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安| 关于“忍”的多角度联想
在中国人的性格中,“忍”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自古以来,我们也是对其崇尚有加,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都是这方面的古训。而如今在许多字画和旅游纪念品上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个笔力遒劲醒目的“忍”字,也是要时常提醒现代人要努力培养一个“能够撑船”的“宰相肚子”。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面对大将廉颇明目张胆的挑衅,屡建奇功的蔺相如“引车避匿”、处处退让,廉颇最终被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大义所感召,才有了“负荆请罪”和“将相和”的佳话。
与此相反,“睚眦必报”是贬义词,甚至连合法的“得理不让人”都不甚合理,在我们看来,这些人少道德、缺修养,不会与人为善,必定是品质恶劣,遭人唾弃。
“忍”所能体现出来的好处就是“相忍为家,相安为国”,对于制造一团和气的氛围、对于睦邻友好、对于稳定社会,它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因此,古今人物中,得寸进尺的都是反派,忍耐退让的都是正面角色,即使反抗也只能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之下,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林冲被逼上梁山、窦娥呼动天地“六月飞雪”……
“忍”是受到欢迎的美德,但对于自己,如同内急但必须憋着,滋味可想而知。屈原说:“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从造字法来看,刀刃压在心上,当然难过得很。如果没有一点精神上的安慰恐怕很难行得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其实是为了“大谋”,还有“好汉不吃眼前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都是给未来一个承诺的。也就是告诉你你只要忍耐,就不会因小失大,不仅将来能成大器,还能获大利。
“忍”的这种期待回报的付出,让我想到另一个词:“将就”。朱熹的解释是:“将使予,勉强以就之”。说得同样具有诱惑力,但忍气吞声的“就之”总是现实,种种“予”的幻想不过是单向的多情,自己没法把握,久而久之,这“将就”的意思便仅存了“勉强以就之”的意义而成了“勉强迁就”被编入词典。此时此刻的忍,不得不有了不求回报的悲壮意味,无奈而高尚。
传说中还有一位“差不多”先生,认为凡是都差不多,直到得病吃了“差不多”的药而死。本来是悲剧,但他临死时说了一句名言:“死和活不就是一口气吗?也差不多。”既然死和活都“差不多”了,还有什么不可原谅的呢?这种极其豁达的人生观就完全能够平衡了“忍”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忍”被崇尚被倡议被变成了各种人物形象而广为传颂,也就深入了我们民族性格的内部,好处不言而喻,负面效应也不可忽视,林语堂说这种超脱老滑“击碎了人们任何的改革欲望”,“嘲笑人类的一切努力,认为它徒劳无益”,“使中国人失去理想,不去行动。”看起来有些耸人听闻,仔细想想却颇有道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几乎都与众人的“忍让”、“将就”、“差不多”有关系。看到贪官穷奢极欲,我们忍了;看到恶棍霸道纵横,我们也忍了;看到明目张胆的足球黑哨,我们忍了;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我们还是忍了……这种忍成了习惯,我们也就没了追求完美的欲望。
听说中国的留学生在国外就出过一些笑话,先是用完了水,死命地关水龙头,被人认为是受了什么刺激,然后是坐了人家的车回家下车时使劲摔人家车门被认为是莫名地生了气。其实他们不理解,这是我们用不完美的东西习惯了的缘故,我们的水龙头不死命关它就漏水,汽车门不用力摔根本就关不上。这或许就是我们“将就”了“差不多”的产品而“忍”出来的毛病。
台湾作家龙应台有一篇著名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我们当然不希望每一个人都脾气暴躁得象一个炸药包,但是也应该少一些无原则的“忍”,或许生活就不会那么残缺不全了?
马永安,潍坊医学院教师,作家、策划人、撰稿人,潍坊朗诵与语言艺术协会会长。著有长篇小说《杂碎》、《画都》,长篇报告文学《留住青山绿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