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位于汾阳路20号。1927年11月,蔡元培和萧友梅创办国立音乐学院。1945年,改国立上海音专(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1952年改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今上师大东部),1956年改今名现址。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音乐学府,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在经典严肃音乐的创作、表演和研究方面积累了雄厚的学科基础。 自1949年至1984年,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担任院长(后任名誉院长),为学校的建设及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84年后,桑桐、江明惇、杨立青教授曾先后任院长。 犹太俱乐部旧址,东外立面设有半圆型露台。
30年代后半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迫害的升级,上万犹太难民涌入上海,使这个原本欢声笑语的俱乐部,也成了难民们的聚集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进入租界,占领了这个俱乐部。1943年2月18日,日本宣布在虹口设立隔离区计划,勒令凡从1937年起来沪的所谓无国籍者(指来自纳粹统治区的犹太难民),必须在一个月内迁进去。
犹太俱乐部旧址,东外立面设有半圆型露台。
2月23日晚上,数百名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犹太人被召集到这里,他们听到一个更为严厉的宣判,日本主管实施隔离区计划的官员九保田勤对他们说,设立隔离区并不反映日本人的反犹情绪,而是因为上海的住房与食品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必须对无国籍者实行集中控制。
汾阳路20号(原比利时领馆)德国式花园住宅,风格比较混杂的西式花园住宅。建于1905年-1911年。瓦屋顶错落有秩,一层立面毛石面处理具有德国青年风格派特征。 1927年起,建筑设为比利时驻沪领事馆。1934年起,比利时公使纪佑穆滞留上海时,就住在此馆。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领事馆关闭。1945年9月在原址重开。1950年,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担任院长期间,上海音乐学院从漕河泾迁入此处,该楼主要作为学院办公、接待专家之用,又称上海音乐学院专家楼,底层曾经开设过学生餐厅,近期为了保护优秀历史建筑重新整修完毕。
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又字雪明,广东香山县石岐镇兴宁里人(今中山石岐区兴宁里人)。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代宗师、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我的更多文章:
-
(2013-10-11 18:15:47)
-
(2013-10-10 18:49:33)
-
(2013-04-28 22:05:43)
-
(2013-04-27 23:35:52)
-
(2013-04-26 21:07:30)
-
(2013-04-21 22:59:32)
-
(2013-03-26 23:14:27)
-
(2013-03-22 00:56:42)
-
(2013-03-18 02:29:54)
-
(2013-03-17 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