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连云港④ 俯瞰海州湾

上一集我来到了海上云台山云顶游览区,海上云台山是一条紧靠海边的山脉,站在山上就可以清晰的欣赏海上风景。

这里的风景大多是小巧玲珑,如眼前的红鱼池,还有前面的袖珍一线天。

古代,海上云台山所在地宿城是整个海上云台山的区域中心。其它地方虽然有人居住,但人烟稀少,而宿城很早就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集镇村庄了。

汉代,因其市镇繁荣、人烟稠密而吸引早期佛教的东传。唐代,这里的繁荣达到顶峰。相传李世民亲自东征,赶除外虏,保卫宿城,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

有新罗国(今**)的船民在这里定居,专事水上运输。当时的宿城属东海县的宿城村,这一建置保留的时间相当长。宋代的宿城同样比较繁荣,尤其是这一时期的佛教建筑遍布山中。这坐山头叫二桅尖,是海上云台山欣赏连岛以及大海的最佳地方。

我们现在看见的海岛叫做连岛,因为有一条海堤公路将海岛与大陆连接起来,所以就叫连岛,而连云港的名字就是连岛 云台山 港口,组合在一起就叫连云港。

九月初的季节,虽然在山上游览,由于云台山海拔并不高,所以依然比较炎热。不过比起四川家乡来说,还是要凉快一些。

连云港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国家东中西区合作示范点、上海合作组织出海基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东海水晶之都。

我沿着山上游览小道,一路走一路欣赏海湾景色。

海上云台山三面临海,是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山海相拥之处,是珍稀生物的宝库,是佛从海上来的第一站。

云台山是自然和文化珠联璧合的灵山胜境,拥有非常罕见的山海大观和人文遗存,自古以来为“东海第一胜境”。

它以其独具特色的山海奇观、清幽秀丽的自然景观、保存完好的生态系统深得驴友的青睐。

海上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海叫绝,因水谓妙,因古显幽,群山透迄、峰峦叠翠、绿水常流。

有江苏独一无二的山海奇峰二桅尖;有“佛从海上来,东土第一寺”之称的法起寺;“紫气东来,王者之气”之称的中国最大的楸树林,自唐宋便分布与此。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笔下的“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

海上云台山景区内有山地、瀑布、田园、村镇、海滨、岛屿、港口、遗迹遗址等多种类型的景观资源,组合度高,部分遗址遗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块岩石叫云台神鹰。

海上云台山可同时观赏山、海、岛、港、城五位一体的华美景象。

而云台山本身就以雄、古、秀、险为特色。

有气势磅礴、赏海观岛的大桅尖、二桅尖,万寿谷古老奇特的海蚀地貌,丰富多样完整的森林带谱,珍贵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黄海景观,奇异多变的天象景观。

景区拥有世外桃源、万寿幽谷、枫树湾、云雾茶庄、云台石林、悟道庵、法起寺、蓬壶仙境、船山飞瀑、皇窝森林公园、皇窝海滨浴场等景点。

其中,蓬壶仙境——二桅尖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山海奇峰,可以观山、看海、看港、看岛、看海市蜃楼、看云台佛光。

二桅尖游览区位于后云台山北麓,隔鹰游海峡与连岛对峙,紧邻大桅尖,海拔503.7米。

这里山势雄峻、重峦叠嶂,山海相连、峰高海阔,海波与山色相映,水汽岚光、变幻莫测,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是展示连云港东方大港、山海风光的精华所在。

云台山曾是座海岛,在海中矗立了上亿年。在浩淼烟波中,犹如一只大船,大桅尖二桅尖两座山峰如同船上的桅杆,高高耸立。

这是位于二桅尖的铁血烽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连云港保卫战中与日寇殊死战斗的见证。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连云港外车牛山岛,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次日日军登陆连云港,拉开了长达289天的陆地战役。经过游击第8军李浩总队的丫环山阻击战,第57军第667团万毅部的孙家山反击战、小西庄抗登陆战、海头湾反击战、五条沟遭遇战、大桅尖反击战等殊死搏斗,最终在日军四路围攻下,国民党军撤离连云港,连云港地区沦陷。

自1938年5月20日日军进攻连云港至1939年3月4日占领整个连云地区,保卫连云港的战斗历时289天,正如刻在宿城万寿山上的抗日石刻中所言:“赖我将士忠勇抵抗,誓保河山,顽敌迄未得逞!”

李欣将军认为连云港保卫战有着重大的意义,驻守在连云港的官兵拒敌于海上,解除了第五战区右侧的威胁,使日军企图把连云港作为“徐州会战”补给线的计划没有得逞,对徐州会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而支援了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在徐州的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反侵略意志。

国民党军队坚守一个地方达这么长的时间,使日寇的军事行动没有多大进展,这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即使不是惟一的,也是少有的、罕见的。表现出东北军抗日的坚决顽强,万毅将军的《六六七团团歌》充分体现这种精神:“神圣的自卫战争,是民族的最后生路,大家向前!……为争生存而战,为复失土而战,勇敢前进,到东北去。青年的六六七团!”

追忆历史,展望现在,今天的连云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看见的是连岛以及连岛通往大陆的海堤公路。

这条海堤公路有6.7公里长,它不但是连岛和大陆的交通要道,更是连岛内湾的防波堤。

海上云台山云顶游览区的山势虽然不很高,但却是最好的观景平台。

二桅尖是云台山离海边最近的山头,人们绕着山头环形漫步,对海湾做一个全面而又细致的观察。

山下的海湾还有一个名字——海州湾。连云港有170多公里的海岸线,弯曲的海岸线形成著名的海州湾。这里散布着7个岛屿,像7颗明珠,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中。绵长的金色海滩,细沙平软,形成一个个天然海滨浴场。

游览完毕二桅尖,就该从云顶游览区下山了。

这里山势雄峻、重峦叠嶂,山海相连、峰高海阔,海波与山色相映,水汽岚光、变幻莫测,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是展示连云港东方大港、山海风光的精华所在。

这里的悬空栈道、悬索桥、云中漫步廊桥也是很美的游览小道。

重新来到云台神鹰。

这只鹰可不小,而且占据在游客过往的道路上。

一位导游带着一个小型旅游团来到二桅尖游玩。

站在石崖上,极目海州湾,一览港岛城,山海奇观,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下山的路上来到了一座索桥。原来这里就是云顶“凌空踏浪”索桥。

索桥不大,但很平整,站在索桥上确实有一种凌空踏浪的感觉。

这座桥不单是通行的桥,还是一座祈愿的桥。

桥边护栏上挂了很多祈愿的红布条,这是人们为了表达自己意愿,祈求神灵保佑的一种方式。

过了索桥,来到一崖边,崖下有一洼泉水,名曰“将军泉”。

这个泉水池可不一般,有一段来历。将军泉是一眼泉水,却因“将军”而出名。

这洼泉水是在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由万毅将军指挥连云港保卫战时亲自开凿的,所以叫“将军泉”。

万毅将军在连云港保卫战中连打胜仗,带领将士们保卫了连云港的安全,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今天这洼“将军泉”寄托着人们对英雄的思念。

走到云台山最大的感觉就是“绿”,满山碧绿,满树碧绿,满地碧绿,一个字:处处都是绿!大家可以看到脚底下的悬崖,只露出少量的石头,大部分的山体都被林木包裹着,好像披了件绿色的轻纱,凉爽舒适。

海天一览观景台,建于山崖顶上。依山面海,凌空壮观,气势恢宏,与悬空栈道、悬索桥、云中漫步廊桥相连。

站在观景台看海湾美景,有诗赞道:“山居有大观,图画入眼帘。旷目千里远,怡心数缕烟。岛峰浮雾海,帆影接云天。海上长虹落,银鸥舞蹁跹”。

离开的时候再回看一下二桅尖。早在2200多年前,秦始皇把这一带定为秦东门,就是秦帝国通往海外的唯一门户。唐代的日本高僧圆仁、韩国高僧金乔觉,都是经过这里进入中国内陆来求法的。

后来金乔觉到了九华山,创建和发展了地藏王佛教文化,圆寂后被尊为地藏王菩萨的化身。由于金乔觉和云台山有这么一段缘分,所以在法起寺塑有地藏王菩萨的法相,以示纪念。

看着这宁静的大海,追逐的船只,直叫我心旷神怡精神大振,这是一个多么值得回味的地方啊!

连云港由于受海洋的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最适合人居的地方。

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使这一片北方的大山染上了南方的韵味。

古代的时候,就有神话说云台山是从南方苍梧山飞来的,山上有许多南方的草木。所以明代以前它被称为苍梧山,市里的《苍梧晚报》就是因此而得名。

二桅尖一带的另一个特色,是经常会遇到下雾的天气,那是从海上吹来的暖湿空气造成的,有的是铺天盖地笼罩下来,人在云雾中,只能看到几步远,有的是丝丝缕缕顺着山势流淌,时浓时淡,若有若无。

一百多年前,当地一个叫张百川的秀才,骑着驴,走遍了云台山各个角落,这位金牌驴友,边走边吟,赋诗数百首。

大桅尖很陡,张秀才将驴留在半山腰,勇敢地爬上去。环顾四周,群山巍峨,松涛绵绵,溪流潺潺。

张秀才发现,有一个大石头,突兀在山顶,四面悬空,只有石底巴掌大块和山岩相系,好似被什么神力安放在上面。

也许是女娲补天时留下来的五色石,也可能是大海蚌孕育的一颗珍珠,因石头上有很多海蚀小窝,甚至残留着贝壳痕迹。

他浮想联翩,吟到:“满岩蚌壳点莓苔,自古相传海上来。鹏背秋风程九万,飞飞飞落入云台”。

山尖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空谷回音,鸟雀惊飞,接着,张秀才从布褡裢中拿出一支秃笔,把麻纸铺在石板上,写到:“罢钓归来好系船,桅尖矗立在峰巅……”,俱往矣,百川先生的《云台导游诗钞》流传至今。

从山上下来很轻松,我的步伐也很快,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半山腰。

这里是云台石林,云台石林占地300亩,这里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一队户外活动者在这里小憩。

这里的石头造型众多,有万卷经书石、雷劈石、仙桃石、卧佛石、观音石、卧虎石、神龟石、罗汉洞、听经台等名胜,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原中国佛教协会长赵朴初老闻此,欣然挥毫命名“云台石林”。

景区500米践道,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怪石花海、争奇竞丽。

眺望树隙浮云,倾听鸟啭虫鸣,移步易景,禅意山水,如入灵山胜境、游者莫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怪石间生长着华东最大的原生态楸树林,树龄多在百年以上,参天蔽日。每至花期,繁花满枝,如雾似云。

不过这里的石林显得非常粗犷,没有我家乡的华蓥山石林精美秀丽,而据我所看,这里的石林应该属于那种塌方体组成,显得很凌乱。是一种粗犷原始的美。

这里的坡度有点陡,同时我也加快了下山的速度。

随着下山速度的加快,连云港码头离我越来越近了。连云港是一个交通非常发达的城市,连云港的铁路,就是横贯中国东西的陇海铁路,也是闻名世界的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

陇海铁路在西行经过徐州、郑州、西安、宝鸡、兰州等地时,与很多条南北方向的铁路大通道相交,几乎可以畅达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它还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匈牙利、德国等国家,穿过欧洲,最后抵达荷兰鹿特丹港,全长10900公里,辐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长4000多公里,辐射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7%,区域内人口4亿多。它是一条人造的天桥,衔接着亚洲和欧洲,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再来说说前面的张秀才,张学瀚(1868—1940),字百川,按班辈排行叫克玠。是光绪年间的贡生,虽然满腹文章,却没有做过官,一生把心思都用在家乡的办学上。宣统元年(1909),他一手筹办蔚云学堂。1918年,以蔚云学堂为基础,改办省立第三高级小学,张学瀚被委任为校长。

这是建在半山腰的别墅群。办学之余,张学瀚还遍游故乡的山水,云台山大部分的风景名胜都留有他的足迹。他才思敏捷,走到一处吟到一处。

《云台导游诗钞》于1935年出版之后,云台山里张学瀚这位乡土诗人遂名噪苏北。全书收诗354首,在南京朝报印刷所花了300块银元自费印刷500本。

终于走到了连云港居民区了,我一路走一路观察这里的民居建筑,看看和我们四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云台导游诗钞》从出版到今天,中间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还有其他的天灾人祸,此书依然有许多珍藏在民间,被视为瑰宝,秘不示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里的建筑由于靠海边,为了避免海风的侵蚀,房屋就地取材采用石块建成,这样既牢实又经济,还冬暖夏凉。

石梯的尽头就是街道,我终于到了连云港市区了。

这里是连云港的老街,连云港老街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连云街道,又称“连云老街”、“连云古镇”,为连云港市的历史发展变迁中的四条老街(海州古城、民主路文化街、连云港老街、南城六朝一条街)之一。

老街自1933年连云港建港,经民国政府管理、日寇侵华占领及1948年解放后至今,山城石街石房的特殊地理风貌和不同历史阶段留下的时代印记,形成了具有一定自然特色和人文积淀的海滨山城石镇。

2013年,以“陆桥起点、老窑港埠、山海石城、中西杂糅”为特征定位的老街建筑性具体计划取得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同意。

重建后的连云港老街将集民国神韵风情、传统民俗文明、滨水酒吧文明、时髦精品购物与海景休闲休假于一体,是一座别具山海港城特征的海边石街。

走出了老街,我看趁时间还早,决定走一趟连岛大堤去看看,想拍拍大堤和海上的风光。

这里离连岛大海堤有一段路程,我不想在路上耽搁,就决定乘坐公交车去。

坐上公交车,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这就是连岛,一个美丽的岛屿。

连岛古称鹰游山,面积7.6平方公里,是江苏省最大的海岛,与连云港港隔海相望,通过6.7公里的中国最长的拦海大堤与连云港市东部城区相连。

集青山、碧海、茂林、海蚀奇石、天然沙滩、海岛渔村人文景观于一体,是江苏唯一的4A级海滨旅游景区,还以盛产海鲜著称。

得天独厚的资源已使连岛成为夏季避暑纳凉、踏浪休闲娱乐、享受海鲜美味的旅游胜地。

由于海堤的建成,连岛面向大陆一边的海面就成了**,这里由于有海堤和连岛的保护,海水平静,不但是优质的避风港,还是海产品养殖的好地方。

连岛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海岛渔村,远在四五千年前,这里便以捕鱼为主要生活来源。连岛有着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渔民生活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民俗文化。连岛一直以来是外出作业的渔民休整场所,自明朝末年连岛就有渔民上岛固定居住的历史记载,到了1711年,因海平面下沉,原先居住在连云港南城、渔湾等处的渔民大量迁移到连岛居住,逐步形成了东连岛、西连岛屿及水岛等自然渔民村落。

连岛美在海中央,云腾雾绕,似海上仙山浮座于万顷波涛之上。这里青山披翠,碧海泛波,独特的海滨风光秀丽迷人,是黄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现在再来从海上观看海上云台山,由于有大海相衬,云台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海上仙山。

我现在所面对的是云台山的二桅尖山头,山下就是避风的良港。云台山的高度虽然只有海拔605米,但是依然奇雄险峻,令人神往。因为这605米是没有打折扣的,是从海平面的0米开始计算的,所以可以和内陆千米高山相媲美,不输半毫秋色。我的这一集到此结束,我们下一集继续在连岛相见。

更新于 2019-04-0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