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薛宝钗的读书论,把宝玉黛玉林如海贾雨村都骂了

红楼是一本警世书,作者曹先生经常用书中人物为他代言,说出警世良言。这些良言,因为是以书中人物的身份说出来的,如不细读,很难读出作者蕴含其中的深意。

比如第四十二回的“兰言解疑癖”,宝钗对黛玉说了一段关于读书的话,堪称宝藏之语。可以说,哪怕读红楼只读透了这一段,也能于人生受用无穷。

这段话究竟说了些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背景,有助于对它的理解。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着她游大观园,席间行酒令,每个人都要说出对应的诗句来。黛玉最近沉湎于《西厢记》、《牡丹亭》等言情小说中,“失于检点”说了其中的句子,被宝钗听出来了,于是约她私下聊天。

作者给宝钗的定位是“停机德”,所谓停机德即为好劝,劝人向上,劝人向善。“停机德”的说法来自孟母,“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黛玉的口不择言,把自己置于了危险的边缘,所以宝钗必须对她进行一番劝导,把她从悬崖边拉回来。

这一劝,就劝出了一段警世良言。

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这段话的信息量很大,作者通过这段话,赋予了宝钗高洁的品性和过人的见识,同时对书中人物进行了一个总结。

这段话,以读书与否为标准,把世间人分为了三类:读书明理之人、读书移了性情的人、不读书的人,从这三类人中,分析出人之善恶来。

读书明理: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

西汉名儒刘向先生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是从愚昧走向智慧的过程,但要善读。所谓善读,即为明理,从书中读出为人处世的道理、辅国治民的智慧。

这样的人,即为大善之人,是具备家国情怀、为百姓谋福利、为社会谋发展的人。

但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说明在书中所处的时代,没有这样的人出现。

这也预示了贾府衰败的必然,更是那个朝代衰败的必然,不但整个贾府没有这样的人,整个国家,也处于无治世之能人的状态。

读书移了性情:这样的人太多了

读书明理的人少,读书移了性情的人就会多,这是必然规律。

读书移了性情的人,又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把读书当成谋取名利的手段,害人害己。这类人,就是明面上的恶人,一旦他们拥有了权势,就会明目张胆地作恶,以贾雨村为代表。

一类是没能从书中读出理来,但因拥有一些资源,被恶人盯上,成为了被利用的工具。他们不会主动作恶,而且好善,以从善的名义助人,成为恶人的帮凶而不自知,以甄士隐、林如海、贾政为代表。

贾雨村是作者刻画的奸雄,注意这两个字,“奸”指无德,“雄”指有才,无德而有才之人,是破坏力最强的人,因为他们可以恃才作恶,比普通无才的人作起恶来影响更大,比如那些高智商犯罪、为害百姓的官员等。

贾雨村的才是有目共睹的,他先是用诗才打动了甄士隐,获得了资助,然后一试得中,进入官场。

接着,他在游历过程中相中了林如海,“谋了进去”,当了林如海家的家庭教师。

一个“谋”字,便把贾雨村的目的性和林如海的利用价值突显无遗。贾雨村为什么要谋?因为林如海家世显赫、又是前科探花,而且是皇上钦点的巡盐御史,搭上了林如海这条船,就很容易做到一步登天了。

能被贾雨村“谋”,一是因为林如海有利用价值,二是林如海虽然是探花郎,书香世家,书读得多,但并没能从书中读出明理来,是个容易被利用的人。

这就好比现在的那些骗子,即使骗术并不高明,依然有人上当,因为这些人缺少防范和识别骗子的智慧。

林如海虽然书读得多,但没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于是被贾雨村轻易地谋算了。

贾雨村的计谋果然奏效,在林家只做了一年家庭教师,就被林如海推荐给了贾政,进入了更高的平台。

贾政和林如海一样,书读得多,但不明理。贾政还读得移了性情,礼贤下士、附庸风雅,于是被贾雨村和清客们钻了空子,成为了被他们利用的工具。

正是因为贾政的荐举,才让贾雨村坐上了应天府的位置,然后接触了护官符,掌握了更多有利资源,爬得越来越高。

从甄士隐到林如海,再到贾政,这三个自诩读书多的人,合力把贾雨村这个奸雄推向了权力高峰,为他的作恶助力。

对于甄士隐、林如海和贾政的行为,庄子在《外篇·胠qū箧》中有相应的论述。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

像甄士隐、林如海和贾政这样的人,是被世俗认同的知识分子,有智慧的人,其实,他们所谓的智慧,只是在为贾雨村这样的人做积累;他们所持守的那些圣人之道,其实正是贾雨村这样的小人所需要的。

如果甄士隐不是好结交读书人,如果林如海不是一心想着酬报,如果贾政不是礼贤下士,他们就都不会轻易被贾雨村所利用。

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甄士隐、林如海和贾政所遵循的都是圣人之道,是主流社会所推崇的,但他们并没有为家族为百姓为国家做多少贡献,反而都用来助恶了。

读书读得移了性情的,还有宝玉和黛玉,他们虽然没有暂时没有可被人利用的资源,但他们把读书当成了风花雪月的工具,误人误己。

风花雪月本不是坏事,但不能当成主业,只能当成业余爱好来娱乐。什么是主业?在那个社会,男人的主业辅国治民或耕种买卖,女人的主业是针黹纺织,即如宝钗所说的“分内之事”。

这个道理,直到现在依然有不少人没有明白过来,比如现在流行自由职业,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自由职业,追求自由没有错,但在追求自由的同时无法养活自己,那么谁该来供养你的自由呢?

所以,我们必须先找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拿到一份能养活自己和家人的薪水,然后在业余时间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曾经在某自媒体平台看到一个帖子,贴主宣称要忍痛告别写作了,因为全心全意地投入写了几十万字,没有任何收益,一直靠父母养着。现在父母有怨言了,要求他出去找份工作。

父母错了吗?当然没错,父母没有义务一直供养,反而是贴主,已经成年,不但没能承担自己作为儿女养家的责任,而且还在为了自己的爱好啃老。

宝玉黛玉正是如此,耽于风花雪月,该上学的不上学,该学习针黹纺织的不去学习,等到成年之日,拿什么安身立命?

庄子在《内篇·人间世》里也有类似的阐述。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从古至今,人都要先自保障自己的生存,然后才能去考虑保障别人。即如儒家的“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宝玉一心想着要呵护姐姐妹妹,他连自己的生存都保障不了,拿什么来呵护她们?

黛玉一心想着超凡脱俗,但身为凡人,还是要先做好凡俗之事,才能追求超脱。

一切的风花雪月,都是寄托在物质支撑之上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连衣食住行都解决不了,哪还有什么诗社?恐怕想买本书都难。

这便是宝钗所说的“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先分内,再分外,这是每个人都该知晓的道理。如果连这个道理都不能明了,还读什么书?

所以,宝钗说“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读书不明理,人书两误,还不如那些不读书的人,在耕种买卖上务实,这便是第三类人。

不读书:在耕种买卖上务实

与其被书所误,不如不读书,在耕种买卖等事上务实,反而活得舒心踏实,代表人物有刘姥姥、贾芸、林红玉。

刘姥姥是书中活得最舒心的人,年纪比贾母还大,身体却比贾母健康得多。她是个彻底不读书的人,专注于耕种,没有被书中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所污染,保持了人之天然本性,所以能在大观园的繁华盛筵中保持清醒,随时记得自己只是个劳动妇女,心心念念所想的都是如何做到丰收。而且,因为她保留了赤子之心,才会把新鲜瓜果当成最好的礼物回馈恩人,一点都不觉得掉价。因为没有读书人的清高,才会配合凤姐鸳鸯取笑,并不觉得有失尊严。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贾府的贾芸和林红玉,当别人都想着背靠贾府这棵大树享受时,他们知道要脚踏实地去谋一份事业,这才是立身之本。即使贾府败了,他们的人生也不会受太多影响,有一技之长傍身,还怕找不到工作吗?

怕的就是像宝玉黛玉这样依赖性太强,一旦贾府这个供养体倒塌,他们便失去了生活来源,连当乞丐都不够格,因为有着读书人的清高,正如甄士隐无法忍受旁人的嘲笑。

宝钗的这番话,黛玉听进去了,而且“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心服口服。

这便是黛玉成长的开端,宝钗一番孟母式的良言,终于让黛玉开了窍。

这番良言,也是曹先生要说给读者听的,少年时的他,如宝玉这样读书读得“移了性情”,“于国于家无望”,“不可救了”。作为读者的我们,读他所著之书,尤其不要当成杂书来读,像宝玉黛玉一样读得“移了性情”。

读书为明理,读红楼更为长智,成为宝钗一样拥有智慧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