好也可坏。若由叶尖向叶柄散失为好品种,甚至变化无穷呢?银线若出尾,日后可能形成缟类弃艺,也有可能出爪艺,若不出尾,即有可能形成组帽子,因此一般兰友,所以比较喜爱银线不出尾的道理即在此。不过缟类若有锦艺及宝艺的艺向,或形成爪斑缟者,仍为少见的佳品,针对出尾的银线实不可忽视。
(八)银线的位置:若银线在中骨上及其两侧畚,日后可出中透艺,若在中骨两侧及副骨之内侧者,日后可能出中斑艺或中游缟艺。若在副骨之外侧者,日後可能出缟线叶艺。若银线在叶之边缘上,成为银覆轮,日後可能出爪艺。虽然有可能,但话倒不能如此肯定,还要看各种条件的配合是否得宜,亦即这各种条件的配合,虽穷一生精力也无从透彻。难怪许多先进前辈,都说要有银线才有希望,也因为这个缘故,吾人可知叶艺的形成太深奥了,可是只要把握著银线,显现的重点,终必有成。是故每位兰友,可随自己喜爱的品种,目由选择,加以培养,吾人要记得,只要艺向的发展,顺著美学的观点为出发点。斑缟的颜色调和得宜,构成的图案够清晰明朗,不论何种品种的叶艺,都是世上少有,人间无双的珍品。
斑缟与银线之关系
斑缟与银线大约有下列三种关系:
(一)银线多于斑缟:此种兰株仅凭那满山遍野的银线,即有先声夺人之势,该品种皆叶片奇厚无比,用指尖轻弹叶片即铿锵有声,行龙根大,依兰株基本要件,其叶质嫌厚了些,若用微酸性的培养土试植,可能使其出艺。不过此法株势易转衰弱,深值考虑,本系统以中厚叶质,叶柄有放射线(裙艺),叶尖鼻龙已开,纵向绉纹的行龙不要太多为准,如此可源源提供色素,叶艺才有进展,若行龙过多色素被镇死了,以及被分隔无法集中,条然条件好,但难望进展,有族叫「乌拉银」的右希望山探兰今市价每芽已在二万元以上,其各部份的条件绝佳,但已培养了二十年了,还是与十几年前的叶艺不相上下,但其外观视之并非一般的「阿鲁密」,尔后的进展只凭天命,恐怕凶多吉少,故叶片太厚了,使斑缟与银线皆不易穿透叶片呈现在叶面上,叶子太薄了,色素存量减弱了,叶面上的斑缟,却成为银线反映的痕迹或阴影而已,这种斑缟亦可谓之永不出色的「万年斑缟」了,本情形出艺者以「金玉满堂」为代表。
(二)银线等于斑缟:此种兰株各种要件配合适当且奇妙,乃变化无穷之佳品,因其系银线、斑缟、行龙王者同时进退的兰株,在鉴定时仅凭叶片上特徵作为参考,本系统的兰株不怕叶厚、行龙多,因其在叶面上有斑缟时,在叶背上也有同等量的银线出现,行龙也同时跟进,可谓三者同进退,即多时同多,少时同少。乃异常珍贵之品种,宝可遇而不可求,笔者还发现有此系统的阅株,价钱都高得吓听闻。不过只要吾人深具慧眼与鉴定功力,皆可在行情未看涨前购得,以偿宿愿,若遇上鼻龙开,在中透艺向,叶柄有裙艺,叶失有内银,叶背的银线成放射性的即可安心购买,至于价钱的贵贱与将来的叶艺成就,但凭各人的造化了,本系统出艺的以「养老」为代表。
(三)银线少于斑缟:此种兰株所呈现的斑缟色泽异常美丽,但极不稳定,有时班续之可变因子过於饱和,常把兰株的幼芽冲成幽灵芽,叫养者为其废寝忘食不可终日,只因其可变因子缺少银线依附,在瀚海中漂浮不定当易出青叶。市面上亦以本系统最受欢迎,因其一眼即可分辨,最易取信於人。其叶艺非常美丽,决无万年斑缟,因其银线较少、色素量多,行龙亦少,故其冲击可变因子的力量小,变化缓慢,往往每一艺向的出现或转换叶艺形式抑或再变艺向,皆要七、八代左右,甚至要二、三十代以上方能臻功。不过此系统的兰株无冒险性,可安心培养;其交易的比例也最大。但本系统的兰株不易受兰界的冒险专家、兰商所喜爱,但本系统仍不愧为一种平实美丽的叶艺,为广大兰友爱培的系统,若在本系统的叶尖再上个伞形绉纹则可以养老比美。本系统出艺以「黄道」为代表,就是因其色质游离不定,银少,故有出十三种叶艺之多,黄道目前也是最有人缘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