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诗和远方,永远在路上

第386篇文章

由高晓松作词作曲,许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中,有这样一句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一时间,这首歌成为网上热议的对象。

曾几何时,“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因触动了很多70后、80后的心灵,成为网络著名的鸡汤文,也成了网红用语,成为人们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的高频用语。

“苟且”

“苟且”个词,词典上有三种基本解释:其一是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其二是敷衍了事,马虎;其三是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而生活中的苟且,对于一般人而言,实际上是指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包括那些想做、该做、又没有做,不想、不该、却偏要做的事情。

人生活在世界上,可能会有诸多的不如意、不顺心。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艰辛,学业的艰难,情感的困惑,前途的渺茫,爱情的彷徨,病痛的折磨,让人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不得不在现实中苟延残喘,失魂落魄,徘徊迷茫。

而此时,诗和远方的出现,无疑是一股清流,让浑浊的心变得明媚清亮。

“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是指理想中的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都写成了诗,想要到达却又到达不了的地方都叫做远方。诗是马不停蹄的冲劲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远方是不在计划,超出计划的意料之外,神秘且未知的惊喜。诗和远方很美,前提是你看得到,听说过,却没尝过。

你的苟且可能是一些人的诗和远方,而你的诗和远方可能就在另一些人的苟且中。就像农村人都想往城里挤,而城里人又总想到农村一样。渴望而不可得,永远是最美的。因为你没拥有过,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模样,它永远在你目光中的最远处,永远是你心中最美的地方。

张爱玲在《红玫瑰和白玫瑰》里说: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红玫瑰是苟且,白玫瑰是诗和远方?亦或只是乏味了一种选择,而臆想的另一种选择?

钱钟书在《围城》里说:“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陈奕迅在歌里也唱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可见,人类极其善于美化那些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不管是最初的还是最终的。

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憧憬,就像诗和远方的田野。只是,它们更像空中楼阁,听着让人热血沸腾,却不能拿来当饭吃。在大多数时候,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一地鸡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真正经历过苟且的生活,才能体会到诗和远方的真正价值。

“诗和远方”,永远在路上

在很多人眼里,苟且是天天被老板骂,是加班加点地忙工作,是回到家里柴米油盐的烦恼琐事,是同学聚会里那个永远默默无闻的自己。而诗和远方却聚集了一切美好与向往,是理想的入口,天堂的所在,幸福的真谛,让人们朝思暮想,求之不得,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不论我们在做什么,对于自己而言,都是苟且。求之不得的,统统都是诗和远方。哪里有什么诗和远方,只是我们那颗欲求不满的心罢了。实际上,现实生活难免重复,或单调枯燥,或充满压力。想象虽然美妙诱人,但要想落地,仍不免要回归日常,柴米油盐。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诗和远方是一个叫梦想的东西,只是生活的一种念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但不管如何,诗和远方是一种选择,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亲自去尝一尝。

人生不仅仅只有去做那些不想,不该的事情,还应该拥有马不停蹄的冲劲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去做那些我们最想做,最应该做的事情,这一切也许不在我们的计划当中,未来也会超出我们的计划,所以会显得神秘又未知,但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惊喜。

文字:亦然花开

排版:亦然花开

图片:网络

推荐阅读

【原创】自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

【原创】写作改变了我的人生

【原创】我的大学(二)| 大学生活初体验

【原创】我的大学生活(一)

【原创】瑜伽与写作(三)

【原创】瑜伽与写作(二)

【原创】瑜伽与写作(一)

【原创】写作的苦与乐

【原创】姗姗来迟的暖气

【原创】父与子

【原创】健走,已成为一种习惯

【原创】世事无常,珍惜当下

【原创】午后的时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