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工学院的俄汉文翻译机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 2018年文章,补充重发)
原名:俄汉文自动翻译电子计算机的故事(本文为摘录)
俄汉文自动翻译电子计算机是我国第一台自动俄汉文翻译机,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也就是1959年9月30日早晨7时30分试验成功。
学校领导确立了“103俄汉自动翻译电子计算机”项目后,党委征求大家意见,冯秉铨教授毅然站出来支持这一要求,说他过去在美国的实验室中曾看过电子计算机,愿意承担领导研制电子计算机的任务。
原华南工学院
1958年,华南工学院第二台模拟计算机插件测试场景
1958年,赴北京展览的第二台模拟计算机外观
1959年,潘洪标在操作第三台电子管模拟计算机
在自动翻译机之前先研制了能解十元线性代数联立方程式的“电阻网络模拟计算机”和16个积分器和加法器的电子管模拟计算机,可解二阶常微分方程,可展示出振荡、阻尼和临界值三种结果。
紧接着学院党委提出了研制“俄汉文翻译数字电子计算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意见。1958年11月,成立了研制俄汉文自动翻译机项目的语言、程序和翻译机三个工作组。冯秉铨教授总负责项目的技术工作,还有潘观海老师和无线电系几位1956年毕业的老师,其他的是卢文教授的研究生班的青年教师成立的硬件业务组,共约有20多位教师。
计算机业务组成立了几个课题小组,倪永仁老师总负责;课题小组分别是控制组、运算组、内存组、磁芯生产组、输出/输入组、工艺组、电源组等。计算机硬件组主要是由当时电工系教师组成;程序设计组则由数学系的教师组成,其中数理系教授陈达明老师任组长;语言翻译组由外语教研室老师组成,外语教研室副主任、俄语专家彭文明老师领头。数理逻辑、语言规律,机械加工,运算控制、电源,存储、输入输出等各研制小组相继成立,参加者为电工系、数学系、物理系1958年人学的部分学生,总人数约200人。
学院决定将机械系毕业的20多人转入电工系进行专门培训,冯秉铨带头承担相关培训工作,开出“电工基础”、“无线电基础”、“电子器件”和“脉冲技术”等课程,组织他们边干边学,边讨论边试验,他们很快上手并参加各种基本电路的设计和试验工作。
俄汉翻译计算机的插件正在测试
俄汉电子计算机外观
总体设计开始了,冯秉铨教授抓住语言翻译专用机的特点,将研究语言规律的俄语老师和研究翻译程序的数学老师全部组织起来,按照人们进行翻译的思路来分析机器应完成的各种操作和组织结构,使机总体方案初步确定。
机器研制中最难解决的器材是用于存储器的铁淦氧记忆磁芯问题。这种器件国内只有一两个单位研究试制,而且成品率很低,无法对外供应。冯秉铨决定派出两位青年教师到北京某厂学习一段时间,后来他们带回了一本参考杂志和一张压床图纸,其他技术规程和操作知识因保密原因不能做笔记,也无任何资料。由机械厂制造压床设备,自己买材料,经过反复试验,掌握了一套配料、研磨、烧结、淬火、测试等工序,终于试制出成品率高达45%以上的优质磁芯。仅四个月就生产了近60万颗合格磁芯,不仅解决了机器使用,还为其他单位提供支援。一个磁芯要测试挑选三次。磁芯的外径才2mm,十多位女同学三班倒进行测试就花了两个多月时间。
当时电子元件紧缺,党委派人驻北京、上海,设法到处采购。学校设备科采购了一千多个电子管,输入/输出需要的电传机也是从中央办公厅借来的。
买到的元件多为“三级”品,所以挑选工作量很大。每个元件都要老化以后再来测试、挑选,这项工作主要由学生来完成。机器的组装、工艺工作量也很大。在学生中培养了约100个钳工、80个焊线工、10个电镀工、6个喷漆工、12位磁芯生产人员、30个磁芯测试工和20个磁芯编结工。电工系成长了一批强大的技术力量,与此同时,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插头、插座都要自己生产,由老师带着学生土法上马手工完成,每天8号楼内外敲敲打打做钳工、电镀等忙个不停。
学生经过师傅短期训练就上阵,因此焊接难免存在“虚焊”,大大影响了了系统的可靠性。当时的计算机从功能、速度、容量,到可靠性和供电稳定性、所占体积都是与当今的计算机无法相比的。整个机器有7个机柜,占用机房面积大概160平方米,用2千瓦的直流发电机供电,它的速度只有一千多次/每秒,存储量4096×42位。采用五单位穿孔纸带输入输出。程序设计使用机器代码,没有“操作系统”或任何“语言”。尽管现在看来这台计算机水平很低,但它是划时代的产物,是从无到有的开创性的产物。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先进技术成果。
整个翻译机的研究开发工作的过程所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程序组仅有的参考资料是一本20多页的通俗资料的小册子,翻译机组仅有的是一部基多夫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和一本布斯的《快速电子计算机》。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教师们的科研热情冲天干劲下,一方面参加研究工作的同志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补了一些有关电路基本知识,另一方面组织大家自学、讨论,同时进行实验操作的训练。这样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使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练兵”任务。
参加翻译机设计制造和调整部分的有电工系冯秉铨、潘观海、倪永仁、黄亮七、邓延彬、洪明、陈广良、区益善、廖兆衡、李植源、许其沧、黄烈州、周汉华、梁灿炉、陈国栋、魏才贤、杨泮堂、余文烋等同志。参加语言研究部分的有外语教研室彭文明、宋光娥、李玲、王玉琴、吴曼霞五位同志。参加程序设计部分的有数学系陈达明、李锡权、吴亚森、钟鋈坚四位同志。除这些同志之外,还有初期参加工作后来转到其他工作岗位的几位同志和校外研究机关及军队系统派来进修和实习的同志。
1959年10月7日,俄汉翻译机项目组和学院领导合影。三排右三起:党委书记张进、党委副书记李独清,教务处长冯秉铨,政治部主任李曼晖、教师潘观海、教师谭恩秧。
《光明日报》率先在头版刊登报导,影响广泛。《羊城晚报》为此发了通讯。不多久,苏联科学院有关部门也来函,希望了解“翻译机”的若干问题,后经学校同意,由彭文明老师执笔用俄文作了答复。1960年4月,“全国第一次计算机会议”在上海召开,华南工学院龙振英、倪永仁两教师与会,并向大会提交了关于“翻译机”研制过程及成果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同志和领导的重视。该机的研制促进了华南工学院对数字计算机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促进了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1960年10月陈郁省长来华南工学院视察,倪永仁在展示“磁芯”(后左一张进书记,前左一陈郁省长,前右一倪永仁
1960-1962年两年间,教育部部长杨秀峰更是九次到华南工学院(注:“华南工学院”1988年改名为“华南理工大学”)进行视察。1960年2月2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等领导也来华南工学院视察。胡乔木同志给华南工学院的题词是:“别人已经作到的,我们都要作到;别人还没有作到的,我们也要努力作到。“省领导如陈郁、区梦觉(女)等也先后前来华南工学院视察。
点评:虽然华南理工大学发表了几篇有关“俄汉翻译机”的文章,但是遗憾地是主要都是记述研制计算机的过程,而与翻译相关的过程和参数都没有见到,比如比如实验翻译语句是什么?存储的中文、俄文词汇分别是多少?实验的语句有多少字符?当时的翻译水平肯定不高,但这是华南工学院迈出的第一步。从史料的角度来说,这些与文字应用相关的数字,才是最重要的历史资料。
冯秉铨教授
冯秉铨教授,1910年11月21日生于河北省安新县,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毕业应聘到岭南大学任助教,1932年,进入北京燕京大学研究院,1934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岭南大学任教,翌年晋升副教授,建立了实验性广播电台和业余电台,1940年8月,获奖学金留学美国哈佛大学,1943年,取得博士学位,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班的无线电实验课,1946年3月,启程回国,到岭南大学任物理系和电机系教授。1947年任岭南大学理工学院院务主任兼电机系主任、校教务长。1952年,任华南工学院教务长,评为一级教授,参与制订“全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58年,主持研究模拟电子计算机。曾在北京展出,主持研制俄汉电子翻译机,于1960年国庆节试机成功。1958年,为重建无线电工程系做出了显著贡献。1962年,为华南工学院副院长。1980年3月6日,在广州因病逝世,终年70岁。
洪明 梁灿炉
洪明,汉族,广东揭阳市揭东县白塔镇人,1933年9月出生,1955年9月考人华南工学院机械系机床专业读书,1958年9月毕业留校,参加卢文教授研究生班,1958年11月——1960年参如俄汉文计算机研究室工作, 1965年以后在华南理工自动化系计算机研究室工作,1978年晋升讲师,1985年升副教授,1995年晋升教授,1986年至2001年任广州智能工程研究会副会长,1997年7月退休。
梁灿炉,汉族,广州黄埔人,1935年12月生。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退休教师。1955年9月—1958年7月就读于华南工学院机械系机床专业,1958年9月提前毕业留校在电讯工程系即后来的无线电系工作,1978年晋升讲师,1987年2月晋升为副教授。曾任计算机实验室主任、计算机原理教研组副主任。1998年5月退休。
倪永仁 潘观海
倪永仁,汉族,南京市六合区竹镇乡人1930年2月生,天律大学电信系无线电专业毕业并参加工作,1956年考取华南工学院冯秉铨教授的副博土研究生,196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60年2月晋升讲师,1978年晋升副教授,1985年晋升教授。曾任广州市科协常委,0A学科组领导成员,1993年6月退休。
潘观海,汉族,广东顺德人,1925年11月生,1947年6月考人中山大学电机专业读本科,1951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11月调来华南工学院电讯工程系,1955年提升为讲师,1958年起任电机教研组主任,1961年提升为副教授,1981年晋升为教授,曾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三、四届理事,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市电机电器学会理事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机智能技术学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90年3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