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名校生在家待业,背后原因扎心:毁掉孩子的,是父母的自私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位毕业多年的211高校毕业生抱怨:“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考上重点大学,获得了名校文凭,人生还是很失败。”
据这位名校生介绍,他当年高考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一所211大学,毕业后签了一家行业内较有名气的公司,本来干得好好的,但他父母总是说他“工资低”、“好大学白上了”,于是他辞职,选择跳槽到另一家工资高点的公司。
不过,新公司因为规模较小,业务渠道窄,加上运营不善,承诺的工资标准迟迟不兑现,父母又开始说他“没本事,挣不到钱”,这位名校生便再次辞职寻找新工作。折腾来折腾去,毕业三四年,他换了四个工作岗位,平均每个岗位工作时间不到一年。
今年上半年因为众所周知的特殊情况,他的求职之路变得愈加艰辛,不得不在家待业了很长时间。为了逃避父母的冷言冷语,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为了不让父母觉得“没面子”,他不见任何亲戚。他的情绪非常低落,说:“我27岁,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研、考公务员,年龄上都已经没什么优势了。”
非常明显,这位27岁名校生在家待业,背后有着很扎心的原因。如果他父母说话不那么刻薄,如果他父母支持他的第一份工作,不强求所谓的“高工资”,他就不可能出现“长时间在家待业”的情况。
很多时候,毁掉孩子的,恰恰是父母的自私。
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培养成名校大学生,获得了别人的关注和夸赞,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是挣大钱的料”。在虚荣心的驱使下,这些父母会把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一旦认为孩子的工作环境或工资待遇与自己的期待有差距,就会口无遮掩地发泄不满,甚至逼迫孩子辞去现职,找一份工作环境更好、工资待遇更高的工作。
在孩子求职过程中,父母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却不考虑客观现实,以及孩子的感受,是一种彻彻底底的自私表现,会把孩子推向失败的边缘。
以前面提到的那位名校毕业生为例,似乎他的每一份工作都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父母总觉得他“工资不高”,应该换一份工作,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迫于压力,他一次又一次地辞职,再一次又一次地找工作。频繁更换工作,不仅不能给他带来更多的机会,反而成为他求职的“累赘”。因为大多数单位,都不希望自己招录一个“喜欢跳槽”的员工。
倘若父母肯定他第一个“工资不算高”的工作,相信他经过几年的拼搏,工资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如果工资上升幅度不大,有换工作的打算,在一个单位工作几年,这样的经历,对跳槽到“好单位”,也有很大帮助。
可是,一些父母把读名校的孩子当成是自己的“门面”,他们不顾孩子的兴趣、价值观,私自给孩子制定职业规划,且不断抬高预期。他们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物”,他们对孩子的工作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其实,欲望是没有尽头的,月薪5000元时,盼望着月薪能达到8000元;月薪到了8000元,会盼望着月薪能到15000元;月薪到了15000元,又期待着月薪能到30000元,人们永远无法满足。所以我们更应关注当下,不要被内心的“魔鬼”和未来的“不确定”蒙住双眼。
我们承认,考上重点大学,事业发展空间会更为广阔。但对于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来说,以后究竟能有多大的成就,不仅要看学校的名望,还要看个人的实力、决心,以及机遇和外界提供的支持。父母则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父母提供的是正向支持,孩子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增,如果父母不断扯后腿,孩子就会徘徊在失败边缘。文中27岁“待业”名校生的最大悲哀就在于,父母是那个不断扯后腿的人。
“自己做不到的事,就没资格要求别人”,这句话特别适合那些要求孩子找到“高收入”工作的父母们。当他们把上名校的孩子看成是门面,当他们要求名校毕业的孩子必须找“薪水多”的工作,他们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做到了,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
社会在发展,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谁也不知道几年后的社会和自己会变成什么样,但任何人的成功,一定都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因此父母别总觉得孩子这不行那不行,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好的求职环境,如果没有能力,至少不要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