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鄂州还曾经是茶叶之都
“三月春风剪嫩芽,村中少妇解当家。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唤郎早采茶。”这是一首流传在鄂州的采茶歌。
宋代鄂州(今属湖北)茶租正额外的无名科敛。
市茶起于景德三年(1006),咸宁饥荒,准许当地在原来引额之外另增加售茶数字以帮助度荒,当年茶场收入比常年增倍。嘉祐四年(1059)计口均摊茶租时,即以这年茶场倍增之数作为基数,全部均摊到咸宁茶农身上。
鄂州上古为楚地,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三国为东吴武昌郡,唐为鄂州而辖五县:江夏(今咸安在内)、永兴(今通山在内)、武昌、蒲圻(今赤壁、嘉鱼在内)唐年(今崇阳、通城在内)。唐以后或分属武昌郡和兴国军或统属武昌路、武昌府,因此古籍称“鄂州茶”、“武昌茶”和“兴国茶”都主要指今咸宁六县市区和鄂州梁子湖区的茶。因古时这些地方都属鄂州,今在鄂省(湖北省)南部,故简称“鄂南”。
鄂南茶事甚古,晋代便有“入武昌山采茗”的记载,其时鄂南属武昌郡,唯九宫山是大山,“武昌山”当指九宫山一带。
唐德宗建中年间(780——783年),户部侍郎赵赞始立茶税。唐太和年间(827——835年)起,鄂州当地就开始种植绿茶,是两湖特产“松峰绿茶”的最早产地。
唐陆羽《茶经.茶之出》有江南茶“出鄂州”之语,今鄂南是唐鄂州主体,也应是当时主要产茶区,其时唐年(今崇阳、通城)和蒲圻两县大黑茶甚著名。宋代鄂南茶事全盛,兴国军以产片茶出名,苏东坡来游并品茶留诗,。已有“进宝、双胜、风髓、桃花绝品”等名茶闻世;崇阳(包括通城)以龙泉山的“龙泉茶’’(后称小港毛尖)为主的白毛尖质高价好量大,已达“民以茶为业”的盛况。
《宋会要.食货志》记:“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52),兴国军之永兴(今阳新)、通山936,555斤,………鄂州之蒲圻、江夏、通城、武昌、嘉鱼、咸宁、崇阳177,710斤12两”。共计生产1204002斤23两5钱,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仅次于两浙、江西和湖南;而羊楼洞茶区共产茶约646549斤,占湖北茶叶总产量的53.7%。可见鄂南在宋代已形成以兴国军和崇阳为主导的产茶大区,茶质、数量和效益都是很高的,此为鄂南茶第一盛期。元、明两朝,因茶马官市剥削过重及受崇阳宋代县令张咏“拔茶植桑”的影响,兴国、崇阳荼事渐衰,重心转入蒲圻羊楼洞,改片茶(蒸青团饼茶)为“帽合茶”,初步占领边蒙市场,羊楼洞开始成为湖北著名的茶叶市场。
茶叶流通之市茶
宋代王得臣《麈史》卷上论六路租茶云:“其茶凡三名:……三日‘市茶’,景德三年岁荒,官许额外货茶以济其粮食,所入既倍,而监场官因亦被赏,竞不复减。议者数乞均此无名之额以入诸邑,盖非通论也。夫以一邑之患,而欲困诸邑,尤无名矣。”监场官为了自己邀功请赏,不惜将长久的横赋强加给茶农,这是封建时代经常出现的悲剧。
如今占地占地2800亩的茶叶田园综合体落户鄂州华容区段店镇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这将为鄂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