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鉴定小窍门
明清银锭底部蜂窝,由于在冷却过程中,轻微敲打模具,银水中的空气得以充分释放,就会出现蜂窝较小的情况。
锭是熔铸成锭的白银。目前出土银锭中年代最早的,是汉景帝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 所铸。汉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作白金 (即白银) 三品。王莽铸有银货二品。其后历代皆有铸造,惟流通不广。隋唐以前称银锭为“银饼”、“银铤”,称扁平形银币为“钣”、“笏”、“版”,棒形的称“铤”、“挺”,宋以后改称“银锭”。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元宝”,形式变为马蹄形,故亦称“马蹄银”。明清两代均沿用“元宝”一词。
在明清年间,白银到底还是贵重物品,特别是到了清代中期时,白银价格更是飙升。清初一两白银最 低时,可以兑换七八百文铜钱,而到了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以《林则徐集》里的估算,已经暴涨到一两白银兑换1700文铜钱。
清代的银两多以马蹄形的元宝出现,故亦称为“宝银”。经过熔铸,又可分为大锭、中锭、小锭,通称银块或银锭此外还有碎银。各地使用不同成色名目的银两,相互兑换均有一定的折算比率。
众所周知,我们常见的银锭通常是没有面额的,在使用的时候主要是依据银锭本身的重量和成色来进行分辨的。一般来说银锭都是分大小的,主要标准为50两、25两、10两、5两、1两等,我们在民间也有通常的称谓,主要是大、中、小银锭。
听银锭的声音主要是防包壳假锭,对有疑问的银锭,拿另一个银锭敲,若有空心声或破声,应是包壳银锭。
明代用银的情况与元代相似。明前期是禁止金银流通的,主要行钞,但民间贸易一直使用白银。明万历年间,政 府推行赋役改革,合并征收赋银和役银,俗称“一条鞭法”,要求纳税人用白银向国家支付税款,这对确立银锭法定货币地位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明中期以后,白银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货币,多以《明史》记载的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 的法令为依据。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全社会对白银的需求大增,国内银矿的开采和历代储藏的白银,已不能满足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需要。而此时,正值日本和美洲白银大量开采,通过与中国贸易,全世界的白银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就为明代白银成为国家法定货币提供了物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