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在望」华北明珠白洋淀的前世与今生

白洋淀地处京、津、石的腹地,距三地分别是150公里左右,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一直有“北地西湖”和“华北明珠”的美誉,被文人诗称作“北国江南”、 “鱼米之乡”。此淀曾是帝王巡幸之所,英雄辈出之地。当代更随“荷花淀派”、“雁翎队”、《小兵张嘎》、《新儿女英雄传》、白洋淀诗派等文学现象或作品的传播而享名国内外。近些日子,又因雄安新区的建立,再次引起无数人的关注。

白洋淀旧时又被称作白羊淀、白水淀、西淀等,是由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的汇水而形成,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向东汇入海河。其地现有大小淀泊143 个,以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鱼淀、后塘淀等较大,总名为白洋淀,面积 达366 平方千米,水面的85%在安新县境内。

早在7500年前,古黄河一直取道河北平原,白洋淀区域是它的必经之路,其路线是沿太行山冲积扇东流入海,这为白洋淀区域的存水提供了水源保证。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河北平原的地上河崩溃,改道南移。自此,白洋淀流域脱离了古黄河的冲积,水势变小,而黄河派生的一些支流仍盘据于此,源源不断地经白洋淀东流入海。后来,这些支流逐渐演化成为白洋淀长期供水的九河,故白洋淀有“九河下梢”之称。当时的白洋淀属于原始河流状态,非有今天这样规则的形态,也没有象今天这样陆地、苇田和沟壕的分布,而是保持着沼泽的外貌。

战国时期(截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至战国时期,白洋淀流域成为“燕南陲、赵北际”的军事要地。燕国在此筑有三台城、混埿城,赵国在南边的安州筑有葛城,两国遥遥相对,虎视耽耽。公元前314年,燕召王又沿着古黄河流经白洋淀的北岸。筑起了一道500余里的长城,称为“燕长城”。一是阻止淀水的北泛,二是防止敌国的入侵,从此奠定了白洋淀自古至今的北界。近些年刚刚修成的翠堤春晓步行街,就是当年燕长城的旧址,它在历史上曾经是刀枪碰击、战马嘶鸣的战场。

西汉时期(截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西汉时期,白洋淀曾出现了多年枯水期,1985年在王家寨、赵庄子两地均发现大片的汉墓群,出土了“五株钱”等大量文物。 西晋时期,白洋淀流域由枯水变为多水,出现了大量的游移淀泊。词赋家左思(250—305年)在《魏都赋》中写到“掘鲤之淀,盖节之渊”。唐代文人李缮注曰“掘鲤之淀”在河间莫县之西(莫县即今天的任丘县鄚州),其位置与白洋淀的位置完全相符。“淀”这个名子由此而生。

北魏著名的文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易水》中注曰:“易水又东,埿水注入,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谓之大埿淀,小埿淀。其南流注易水,谓之埿洞口,水侧有浑埿城。易水经其南,东合滱水(唐河)。”这里所谓的“大埿淀、小埿淀”即今天的“大王淀”和“小王淀”。埿洞口即同口镇,浑埿城就是现在的安新城,均是在现在的白洋淀及附近区域。

至唐,白洋淀仍保持着天然,未经人工治理的面貌。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莫西有九十九淀”。宋代出于军事需要,为防止契丹(辽兵)的入侵,知沧州节度使何承矩,上疏请于顺安军(军事管治的县治机构,在今保定市高阳县附近)以西、开易河、蒲口,导水陂泽。在公元993年,发诸州镇之兵一万八千人,经过建阡陌筑堤、浚沟渠,河通淀、淀联河,建成了自边吴淀至泥古海口,绵延七州郡,屈曲九百里,“深不可行舟,浅不可徒步”的“塘泺防线”。 何承矩所修筑“塘泺防线”,后来成了白洋淀的东界。在宋代,“白洋淀”之名已经出现于史书,但此时的“洋”写作“羊”,还没有三点水。据说有此名是因该地水势浩大,风起浪涌时如奔跑的白色羊群。与之相对,附近还有湖另名“黑羊淀”。如宋代李焘所撰的我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二)记载:“東南起保定軍,西北雄州,合百世淀、黑羊淀、小蓮花淀為一水,衡廣六十里,縱二十五里或十五里,其深八尺或九尺。東起雄州,西至順安軍,合大蓮花淀、洛陽淀、牛橫淀、康池淀、疇淀、白洋淀為一水,衡廣七十里,縱三十里或四十五里,其深一丈或六尺或七尺”。后来,元代脱脱所撰《宋史·河渠志》也记载了“白洋淀”、“边吴淀”、“涝淀”等淀泊的名称。

明代(截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明代弘治(1488年)前,白洋淀淤积,并可耕种,中间(北淀)辟为牧马场,白洋淀彻底干涸。到了正德年间,杨村河(潴龙河)决口,水患巨大、民田尽没,白洋淀重新蓄水,出现了“汪洋浩淼,势连天际”的景观。于是,将牛羊的“羊”字,换成了汪洋的“洋”字。后来,为防止洪水的泛滥,在白洋淀的南端入口处,修筑了堤防数十里,它是后来淀南堤的前身,成了白洋淀的南界。白洋淀的名字和范围自此固定下来。《明史》 卷八十八的《河渠六》曾载嘉靖年间,郎中徐元祉受命赈灾,他曾上六策建议疏浚河道,其一说:“一浚支河。令九河之流,经大清河,从紫城口入;经文都村,从涅槃口入;经白洋淀,从兰家口入;经章哥洼,从杨村河入。直遂以纳细流,水力分矣”。文内即以白洋淀相称,其建议被皇帝采纳。

清代(截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入清,水患时有发生,顺治、康熙皇帝十分重视白洋淀的治理,修筑了不少堤防和闸涵,县志载“堤偃蜿蜒,可数百里”,康熙十八年(1679年)康熙皇帝来白洋淀巡幸,见到白洋淀风景秀丽,诗兴大发,撰《白洋湖》一首,内有诗句道:“遥看白洋淀,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据记载,康熙帝在位61年,来白洋淀40次,打水围29次,先后建行宫4处。 雍正年间,派怡亲王允祥总理京畿水利,他对白洋淀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注重了“堵”和“疏”的结合,使本县人们倍受水利之利。曾出现航运发达,商贾云集的盛况。 乾隆年间,乾隆帝仿效先王之举,曾5次来白洋淀游览,督修水利。晚清,朝政腐败,无暇顾及水利,白洋淀的水灾频繁,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白洋淀的治理。以淀造福,以淀生财成了治理的主攻方向,当前,安新制订了的“旅游兴县”战略已初见成效。1982年,淀泊曾经干涸。 1988年 大雨使白洋淀湖区恢复,成为旅游胜地。2007年5月8日,被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现在,白洋淀在涵养水源、缓洪滞沥、调节区域间的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被人们视为"华北之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