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ji-ti智慧的结晶”是一个伪命题?
按照《乌合之众》对大众心理学的研究,人在群体中,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人群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因为ji-ti从众,从而变得非理性,或者说很容易变成乌合之众。
当然,凡事无绝对,在科技领域,尤其是ji-ti攻关项目,还是要依靠群体的力量。在建设领域,更是如此,能够凝聚巨大的力量,才可能做成伟大的事业。你无法想象,凭借某个人的智慧,就能够建设像中国基础设施这样的伟大工程。
所以,在中国的语境里,领袖战略和群众智慧,从来就是一体的。领袖引导方向,ji-ti智慧完成执行。中国人常说,“主帅无谋,累死三军”,也说的是领袖的巨大作用。
更彻底一点地说,战略方向性的东西,必须要天才一般的伟人来指引;而战术执行操作,需要强悍的团队,需要ji-ti配合。
就像是“全民公投”,如果公投的是分钱、发钱、加福利的事情,一定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如果要忍耐、过苦日子、牺牲自我,这样的事情,多半都会被嫌弃。这样的“集体智慧”,能够有任何战略性的远见和智慧吗?
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汉初名将辈出、谋士如云,甚至项羽一方,更加勇猛能打,但是最终坐下江山的是刘邦集团。虽然汉高祖在史书里,被描述得形象不佳,甚至远不如西楚霸王。但是在战略层面看,刘邦拍板定下的战略方向,一直都没有大的错误。
文人集团,都不喜欢强人,比如秦始皇、汉高祖、明太祖,甚至我朝太祖,都被他们的文笔,黑得不成样子。
“ji-ti智慧”也算是一种隐性的否定领袖的手段。伟大的领袖,能够看透几十年甚至未来百年。而群众智慧,基本都是短视的。在物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做出方向性的判断,更是需要天才般的洞察力。
所以,所谓的“ji-ti智慧”是一个伪命题。拍一部电影,需要团队的配合。但是讲好一个电影的内核故事,绝对需要天才的编剧作者。就像《三体》这样的大作,靠的不是一群人集体创作,而是某位天才小说家的想象。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电影工业,适合拍大场面的大片,但是很难有天才般智慧思想的作品。像那些有灵魂的东西,往往都凝聚着天才的创造力。比如《教父》三部曲,离不开马里奥.普佐的小说故事底子。
就算是现代企业,一家企业能够达到的高度,一般也是取决于企业领袖的大智慧。大家的起点有可能差不多,资源条件也都有,最终能不能胜出,甚至变成全球顶级企业,就看企业的领导人的性格能力。观察国内顶级的这些民营企业,都可以看出企业领袖的烙印。
所以说,所谓的“ji-ti智慧”这种东西,用于一个团队的执行力、战斗力,是可以说得通。但是论及战略大智慧,特别是跨越时代的迷雾,远看几十年、百年的大智慧,这种能力只有天才领袖才具备。
谨以此文,纪念这个非常的日子。评论大家都可以留,但是估计大半不会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