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今又香》 正是五月《端午忆》 品读文曲星女作家王文 杨杰散文作品
文曲星 发布正能量诗词歌赋。 以字契心,以词会神,以句沁魂。 随它世间沧桑, 我自吟歌狂啸。 揉碎时间空域, 九州笔墨皆友。 诗文岂有价, 道义值千金!
麦子今又香
王文/竹窗花雨
昨天前往乡下,车子上了高速,几分钟就冲出了压抑的高楼的包围,驶入了一望无际的金黄的海洋。
小满过后,黄淮平原上麦子成了主角,黄色成了主色调。这是一种温暖、收获的颜色。微风过处,金黄的麦浪轻抚远处绿树掩映下的村庄,大地像母亲的摇篮,安静、惬意。大块的绿,大片的黄,色泽分明,似一幅巨幅油画,到处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我喜欢土地的黄,厚重、踏实;我喜欢麦子的黄,成熟、亲切;我更喜欢弥漫在空气中的麦香,清新、甜润。每年一到麦子黄时,我的心情便莫名的激动,离开农村三十年,依然未变,这种喜欢已深植在我的黄皮肤的基因里了。
下了高速,车子在麦海中穿行,两边就是无垠的麦田。即将成熟的麦穗高昂着头,像怀孕八九个月的少妇,自信、满足,洋溢着孕育的幸福。那些伸向天空的芒刺仿佛在向世界宣布,新生命就要降生了!
“吃了新麦,死了不亏”。这是老家流传很久的一句俗语。金黄的麦浪,翻涌着农家的希望。看着阳光下金光灿灿的麦子,情不自禁地掐了一颗在手,揉搓去皮,只见青中带黄,粒粒饱满,牙齿轻轻一碰,甜甜的浆汁溢满口腔,清香四散。一种满足感迅速传遍每个神经末梢。
再过十天左右,麦子就要收割了。记忆中农人们在收割前一个月就开始忙碌了,整理晒场,检阅闲置了半年的木锨、铁叉,唤醒锈迹斑斑的镰刀,等待开镰的那一天。等待的日子里,人们脚步轻盈,脸上挂满笑容,那是一种比过年还甜的笑容,是充满期待的笑容。播种、施肥、浇灌、除草……大半年的辛苦与期盼都藏在沉甸甸的麦穗里了!
怀揣着兴奋,就这样进了村庄,却不见了我记忆中的样子。不见晒场、石磙碾子,不见锃亮的镰刀,村子异常安静,甚至连人也少见。这是怎么回事呢?陈婶告诉我,村里的青壮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了,只有老弱病残还守着古老的村庄,守着千年不变的麦田。现在农民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收割了,只需事先联系好,联合收割机南北走一趟,收割、脱粒一次性完成,农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辛苦了。
我的心里忽然莫名的失落。不见晒场、石磙碾子,不见锃亮的镰刀,当然也不会再见顺风扬起的美丽弧线,不会再见大片大片晾晒的金黄,一切都已被现代化的机械取代了。还没有好好嗅嗅麦香,新鲜的麦子就在田间地头被收购商运走了。从前持续一个多月的盛事现在仅仅一两天就结束了,满目流金的满缸满囤的粮食变成了几张没有温度的钞票。
老人的子女去了远方,孩子的父母也去了远方。只剩下老弱孤独的村庄,守着千年不变的麦田。
一种难以言说的痛灼伤了我……
写于2018.5.26日
作者简介:王文,安徽宿州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热爱生活,愿每一个途径我生命旅途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喜欢文字,享受阅读时文字击中心灵的震颤,希望用文字抒写人间真情。
端午忆
杨杰/古稀的春天
儿时有座东南山,端午踏露采芍药。这是小时候端午节必须参与的活动。
记得,七八岁时,每逢端午节,天刚刚放亮,总会跟随父母去南山采芍药,摘艾蒿,裤管被露水打湿也全然不顾。芍药花打着花骨朵,拿回家迅速放到花瓶里,清水滋润下很快就绽放了,大约能开一周多。艾蒿悬挂在门槛上端,沁着馨香,随风飘散。抢着去把花纸叠的葫芦,五彩线绑的小笤帚分别挂在门窗上。接着就是站在灶台旁等着妈妈端出早已煮好的枣泥豆沙馅的粽子,五香的茶鸡蛋,来不及坐在餐桌旁,便朵颐起来,抢着吃。几个孩子都不说话,吃的那么香,至今不忘。
儿时的端午节,期待的就是玩与吃的乐趣。长大了,从课本上知道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并在我的形象意识里涌进一个屈原。知道他是古人,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自投汨罗江,于是端午和屈原有了关系。
长大后,知道了,屈原是楚国人,是一位让世代中华儿女记起的先祖,自然端午节就和屈原连在一起,不再仅仅留恋那尽兴的玩耍和吃食。知道了,屈原是历代文人仕子敬仰的巨擘,并且是民族精神灿烂篇章中一个厚重的标题。从此, 每逢端午,一个伟岸的独行者形象就会从遥远的历史中向我缓缓走来。
我变老了,心静下来,打开《史记》,从司马迁记载的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了屈原;从司马迁饱蘸激情的文字记载中,清晰地看到具象了的中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文学家的灵魂,慢慢触摸到屈原灵骨的纹理。
屈原有钢筋铁骨的精神,志存高远,心系国家,襄理朝正,竭力勤勉。当前途梦幻灭了,将生命的全部能量投放到最后一跃,以身殉国。他忠君忧民,为国尽忠,渐渐凝结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核心,他的情怀影响着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
从此,端午节我不再以吃粽子为主,更多的是想起或重新阅读他的作品《离骚》。在这首浪漫主义色彩的政治抒情诗中,慢慢寻找屈子思想的深邃,瞻仰屈原在文学雄峰上旖旎的风光。
农历五月初五,这个以屈原祭日为纪念的节日里,这个伟大的悲剧英雄,留下了千古悲歌,忠烈的屈子总使人震叹,当然也会给这个节日留下了一种淡淡的忧思和绵绵的诗意。
经历了那么多无法回首的端午节,随着年龄的递增,再也不会着意品尝那些端午应节食品,古老习俗的嬉戏,是在咀嚼着一种精神的回味,看似棱角分明,实则温软厚重。
"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就是忠烈的屈子!这就是一个悲剧的英雄在历史长河上用生命矗立起令人永远仰望的丰碑。
作者简介:杨杰,网名,古稀的春天。生于1943年。祖籍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现定居 青岛。职务,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春蚕情愫于一生,喜欢读书,写字,喜欢悠然,淡雅生活。
非著名
文学社
长按左边二维码
感谢您的关注
(注:本刊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请原作者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署上您的大名。)
文曲星 投稿须知
1.本平台只收录本人原创,文责自负。
2.请附15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及本人高清生活照片一张。
3.本平台为营造创作氛围与作品交流的平台,故不设稿酬。
4.平台现已开通打赏,留言功能,投稿作品打赏全部归作者所有。同题诗打赏,若有单独注明打赏哪首作品,打赏会单独发放作者,若没有注明,打赏金会暂时存留,以后作为对作品优异者的奖励形式发放。
5.如来稿作品不愿被人赞赏者,请在来稿时注明。
6.本刊打击盗版剽窃行为,凡有侵权行为,本刊保留与原创作者一同追责的权利。
7.本平台推出的作品最终版权归作者
8.本平台广纳四海文友,诚挚欢迎喜爱文学创作的朋友进群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