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练字总是不专心、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对于初学者来说,练字需要方法和技巧,更需要专注和坚持,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似乎很难做到一心一意,专注认真的练字,除此之外,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生活中都难免三心二意,或者半途而废,例如新买的玩具只玩了一天,看书只翻个三四页就跑去干别的……

其实,家长不了解背后的原因,一味地按照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长时间专注一件事,或许有些强人所难。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专注力越低,这是孩子大脑前额叶的发育不够成熟导致的,专注时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长,例如,3岁4~10分钟,4岁6~15分钟,5岁8~20分钟,6岁10~25分钟。

但并不是等到孩子长大了,专注力就自然好了。在孩子的专注力方面,“静待瓜熟”是错误的,父母需要从孩子小时候就有意识地引导,并且遵循孩子的成长特点。下面几个方法,对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很有效,建议家长朋友们认真学习哦~

01父母要学会倾听

爸爸妈妈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我们自己就没耐心,动不动就冲孩子发火,做事匆匆忙忙、虎头蛇尾,如果是的话,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孩子必然也是这样。

所以,家长首先要改正自己,比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其次,当孩子想放弃的时候,家长要做的不是听从,而是倾听,倾听是什么?就是了解孩子所面对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比如,孩子的这句话:“不想学练字了,觉得枯燥,自己也写不好” ,为什么孩子会感觉到枯燥?是因为他比较喜欢活动量大一些的活动吗?为什么老师觉得孩子还不错,但是孩子自己本身不自信呢?这些都是父母要去倾听、了解的。

也许孩子只是不喜欢这种学法,又或许许孩子在学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困难,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完全由热爱,激情去推动的过程。如果孩子遇到了困难,那就要帮助他一步步地发现问题,克服困难。

02 要与兴趣结合、培养书写兴趣

有些家长可能会为自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而感到苦恼,甚至会自己给孩子贴上某种问题的标签:“我们家孩子做事不认真,集中不了注意力,他会不会有多动症?会不会是注意力缺陷障碍?会不会是自闭症?”

但是我们仔细观察这类孩子就可以发现,他们并非做所有事都不能集中注意力。

孩子喜欢接触游戏,有自己特有的兴趣爱好,倘若他对一种事物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那这种内在动机最能帮助他维持专注。

所以,想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一定要找到孩子保持专注的内在动机。我们应该注意把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专注力养成结合起来。对待练字这件事,家长可以培养孩子对于汉字、书法的兴趣,比如多给孩子讲一些书法家的小故事、带孩子玩一些汉字小游戏。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专注力越容易形成。

03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专注的重要条件,孩子只有认为自己努力后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才会有专注去做这件事的意愿~

斯坦福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研究发现:即便是学龄前的孩子,如果他们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控制结果,他们就会有更强的自我信念,努力程度会更高,坚持的时间也会更久,自我控制的能力也会更强。因此,当孩子专注于做一件事或完成一项任务时,父母应给予恰当的鼓励,让孩子获得更强的自信心。

04 允许孩子采用形式多样的专注手段

良好的内在动机以及对自我保持认可是维持专注的共性特征,而父母依然要允许孩子采用更多不同的专注手段。

专注有很多种,安静地看书是专注的一种表现形式,听音乐时手舞足蹈也是专注,全情投入地玩游戏,同样也是专注。

很多父母所认为的专注,就是安安静静地看书或者学习。其实专注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时,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给他安排一些学习之外的任务,比如养一盆植物,鼓励孩子每天给植物浇水,观察它的变化,不断地关注同一件事情,有助于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力。

05 设定好目标 有始有终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该理论指出: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期待做到一个完结点。人在先天的心理基础上就有这种倾向,期待有始有终。

因此我们在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时,也要给他设定一个目标,比如把积木搭成一个城堡,看书看完一章,妈妈给讲三个故事.......这都算是一个目标完结点。我们还可以做一个进度图标,让孩子能够在上面记录自己实现目标的过程,为自己的每一个进步感到喜悦。一开始,你们可以用贴纸表扬他的所有尝试。然后,你们可以标注他做得好的一整天甚至一整周。关键在于鼓励他的进步!

总之,一旦知道了终点在哪里,而且孩子知道自己“使把劲儿就到了”,他们都会专注于努力完成这件事,所以我们也可以有效地利用“蔡加尼克效应”让孩子变得专注。

 写在最后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对待其任何行为表现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

其实,孩子做事情三分钟热度,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则是求知、探索欲望的体现,也是发现自己兴趣的过程。

所以,在对待这个问题时,父母千万不要忧虑,强迫孩子必须在某件事情中保持专注。而是要接纳孩子注意力的特点,尊重孩子的意愿,用积极的教育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逐渐学会专心致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