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鄂州原始先民的足迹(之二)
城子山居民,纺织业中的佼佼者
如果说砍伐、狩猎由男人承担的话
那么,女人干什么呢?
段店镇城子山古文化遗址的发掘成果
能回答您的问题。
2012年夏天,一条公路从段店镇的城子山山脚穿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正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
城子山遗址远景
城子山古树丛生,风景秀丽,地形如鼓,加上南面下端的2座石桥,被人称为双桥击鼓,清末成为著名的永乡八景之一。
经过几个月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镞、红陶鬲、灰陶罐等,这些读起来既拗口又稀奇古怪的器物,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呢?其实,我们只要围绕着一个问题思考就行了,这便是人的生存问题。
城子山石镞
民以食为天,在所有的原始遗址中,饮食器占的比例最大。不仅仅是城子山,任何一个遗址中都会见到鼎、鬲、盆、钵之类。鼎是带有三足下面架火烹饪食物的器具,后来,由它发展出受火面积更大的鬲,接着,由鬲又发展成为鬲的上面加一个罐形器的东西,这便是“甗”,它的用途是上半部分可以蒸,下半部分可以煮。
遗址中出土的甗告诉我们,这里的居民已懂得一定的烹饪技巧了。
除了吃,便是穿的问题。城子山遗址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发现了大量的红色、灰色的陶纺轮。纺轮是做什么用的呢?它是古人纺线的工具,在捻线子时起转动和配重的作用。很明显的道理是,只有到了穿衣遮羞的时代,才会出现纺轮。女子在室内从事纺织、炊事活动,似乎成为古人一种默契的自然分工。
陶纺轮
从大量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纺轮看,城子山的居民,应该是当时纺织技术的代表,也是鄂州新石器时代晚期纺织业中的佼佼者。纺织物的“线”则是用植物中的纤维,如野生麻、葛藤等织成。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清代的《武昌县志》中均有鄂州产火麻,可以纺绳;山谷中产葛藤长数丈,可绩为布的描述。
和尚山居民热爱生活
除了城子山外,燕矶镇沙塘村七窑山遗址和太和镇子坛村大城垴遗址中也有纺轮出现。显然,先民的劳动工具多为磨光石器,但生活器具却多为陶制。制陶用拉坯轮制的方法,这种方法延续了上万年的时间,直到今天仍在使用,主要是双手捏泥向上拉成圆形的器物,如盆、罐之类,至于耐火防裂的器物,则在泥中加入适量的蚌壳粉。
城子山发掘现场
石器的磨光和陶器的绘彩,既是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一个标志,也是先民们爱美的一个体现。这一点在华容熊嘴村和尚山遗址中充分体现出来。
我们不知道此山何时、何故取名为“和尚”,是曾经有和尚来此筑寺传法,还是此处曾为不毛之地?不管怎样,和尚山出土之物,给我们的感觉与它的名称相去甚远。
和尚山遗址是最早被省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里所发现的器物丰富多彩。
爱美是人的天性,先民为了美观,有的器物还绘上了美丽图案。
这些图案,多由植物纹样转化而来,带有一定的抽象性,有的或用编织物印(戳)上花纹,有的在烧制时,有意识使它们变为红色和灰色。
更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有的纺轮还被当时的“美工人员”涂上了转云状的色彩,很像道教的“阴阳鱼”。那个年代,离道教的产生时间相去甚远,莫非是后来道教的信徒受和尚山纺轮的启发,而产生了灵感创作出这种内涵丰富的图案?
事实证明,和尚山的居民们不仅为了生存这个基本要求,而且还非常热爱生活,善于美化生活。他们所处的年代相当于北方的仰韶文化时期,社会性质已是原始社会时期发达的父系氏族社会了。
和尚山遗址远景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原始居民与大自然斗争的同时,又不断由这一个山头迁到那一个山头。过了两三千年后,他们一旦掌握了初步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生产力也有所提高、劳动产品也有了剩余以后,便到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这个时候,离阶级社会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