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理虚元鉴》第七章 虚证六因

   少年连日来深思老人所言,念兹在兹,只把个医、道二字,反复玩味,自觉得医学浩瀚,无有穷尽,道之一字,广纳天地,而老人所讲,似乎又可执简驭繁,以一统万。只是时日尚浅,所学不足以致用,少年人心性,禁不住有些焦急。

这一夜,少年睡梦中几回睁眼,期冀老君临示,却毫无感应,心中焦急,总无法安然入睡。猛然忆起前晚树林中见到老人练拳,身姿气度,恍似老君,遂翻身下地,来至林中。

老人果然正在林中练拳,所练招式却与前晚迥然不同,慢慢吞吞,忽忽悠悠,竟如少年以前在俗世所见无异,只是开阖之间,气度非凡,却又与俗世有别。少年选一个不近不远的地方坐下,仔细观摩,只见老人气定神闲,虚实灵换,动作虽慢,却气机鼓荡,少年看到精彩之处,心中好似猴爪子乱挠,不觉跟着手舞足蹈起来。

老人练罢一套,收势站定,眼望少年微笑言道:“怎么,还有一天都等不及了?”

少年站起身来,略带腼腆,答道:“睡不着,想来看看先生打拳。”

“哈哈,今晚老君没有来找你吗?”

“先生见笑了!敢问先生,今晚所练为何与前次不同?”

“呵呵,没有什么不同,一样的套路,一样的动作,只是心境不同,练出来的感觉也就不一样了。这样吧,从明天开始,早晨到那株古松下为你讲医,夜间就来此处教你练拳,如何?”

少年纳头下拜,口中欢呼:“多谢先生!”

“好了,起来吧,不必拘礼,老夫隐居山中,向来闲散,可受不了你这一日好几拜。我们讲课去吧。”

当下老少二人来至古松下,于石秤前坐定。少年问道:“先生,小子这几日反复玩味三本、二统,略有一些心得。不知今日当讲什么?”

“明了三本、二统,则一切虚证都可依此而治,日后要在实践中不断揣摩,逐渐就会得心应手。三本二统都已讲完,今天说说虚证六因吧。”

“一为先天之因。由于怀胎受气之初,父母年已衰老,或乘劳入房,或病后入房,或妊娠失调,或色欲过度,都会令精血不旺,导致所生子女身体夭弱。这类人生来就有五脏的不足,到二十岁左右就容易成虚劳。为人父母者,为医者,应调护于未病之先,或预先服用补药,或调摄节养心力,切不可以其人无寒无热,能饮能食,并可应接世务,就以为无虞。”

“可是,怎么能知道先天虚损呢?”

“人虽无恙,机兆必有先现。比如,幼时多患惊风,骨软行迟;稍长,或读书不能出声,或写字动辄手振,或喉中痰多,或胸中气滞,或头摇目瞬,诸如此类,都是先天不足之征兆。及至再长,虚劳将现,起初亦不过精神倦怠、短气少力、五心烦热等寻常症状而已,作为医生,一定要察觉到这些征兆,提前动手,方能解救危困。”

“二为后天之因。即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伤,或发于十五六岁,或二十左右,或三十上下,病发不一,但理无二致,所以,日常生活起居、饮食情绪等,当调护于先,方不致危困于后。”

“三为痘疹诸疾之因。痘为先天阳毒,疹为先天阴毒,故治痘当益气补中,将阳毒发净,则终身少脾病;治疹当清散养荣,将阴毒发彻,则终身少肺病,否则,必留后患。至于其它种种诸疾,病后元气尚亏即以劳动伤其气,以纵欲竭其精,终至五脏虚损,病而无救。”

“四为外感之因。俗云:伤风不醒结成痨。如其人元气有余,自能逼邪外出,或肾精素厚,水能救母,或素无郁火郁热,肺金不得猝伤,如此,则不过为伤风咳嗽,年老者也仅为痰火,不至于成痨。如其人酒色无度,或心血过伤,或肝火易动,或阴血素亏,或肺有伏火,一伤于风,火借风势,即成劳嗽。”

“五为医药之因。或非因感冒而重用发散,或稍有停滞而妄用削伐,或并无里热而概用苦寒,或弱体受邪,未经宣发,因其倦怠,骤患其虚,而漫用固表滋里,遂致邪热胶固,永不得解。凡此种种,皆因医者之误,而使假者成真,轻者变重矣!”

“六为境遇之因。七情不损,则五痨不成,只有真正解脱,了无挂碍,方能达观自然,一体清净。孤臣泣血,孽子坠心,远客有异乡之悲,闺妇有征人之怨,贫贱则窘迫难堪,富贵而骄奢淫泆,此皆可乱人情志,伤人气血,渐至成劳,困顿不起。”

少年忍不住插嘴问道:“此种种情由,医者似乎无能为力,然则如何是好?”

老人喟然叹曰:“并非无能为力,只是医者无父母之心,有力不为也!试问,假若患此疾者,乃至亲至近之人,有能力乎?为医者,当首具父母仁爱之心,然后方可言医。未详五脏,先审七情,未究五痨,先调五志。淫泆者,惕之以生死;偏僻者,正之以道义;执着者,引之以洒脱;贫困者,济之以钱财。当今世风日下,人人趋名逐利,医道不明,但凭枝末之术以求闻达于诸侯,肯以钱财济贫困者乎?医者自身且骄奢,如何以生死惕之?自己执于一端而不自知,如何以洒脱引之?医者自身无道无义,如何以正救偏?呜呼!呜呼!道之不存,术将焉附?仁义丧尽,生灵蒙难!”

少年心中凛然,今世之风,每况愈下,世皆淤泥,白莲尽染。老人隐居深山,早已湛然空灵,言及于此,仍痛心疾首。我辈小子,当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处污浊之世,善清白之身。当下少年起身,于松树旁望空而祷:小子不才,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不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老人听得少年此言,不禁欣喜,也于石秤前站起身来,眼望虚空,朗声言道:“老君在上!世有含灵巨贼,此子可为苍生大医也!”

(0)

相关推荐

  • 治疗中要求医者形正静心

    治疗中要求医者形正静心 中医书友会

  • 白话《理虚元鉴》第二章 脉法分类(一)

    翌日,清晨. 阳光从松叶的缝隙中温柔地渗过来,几只小鸟掠过山泉,天地清和. 少年从石室中走出来时,老人已经在石秤前端坐很久了. "年轻人贪睡,很正常,你也不必过于自责,没关系的,我也年轻过. ...

  • 白话《理虚元鉴》第六章      治虚二统(二)

    第六章     治虚二统(二) 须臾之间,老君飞升而去,少年睁眼看时,飘飘渺渺,寂然虚空,却是南柯一梦. 少年心生欢喜,了无睡意,推门出来,却见东方金星闪烁,天色将明,连忙快步来至古松下,老人已端坐多 ...

  • 白话《理虚元鉴》第五章      治虚二统(一)

    第五章     治虚二统(一)   治虚三本,肾.脾.肺:羲皇画卦,初.二.三. 少年反复玩味老者所言,自知老者言中颇有深意,只是一时破解不得.少年神思专注于医理与易理之中,不觉已至深夜,毕竟前晚一宿 ...

  • 白话《理虚元鉴》第四章  治虚三本

    第四章  治虚三本 这一夜,少年一眼未合.半夜时分,渐觉困倦,睡意阵阵袭来,少年索性推开石门,借着朦胧的月光,在山林中踱步. 行走间,忽听得前面有哼哈之声传来,山风映衬之下,这声音听起来很有威势,又不 ...

  • 白话《理虚元鉴》第三章  脉法分类(二)

    第三章 脉法分类(二) 少年早早醒来,推开石室门,天边刚刚泛白,山中一片谧静. 少年走到古松下,依稀之间,却见老者一袭灰布长袍,坐在石秤前,双目低垂,似已入定. "今天挺早啊,不错,少年人. ...

  • 白话《理虚元鉴》脉法分类(一)

    第二章     脉法分类(一) 翌日,清晨. 阳光从松叶的缝隙中温柔地渗过来,几只小鸟掠过山泉,天地清和. 少年从石室中走出来时,老人已经在石秤前端坐很久了. "年轻人贪睡,很正常,你也不必 ...

  • 白话《理虚元鉴》 脉法总括

    第一章       脉法总括 还是那株古松,还是那盘石秤.老人依旧白衣,少年却已不着红袍,一身青布小衫,侍立一旁. 老人拈须微笑:"绫罗绸缎,最为世人喜好,却也最惑人心志.来,坐,听我说脉. ...

  • 《理虚元鉴》

    作者:汪绮石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陈序 华序 柯序 原序 卷上 治虚脉法总括 治虚脉法分类 治虚有三本 治虚二统 阳虚三夺统于脾 阴虚之症统于肺 虚症有六因 心肾论 心肾不交论 ...

  • 《理虚元鉴》治虚脉法分类

    治虚脉法分类 一.心肾不交,两寸弦数,两尺涩.<纪传>曰∶左寸脉迟,心虚:右寸微滑,精气泄 二.梦泄遗精,尺寸脉迟而涩.心肾不交,梦淫精泄,真元耗散,不寿之征.又曰∶寸数脾弦,两尺细数,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