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重刊《孙氏太极拳行拳要义简介》第二单元 2024-04-17 13:08:22 武术自由谈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编者:本公号本月11日、14日、16日连续刊出了童旭东先生《孙氏太极拳行拳要义简介》一文,因操作失误,致使文中所配图片未能相应刊出,影响了读者对此文的理解,现将缺图部分重新刊出(该文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单元),再请读者对照阅读,并向作者诚恳致歉。 第二单元 孙氏太极拳的根和本——孙氏无极式、太极式理法这一单元介绍孙氏太极拳无极式与太极式的理法以及练法。孙禄堂先生在其《太极拳学》中讲:无极式是孙氏太极拳的根,太极式是孙氏太极拳的本。所以练习孙氏太极拳,对于孙氏无极式、太极式不能忽视。我研究的方法是——第一要深入了解孙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法则。第二明确每一拳式的基本状态——功能态。第三针对每一拳式的基本功能态充实每一拳式的基本劲路、劲意、劲势。第四针对每一拳式的基本劲路、劲意、劲势细化基本规矩和练习要点及心法。第五研悟每一拳式的走架变例与用法。第一讲 孙氏太极拳的核心功能态——内劲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孙氏太极拳的内劲?孙禄堂先生认为内劲是老子讲的那个“道”在拳中的具体呈现,孙禄堂先生揭示出开启以及体用内劲的原理是中和,法则是极还虚之道。这个内劲又被孙禄堂先生称为太极、金丹、先天真一之气、中和之气等。根据孙禄堂先生对其内劲作用的描述,与后来生理学发现的人体内稳态的作用机制具有高度一致性。内稳态的作用机制就是人体产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即适应机制。这个内稳态是形成人体免疫力的基础,又称为维生结构,即维护生命存在的结构。孙禄堂先生建构的孙氏太极拳就是提升并拓展人体内稳态机能这个核心即内劲,将这种机能拓展到技击制胜的效能层面。所以,修为内劲不仅使技击合于道,产生感而遂通的技击制胜效能,而且能够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孙禄堂先生在其《太极拳学》第二章中指出:“故拳术之内劲,实为人身之基础,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技曰内家拳术。名称虽殊,其理则一,故名之曰太极。”这个内劲怎样练?孙氏太极拳是通过无极式这种混沌中的临界不平衡状态进入到太极一气这一内劲的状态。因为只有身体处在临界不平衡状态才最有利于开发或说能够最大程度开发、调动身体自动调节的平衡机能,即身体的内稳态机制,由此对内有利于提升人体的免疫力机能,对外有利于开启技击中感而遂通的内劲。倘若身体没有处于临界不平衡状态,而是处于稳定平衡状态,身体就不需要去调节平衡状态,所以也就难以充分开启、调动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机能,因此就难以拓展人体内稳态这一机制,即不利于开启感而遂通这种内劲。这就是孙氏太极拳与其他各派太极拳在无极式这个最基础的根子上不仅形式不同,而且由此形成的拳中劲意、劲势的效能完全不同的原因。因此,也说明孙氏太极拳的理论与技理技法与陈、杨、武、吴、赵堡等各派太极拳并不同流。还有人把单腿立地站桩作为是临界态。但这种站桩不能代替孙氏无极式,孙氏无极式除了临界不平衡状态外,还有一个特性,就是要处于混沌状态,即阴阳未分的状态。单腿立地,阴阳已分,已经不是混沌状态了。而无极是混沌状态即阴阳不分、虚实不辨的状态,由这个状态进入到的虚灵之境才是先天本能之性,所谓明心见性。孙禄堂先生说:“太极从无极而生,为无极之后天,万极之先天,承上启下。……”即太极这种状态是从无极这一先天状态下自然产生的,而非后天刻意而为所产生的状态。若入手即单腿支撑,即分虚实、阴阳,此乃后天所为,此种虚实、阴阳并非源自无极的状态,不能合于先天的虚灵之性,无法开启感而遂通之能。所以,孙氏三拳要从无极式这一混沌状态入手,由此返先天。有关内劲、内稳态、免疫力与临界不平衡、自主平衡之间的关系,有兴趣者可进一步参见孙禄堂先生的《八卦拳学》、《太极拳学》和坎农的《躯体的智慧》这几部著作。孙禄堂先生的拳著比坎农的《躯体的智慧》早出版10余年,但二者从不同角度都描述了人体生命存在的最重要的机制——内劲、内稳态,呈现出孙氏拳技击的功能态基础与人体生理学之间存在着在机能与机理上的一致性。那么,孙氏太极拳无极式如何练呢?这是下一讲要讲的内容。第二讲 孙氏无极式、太极式的练法关于孙氏无极式的练法,孙禄堂先生在其《八卦拳学》第6章中对无极式的状态、练法、规矩、心法都作了详细论述:“起点面正,身子直立,两手下垂,两足为九十度之形式,如图是也。两足尖亦不往里扣,两足后根亦不往外扭。两足如立在空虚之地,动静不能自知也。静为无极体,动为无极用。若言其静,则胸中空空洞,意向思想一无所有,两目将神定住,内无所观,外无所视也。若言其动,则惟顺其天然之性旋转不已,并无伸缩往来节制之意思也。然胸中虽空空洞洞,无意向思想之理,但腹内确有至虚至无之根,而能生出无极之气也。其气似雾,氤氤氲氲黑白不辨,形如湍水,混混沌沌,清浊不分。惟此拳之形式未定,故名谓之无极形式也。此理虽微,但能心思会悟,身体力行到极处,自能知其所以然也。”(见孙禄堂《八卦拳学》)孙禄堂先生这段话将孙氏无极式的状态(即功能态)、练法、规矩、心法都包括了。孙禄堂先生给出的练习孙氏无极式的状态是:“胸中虽空空洞洞,无意向思想之理,但腹内确有至虚至无之根,而能生出无极之气也。其气似雾,氤氤氲氲黑白不辨,形如湍水,混混沌沌,清浊不分。”孙禄堂先生给出的练习孙氏无极式的规矩是:“起点面正,身子直立,两手下垂,两足为九十度之形式,如图是也。两足尖亦不往里扣,两足后根亦不往外扭。意向思想一无所有,两目将神定住,内无所观,外无所视。无伸缩往来节制之意思。”那么如何掌握这个规矩?孙禄堂先生给出的心法是:“两足如立在空虚之地,动静不能自知也。”通过什么来体会“两足如立空虚之地”呢?孙禄堂先生又给出一个进一步的提示:“身子如同立在沙漠之地。”(见孙禄堂《太极拳学》)由上知,练习孙氏无极式时,通过“两足如立空虚之地”、“身子如同立在沙漠之地”这一心法,掌握该式“意向思想一无所有,两目将神定住,内无所观,外无所视。无伸缩往来节制之意思”这一规矩,进入“腹内确有至虚至无之根,而能生出无极之气也”这一孙氏无极式的状态。因此,心法一定要与对象的状态与相关的规矩贯通一体,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孙禄堂先生在其武学著述中是将这三者放在一起进行论述的。讲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孙氏无极式的这个练法与孙氏太极拳的理法总则——极还虚之道有什么关系?练习孙氏无极式时 “起点面正,身子直立,两手下垂,两足为九十度之形式,如图是也。两足尖亦不往里扣,两足后根亦不往外扭。”这时身体重心自然落在两足跟的交点处。于是身体重心此时是处于临界不平衡状态。即重心落在将要丧失平衡的临界点上。这个临界点就是“极”点。为什么说这个临界点是极点呢?因为如果身体重心在这个点的前面,则身体就没有处于完全直立的状态,而是微微前倾。如果重心在这个点之后,则身体就必然失去平衡,无法站住。所以,这个点就是极点。这时身体在极点的状态下进入——“意向思想一无所有,两目将神定住,内无所观,外无所视。无伸缩往来节制之意思。”这样一种虚无状态,再通过虚无状态进入虚灵中和的太极状态,呈现的正是极还虚致中和的“极还虚之道”这一理法总则。所以上面讲述的孙氏无极式的心法正是“极还虚之道”这个理法总则针对无极式这个具体对象的具象化。在孙氏太极拳中,不仅无极式遵循此理,其他各式无论体用皆遵循此理。那么孙氏无极式要站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即站到何时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太极式?这里有两个要点:第一,身体要出现无极的状态。即“腹内确有至虚至无之根,而能生出无极之气也。其气似雾,氤氤氲氲黑白不辨,形如湍水,混混沌沌,清浊不分。”只有当出现了无极的状态后,才有可能进入到太极的状态。第二,由无极状态进入太极状态的那一刻,就是由无极状态中产生“至中和至虚灵之极点”(《太极拳学》“太极学”)的那一刻。那么,进入太极的状态是个什么状态呢?此时周身内外无极之气,无须意念引导,自然收于丹田一点,“两足如立空虚之地”。周身全体透空,感觉身体没有了。如果慧根一般,通过无极式不能自然进入太极状态,那么就需要通过太极式的引导,从无极状态中进入太极状态。如何引导?第一要了解太极式的状态——周身内外“至中和至虚灵之极点”,将周身无极之气收于丹田。第二要了解太极式的规矩——塌腰、提肛、舌顶上腭。转动时“周身上下内外如同一气旋转之意”。第三要研悟太极式的心法——“起点之时,心意如同人在平地立竿,将立定之时”(《形意拳学》“形意太极学”)。“心意如同人在平地立竿,将立定之时”这个心法所对应的是“至中和至虚灵之极点”的太极状态,这是由无极转太极的起点。判断通过太极式是否进入中和之气的太极状态,有两个关键要点:作为外形动作,身体转动时,身体重心始终落在两足跟相交处,头、身、足的转动要协同一体,如同一扇门的转动,周身没有先后之分。作为内里消息,无极式产生的混沌之气在转动过程中自然汇聚于丹田处,在这个过程中无须用任何意念来引导,而是纯于自然产生的效果。这个过程即进入太极的状态。转动完成后,即进入行拳过程的太极一气运阴阳的阶段。有人认为无极式就是在行拳最初开始时一个静心、集中注意力、进入练拳状态的预备动作,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练习。这个认识对不对呢?即对,又不对。对与不对的分界就是看你站定无极式时进入的那个状态,是不是孙禄堂先生讲的孙氏无极式那个状态。如果你每次练拳时,一下子就能进入到上面孙禄堂先生讲的无极式这个状态,那么对无极式就没有必要作为桩式来练。如果你没有进入上述这个状态,那么孙氏无极式就需要进行专项练习。这是因为太极状态是由无极状态演化来的,如果没有进入到无极状态,就不可能进入到太极状态。因此,后面的行拳也就不是对太极一气的运化。所以站在孙氏太极拳的立场上,这时无论你后面走什么架子,都不是在练太极拳。那么,在进入太极状态后,如何在行拳中形成太极一气运阴阳呢?这是后面单元要介绍的内容。(待续) 武术自由谈武术是我们活动的平台 武术是我们联系的纽带 赞 (0) 相关推荐 读经典 |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杨澄甫注: 不动为无极,已动为太极.空气变动而生太极,遂生阴阳,放练太极先讲阴阳,而内包罗万象.相生相克,由此而复化矣.太极本无极生,而阴阳之母也. 太极者, ... 孙氏太极拳行拳要义简介 写在前面的话-- 讲武术历史,孙门外的人恨我. 讲孙氏拳练法,孙门内的人恨我. 但讲真话就不能妥协,就不能去照顾别人的感受. 考中国武术史,如果没有孙禄堂,中国武术既谈不上"学'更谈不上&q ... 纪念《太极拳学》出版发行100周年 1919年孙禄堂完成了他的<太极拳学>这部专著,并于1921年6月22日出版.该书有何意义,在该书出版100多年后还值得人们去纪念呢? 对此,我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简介: 1.<太 ... 孙氏武学“数理”论(上) --"孙禄堂<拳意述真>探微"系列之一(总第十一) 关于拳意之道,郭云深先生曰:"大概皆是河洛之理.以之取象命名,数理兼该,顺其人动作之自然,制成法则,而人身 ... 配图重刊《孙氏太极拳行拳要义简介》第三单元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本文作者 编者:本公号本月11日.14日.16日连续刊出了童旭东先生<孙氏太极拳行拳要义简介>一文,因操作失误,致使文中所配图片未能相应刊出 ... 配图重刊《孙氏太极拳行拳要义简介》第四单元、第五单元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编者:本公号本月11日.14日.16日连续刊出了童旭东先生<孙氏太极拳行拳要义简介>一文,因操作失误,致使文中所配图片未能相应刊出, 现将缺 ... 孙氏太极拳行拳要义简介(之三)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续上期) 第四单元 孙氏太极拳走架基础要义 --行拳的初级状态与要求 第一讲 孙氏太极拳走架初级状态 在前面第三单元中从两个维度简要介绍了孙氏 ... 孙氏太极拳行拳要义简介(之二)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本文作者 (续上期) 一.何为三害 孙禄堂先生讲: "一曰努气,二曰拙力,三曰挺胸提腹.-- 故三害不明,练之可以伤身,明之自能引人入 ... 孙氏太极拳行拳要义简介(之一)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本文作者 这个简介针对的对象是有多年练习孙氏太极拳基础者,不是针对没有基础的初学者的教学课程. 第一单元 何谓孙氏太极拳及其创立的背景 在介绍孙氏太极 ... 孙氏太极拳行拳基本规矩——去“三害”、守“九要” 练习孙氏太极拳最基本的规矩是去"三害".守"九要".这个规矩出自孙禄堂先生在<八卦拳学>中对身势基本状态的规定,由于孙氏形意.太极.八卦三拳共同构成 ... 吴氏孙氏太极拳炮锤拳八卦掌四大学海灯法师面前显身手 吴氏孙氏太极拳炮锤拳八卦掌四大学海灯法师面前显身手 孙氏太极拳十六种拳劲 剑云老师教拳时一般很少谈拳劲.笔者曾向老师询问拳劲,剑云老师说:"形中.气正.意真.神圆有了,诸多拳劲就可以自然产生出来.功夫不到,规矩没有稳固到身上,找劲是舍本求末.规矩已经稳固到身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