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早期吴历二十二幅绘画作品赏析(下)
自清朝建立至清康熙年间,是清代绘画发展的前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都直承晚明的余绪而向前发展,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继承晚明董其昌的文人画传统,重视师古人胜于师造化;“四僧”则重视独特个性的抒发,适应了市民文化思潮,影响了清代中期的非正统派绘画
吴历(1632年—1718年)清初书画家,天主教传教士。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江南常熟(今属江苏)人 。少时学诗于钱谦益,学画于王鉴、王时敏。康熙二十一年入天主教,继至澳门进耶稣会,前后在嘉定、上海等处传教三十年。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桃溪集》《墨井画跋》。
吴历的绘画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演进的。加入天主教耶稣会后,吴历全身心投入了教会的工作,大约有近 20 年的时间他很少绘画创作。所以,美术史上普遍认为吴历一生创作的高峰是在40~50岁这段时间,他的许多代表作就是作于这一时段内,比如《拟黄鹤山樵山水》《写云林遗意》《山水册》《松壑鸣琴》《少陵诗意图》《拟王蒙山水》《雨散烟峦图》《溪山闲艇》《溪山泛舟图》《秋江览胜图》《湖山秋晓》《葑溪会琴图卷》《拟古脱古图》《陶圃松菊》《夕阳秋影图》《寿许青屿山水轴》《墨井草堂消夏图卷》《雨歇遥天图》《仿赵大年荷净纳凉图》《林塘诗思图扇页》《松壑鸣琴图轴》《柳村秋思图轴》等。
清代早期吴历《拟黄鹤山樵山水》赏析
《拟黄鹤山樵山水》 设色纸本壬子(1672年)作
款识:流水闲过岳麓西,几重树色隔云溪。客来尽日吟窗下,松静门无一鸟啼。壬子谷日,拟黄鹤山樵。虞山渔山子吴历题。钤印:吴历、渔山、延陵、墨井。
吴历早年尝从王鑑、王时敏学山水,与王石谷同年、同里、同门,并同享盛名。早年习古甚深,尝于王时敏家中临仿其所藏宋元杰作,咄咄逼真。此为其四十一岁时所作,山重水复,林木森森,气象磅礴,笔墨健举而仍有松灵渊雅之趣。虽曰仿王蒙,但粗拙苍郁,已略具晚年风骨。
清代早期吴历《写云林遗意》赏析
《写云林遗意》 立轴 水墨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山峦起伏,高树成林,草亭傍水,江天夕阳相映成趣。上有行书诗题及名款。吴历与王翚、恽寿平同学于王时敏门下,专意绘事,日夜临摹宋元真迹,渲染皴擦,风格高峻,得其神髓。其山水宗黄公望,得力于王蒙,兼有吴镇之长。此图虽仿倪瓒,但具有自己的笔法,江亭遥岭,碎石丛树,萧瑟简淡,不失为吴氏晚年佳作。
清代早期吴历《山水册》赏析
《山水册》(十开) 水墨纸本 1674年作。款识:古人论画曰,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乃之用笔点墨,大非细事,必须无一毫世念。澡雪胸中了了,而后了了于笔,自然与天地生生之气。烟云凑合出万象,无不如意。墨井道人吴历。甲寅年二月戊午。钤印:吴历、吴历之印、吴历渔山之章、延陵、渔山、渔山子、墨井
此《山水》册作于“甲寅年”(1674),为中年作品,尚未见到明显的西方绘画的影响,仍是传统面貌。每开景物繁简不一,用笔谨严朴厚,细密沉着,中锋多于侧锋,有些画上已用到“阳面皴”,有些画面用重墨、焦墨、积墨,墨彩焕发,郁郁苍苍。该画曾经黄君璧白云堂收藏,其好友傅儒、张大千在后两册的题跋中对该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吴渔山之作极少,有“渡海三家”的鉴藏印与题跋,该册更是弥足珍贵。
清代早期吴历《松壑鸣琴》赏析
《松壑鸣琴》 纸本墨笔 1675年作
此图描绘松林高峰的山川景色。整个画中景物郁勃繁密,巍峨沉雄。而其构景萦回曲折,山石形体云翻雾动,加上一鸣琴的情节,更使画中似乎流动着空谷回响,松声涛涛的乐声。画中笔法松秀,皴擦繁密,山石类披麻皴,其以淡墨晕染,浓重相宜,更加增强了画面郁勃沉雄的气氛。
清代早期吴历《少陵诗意图》赏析
《少陵诗意图》 手卷 纸本 1675年作。款识:乙卯年清和,写少陵诗意赠西塞山人。墨井吴子历。钤印:吴历、墨井
吴历以山水画闻名于清代画坛,其早年作品似王鉴,不多见;中年着重吸取王蒙﹑吴镇之长,用笔细润沉着,善用重墨、积墨;50岁至70岁期间创作甚少;70岁以后作品渐多,水墨渲染和干笔枯墨并用,反复皴染,沉郁苍秀,最具特色。渔山的绘画,远师董巨、米芾、赵大年、元四家,近师董其昌、王时敏及王鉴,继承南宗绘画的传统,而又能拟古入新,自成风格。 这幅画近处是以北宋山石来构制,坡石上面杂树随风摇曳,但整个构图又是南宋以来的一角、半边的特点,故而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特别的冲击力、延伸感,让人从画面中极目远游。附近是一处草庐,里面有闲鹤在啄食,也是一种无忧。远处则是水墨染成的沙渚,空中飞着野雁,一股萧散弥漫画面。
清代早期吴历《拟王蒙山水》赏析
《拟王蒙山水》 立轴 水墨纸本丙辰(1676年)作
题识:丙辰年十月十四日,为衣叔先生大词宗拟黄鹤山人。延陵吴历。钤印:吴历之印、家在桃溪深处
裱边:1.袁励准(1876-1935)题:国初画家以四王吴恽为极轨。此轴为墨笔,蹊径邱壑,位置井然,气象精神兼而有之。虽无张、杨所藏二轴之精,然此为康熙丙辰年作,才四十五岁,一种大家气象、名家精神即已跃现纸上。再食三十年桃花饭,宜其超轶绝群也。质卿仁兄藏此属题,为书数行以稔世之爱读墨井画者。己巳(1929年)夏日,中舟袁励准题于恐高寒斋。钤印:中舟侍讲、跋尾书、恐高寒斋。
2.宝熙(1871-1930)题:书画之道,与年俱进。
清代早期吴历《雨散烟峦图》赏析
《雨散烟峦图》 手卷设色纸本丙辰(1676年)作 题识:雨散烟峦翠万重,泉飞百转下晴空。人家住近愚公谷,不种桑麻种竹松。桃溪吴历。
元人择幽僻之境构层楼为盘礴所,晨起看四山烟云变幻,得一新境即欣然握管,大都如草书法,只写胸中逸趣耳。予鹿鹿尘坌,每舐笔和墨,辄作世外想,初不从故纸中觅生活,然安得买山资结庐大痴旧隐处乎?时康熙丙辰秋,快雨新晴,几案洒然。墨道人又识。钤印:吴历、渔山、桃溪居士、墨井草堂、毕侠君印。
清代早期吴历《溪山闲艇》赏析
《溪山闲艇》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山水元无有定形,笔遂人意运幽深。排分竹柏烟云里,领略真能莹道心。墨井道人。钤印:墨井道人
吴墨井与王石谷同龄、同里、同门,又同为“清初六家”之列而名扬当代与后世,然为人耿介有节义。曾入天主教,长期修行传道,诚笃执着,故五十至七十之间,绝少有画作。此图秀润苍郁,画法已由王蒙而渐参范宽,潇洒与浑厚兼而得之,正是开始自成面目之时。估计应是五十左右所作,且保存完美,很可珍。
清代早期吴历《溪山泛舟图》赏析
《溪山泛舟图》 镜框 1693年作。题识:夜雨新添水半篱,小船安稳载松。高人与世无还往,醉向青山读楚骚。康熙癸酉春分三日,过隐湖草堂喜晤汲古诸昆,素心晨夕风雨联床,觞咏之暇,出旧楮索画,绘抚黄鹤山人法,系一诗就正。精力向衰,自愧不逮古人远甚矣。墨井道人吴历并识。钤印:吴历之印、渔山、延陵、墨井道人
吴历此作为其61岁时所作。于款识上,吴历记载创作此画的情景“康熙癸酉(1693)春分时节,于隐湖草堂,与几位平辈同好朝夕相处,唱和之余,平心静气摹写元朝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山水”。临了,他自谦“精力向衰,自愧不逮古人”。这幅作品用笔沉着,皴染秀润,设色清润淡雅,风格清朗自然,视野开阔,画中树木从近到远大小长短不一,使画面纵深效果十分明显,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即既自然而又清新宁静。
清代早期吴历《秋江览胜图》赏析
《秋江览胜图》手卷 设色绫本 1698年作
款识:秋江览胜。落日衔山明,霞与湖光相盪,此图近之。康熙戊寅秋暮望前二日,偶仿痴翁笔于碧梧山房之南窗,画似伯翁老词袒壇教正,延陵吴历。钤印:吴历、渔山诗画、延陵
引首:秋江览胜图。康熙庚申秋,高坵宋荦题。钤印:宋荦之印、和松庵、字牧仲、慢堂
尾跋:1、相期同泛五湖舟,览遍沙汀草树幽,曲岸空白萧瑟甚,碧花红穗正凉秋。锡翁老属题,汪琬呈草。钤印:汪琬之印、钝翁 2、扁舟一棹放寒烟,却是江鄉九月天,两岸芦花风不定,秋山孝入好诗篆,崐山归莊题。钤印:归莊之印、一字玄恭 3、二人必系水云鄉,落个能离尘世间,妒然幽人闲处士,米家船上看秋山。康熙辛丑十月展观漫题,励宗万。钤印:衣园、石秀斋作 4、……乃六十七岁所作晚年之笔,功已增,真杰作也,不可多见,宝之宝之。六十老人袁枚跋识。钤印:袁枚、子李、随园皈笔。
清代早期吴历《湖山秋晓》赏析
《湖山秋晓》 手卷 水墨纸本 1704年作
款识:画就展现,而湖山佳处放意如深入也。康熙甲申年重阳日,墨井道人并题。钤印:墨井道人(朱文)、吴历之印(白文)、延陵(朱文)
题跋:予秋居之暇,捡得宣纸二,喜其长而嫌之太短。乘兴漫采痴黄、黄鹤间笔法,又以己意参之,或一小卷。自谓稍稍得志,便可怀之出入,如末海岳袖中之石,但终袭稚子之事矣!虽然予龄七十加三,腕力渐衰,墨毫久秃,向後欲如今之作儿戏,恐不复得,不能不为之惕然也。十月小春,墨道人并跋。钤印:吴历(朱文)、墨井道人(白文)
引首:吟秋山净。墨井野老。钤印:吴历(朱文)、墨井道人(白文)、延陵(朱文)
画面一派“湖山”风貌:水气蒸腾,使起伏的山峦忽隐忽现;云雾萦绕,令远近的树木时有时无。岸边杨柳葱郁,水上舟楫往来。沿湖前行,即达主峰,这里山清水秀,教人留连忘返。透过崖窟,极目远眺,沙洲之外,烟霭迷茫,杳无际涯……
此卷意境恬淡,构图开阔,用墨润洁,笔法细腻。
清代早期吴历《葑溪会琴图卷》赏析
清 吴历 葑溪会琴图卷 纸本墨笔 40x136.2cm 上海博物馆藏。
《葑溪会琴图》是吴历的怀旧之作。“葑溪”是苏州葑门外的一条河,吴历青年时代曾与季天球从向邑人陈珉在这里学琴。此作以厚实的传统功力,融汇诸家之长,自创新意,并在布局、明暗等方面吸收了西洋画法,形成了区别于当时画坛正统“四王”的独特风格。
大约在1674年,吴历拜访了自己的音乐老师陈岷之后,画出了《葑溪会琴图》,并且题诗道:“广陵犹未绝,醉墨自殷勤。”他写到了广陵散(见《吴渔山集笺注》358-359),这也是对自己年少时在葑溪草堂学琴的追忆。
清代早期吴历《拟古脱古图》赏析
《拟古脱古图》轴,清,吴历绘,纸本,墨笔,纵65.6厘米,横31.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右上吴历自题:“陶渊明‘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宋人和之者多,独韦应物‘採菊露未晞,举头见秋山’真为绝和。画之拟古亦如和陶,情景宛然更出新意,乃是脱胎能手。小重阳日墨井道人。”下钤“吴历之印”(白文)、“墨井”(朱文)。鉴藏印有“莱臣心赏”、“虚斋审定”2方。
清代早期吴历《陶圃松菊》赏析
吴历 陶圃松菊 立轴 水墨纸本纵138纵横厘米
题签:吴墨井墨笔山水逸品,爱我庐藏。《陶圃松菊图》笔墨幽微,山水看起来都有一种空幻的感觉,这和吴历的人生经历以及宗教信仰有极大的关系。此作纵138厘米,横49厘米,画面右上角吴历自识《陶圃松菊图》:“漫拟山樵晚兴好,菊松陶圃写秋华。研墨细点成霜叶,饱胜春林二月花。陶圃先生长君扶照索写叔明几四载,不以促迫盖知绘多之难,而念予道修之少暇也。廿七日雪窗画成托上游寄去时。康熙甲申年正月墨井道人并题”。前四句出自康熙御题《陶圃松菊图》,为康熙于四十三年甲申(1704)正月,渔山在嘉定,为陆廷灿写,由此可见时间上可相对一致。此幅《陶圃松菊图》多效仿黄鹤山樵笔法,整个画面秀润疏爽,用笔纯取中锋,温润沉着,干笔焦墨,构图邃密,令人悠然有远隔尘嚣之想,境界在出世与入世之间。
清代早期吴历《夕阳秋影图》赏析
清 吴历 《夕阳秋影图》 纸本水墨 75.2x35.3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夕阳秋影图》画山峦起伏,高树成林,草亭傍水,江天夕阳相映成趣。上有行书诗题及名款。吴历与王翚、恽寿平同学于王时敏门下,专意绘事,日夜临摹宋元真迹,渲染皴擦,风格高峻,得其神髓。其山水宗黄公望,得力于王蒙,兼有吴镇之长。
《夕阳秋影图》虽仿倪瓒,然笔墨纯熟沉稳,颇见功底,诗画相融,其韵致超绝,具有自己的笔法,江亭遥岭,碎石丛树,萧瑟简淡,不失为吴氏晚年佳作。
清代早期吴历《寿许青屿山水轴》赏析
清 吴历 《寿许青屿山水轴》 纸本设色 95.5x50.6cm 上海博物馆藏
吴历早年曾跟王鉴学画,同时做王时敏的学生。故早期作品很似王鉴作风,皴染工细,清润秀丽。《寿许青屿山水轴》以青绿设色法描绘了秀润清丽的江南春色,是一件精心构撰的力作。此图青绿着色,淡雅沉静,运笔爽利,秀逸涵蓄。境界悠远空灵,气韵淳穆俊逸。江南湖山清新灵秀之气与画家的幽雅洁素之骨相结合,令人低徊依恋,如在梦寐。此图物象刻画工细,体现了吴历早期画风的特点。此画作于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作者时年41岁,面目初成,虽尚欠晚年的黑、重、苍、润,但书卷气尚在,灵秀可观。
清代早期吴历《墨井草堂消夏图卷》赏析
《墨井草堂消夏图卷》,纸本,水墨,36.4×268.6cm,1679年作。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墨井草堂消夏图卷》 局部
图绘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作者独自坐在自己的草堂中,鸟儿、树木、竹子、薄雾围绕着他,他静静地享受着那田园诗一般的时光。
画家在黄公望的风格上进行了加工;以草堂作为自己形象的映射;对世界无忧无虑的心态;柳树与稻田在雨后的静与水鸟高飞的动相对应。
清代早期吴历《雨歇遥天图》赏析
《雨歇遥天图》绢本设色,纵133.4,横5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雨霁天晴,云雾初开,崇山峻岭,茂林村居,景色清朗隽秀。笔致工整,设色清雅。自识“雨歇遥天水气腥,树连僧屋雁连汀。松风谡谡行人少,云白山青冷画屏。忆予戊申嘉平赞侯四兄同客淮上,索画此幅,匆匆未能即应,忽又三年矣,今归虞山,聊写大痴遗意,殊惭效颦耳。庚戌闰春,吴历并题”。钤“吴历”朱文印。按庚戌为康熙九年,公元一六七○年,作者时年三十九岁。
此图裱绫上有吴湖帆长跋“渔山真迹绝少流传人间,十数年每见豪家掷数千金以夸同好者,亦罕足饜人意,惟内府收藏王异公曾题巨册为希世奇珍,毫无疑义。按渔山与石古生于崇祯壬申,而先二年没于康熙戊戌,寿八十有七。此帧款署庚戌,年方三十有九,在先生为少作,然用笔已老健而不婉丽,设色沉着而不凝滞,与册中抚大痴两幅如同时点染,毫厘不可轩轾,信乎季云李氏鉴藏无下驷也。己巳清明收得,因题”。
清代早期吴历《仿赵大年荷净纳凉图》赏析
酷暑蒸腾,几无处可逃,那么就得寻找纳凉佳处,此曰“追凉”。追到门外,追到树下,追到河边,那里总要凉快些。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二亦有句曰:“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追凉真是夏天无奈的快意事啊。
秦少游的追凉,一直追到了画桥南畔。不仅携杖,他还搬来了胡床(即交椅),支于柳下,可卧,可风,可月。
江上有人吹笛,忽近忽远,笛声似乎是明月的反光。而风一停,荷香便漫溢开来。“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的诗意就在这两句之间。
清代早期吴历《林塘诗思图扇页》赏析
《林塘诗思图》扇页,清,吴历绘,金笺,墨笔,纵16.4cm,横51.6cm。
扇页有自题:“写刘完菴先生林塘诗思。应岩培大辞宗教正。吴历。”钤“吴历”朱文印。
此扇页重在描绘杂木繁茂的近景和洲渚水鸟的中景,远景被似烟似雾又似云的虚空之气所弥漫,其虚幻达到了“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效果,扩展了画面的想象空间,同时增添了画面朦胧的诗意。全图布局开阔平稳,笔墨华润蕴藉。树叶以中锋落笔点染,既表现出它们含烟带露的娇柔美,又通过墨的浓淡变化显现出它们交叠错落的自然风貌。
清代早期吴历《松壑鸣琴图轴》赏析
《松壑鸣琴图》轴,清,吴历作,绢本,水墨局部设色,纵103cm,横50.5cm。
是图为吴历中年之作,自识:“憶予與天球學琴於山民陳先生,不覺二十餘年矣。予欲寫松壑嗚琴圖以寄意,常苦少暇。今從客歸,久雨初晴,僅得古人形似並題七言:'琴聲憶學鳥聲圓,辛苦同君二十年。今日聽松與澗瀑,高山流水不須弦。甲寅年小春廿日延陵漁山子吳曆’。”下钤“吳曆”、“家在桃溪深處”二印。
吴历青年时代曾与季天球从同邑人陈珉学琴,此图为怀旧之作。图绘奇峰耸立,涧泉溅落,山谷草亭中端坐三士,其中一人撩拨琴弦,是当时从陈氏学琴的写照。高岩溅瀑,寓高山流水,相交知音。画家其时早已丧母、丧妻,内心孤寂,久有出家之想,因生怀旧之思。山水画法仿元代王蒙,笔墨沉郁苍秀,是画家中年佳作。甲寅为康熙十三年(1674)吴历时年43岁。
《吴越所见书画录》著录。
清代早期吴历《柳村秋思图轴》赏析
《柳村秋思图》轴,清,吴历绘,纸本,墨笔,纵67.7cm,横26.5cm。
本幅自题:“昔予写柳村秋思,留别于友人者,民誉得而藏之。予谓其柳叶翩翻,尚有未尽,故复写此。或以为不然,然民誉善画之善鉴者,定有以教我。壬午年暑月,墨井道人。”钤印“墨井”、“吴历之印”。鉴藏印“保三鉴藏”一方。
“壬午”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吴历时年71岁。
此图是吴历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为其好友民誉(姓金,名造士)所藏。图中重点描绘了近景的柳树。其柳叶以中锋落笔点染,表现出秋风中柳叶含烟带露的柔美,又通过水墨的浓淡层次变化显现出柳叶交叠错落的自然风貌,体现了吴历工细写实的画风特点。
清代早期吴历《幽麓渔舟图》赏析
清 吴历 幽麓渔舟图
本幅自题七言诗并识:“幽麓横铺十里烟,柳桥西转乱渔船。白花翠蔓茅茨小,鸥浴平沙落日圆。庚戌小春,题似岩翁徐老先生正。虞山渔山吴历。”钤“吴历”、“渔山”、“墨井”朱文印3方。鉴藏印有:“泰州宫氏珍藏”、“宫子行周弟玉父宝之”等共3方。“庚戌”为清康熙九年(1670年),吴历时年39岁。
图绘江南水乡景致。画幅右侧绘陡立的山石和各类杂木。左侧绘平静的湖水和飘缈的烟云。作者通过两侧逶迤的山脉、伸展的木桥、侧斜的树木以及山石小路,将左右景致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画面在左虚右实的互映中达到视觉的平衡,显现出作者巧于布景设势的能力。此图应是吴历在接连遭受丧母、丧妻之痛后,心境渐趋平静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