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势行功歌诀概论

十三势行功歌诀为清王宗岳所著,相传王宗岳着之太极拳经共有四篇,除十三势行功歌诀外,尚有太极拳论、太极拳释名及打手歌。民初中央国术馆唐豪考证陈家沟后,推翻此一说法,认为此乃王宗岳根据前人所著润改而来。后杨氏名家顾留馨,在引言修定为王宗岳修订,本文以前人所言为主。
十三势行功歌诀释义字义: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十三总势莫轻视之「十三势」,指「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个手法及「进、退、顾、盼、中定」五个步法。命意源头在腰隙之「命意」,指思维。「腰隙」之「隙」,指地方或部位。全句之意为太极这十三总势,决不可轻视或是等闲视之,因为他的源头在腰间这个部位。
【论述】其实八门五法决不可轻视它,它的精华之处在腰际,因为太极拳的起始动作在腰,其它的手部动作则随腰之转动而动。医书《内经》有言:「腰为肾之府,旋转不能,肾将惫矣」。肾主骨,主人体之精门机能,久练腰肾,必能强筋健骨,增进骨质密度,故勤练太极拳对肾脏之保健有一定之功效。若腰部活动不能,则肾必疲惫,人必体衰垂危。晚清武禹襄着之「太极拳论要解」曾言:「气如车轮,腰如车轴」,其意为气如车轮,循环不息,腰如车轴,带动身臂之转动。武禹襄以内练「气」,外操「腰」,以轮轴说明腰之重要性。武禹襄弟子李玉畬着之「五字诀」,秉武禹襄思维,谈到:「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李玉畬认为发劲之根源在脚跟,但重点在腰间。另李玉畬着之「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提到:「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于腰」。
李玉畬以劲之走向,强调腰部之重要性,而其思维从上述来看,有传承武禹襄之心得也。字义:变换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变换虚实须留意之「变」,指转换。变换虚实之「虚实」,指四肢脊背之虚实。气遍身躯不少滞之「遍」,指布满各处之意,「不少滞」之「少」,李玉畬以「不稍滞」行文,徐震、杨澄甫及陈微明均以「不少滞」维持与王宗岳看法。「不少滞」之「滞」,指停止或停留之意。全句之意为太极走架时,要注意虚实之转换,全身肢节必须在屈伸开合中,留意虚实的转换。走架时要以意导气,使气流遍躯体四肢百骸,不可将气停滞于一点。

【论述】其实练习太极拳要注意左右两只脚的虚实互换,一般练拳常处在左重则右虚或者右重则左虚之状态。太极拳双脚重心之转换,正是虚实之转换。除腿胯虚实互换外,手足虚实之转换更为重要,如左顾右盼之手腿虚实转换。双掌抱球转体跨弧落步之虚实转换,手足须在腰胯之带动下交叉转换完成动作,是进入虚实必修之课程。
总之,一步步确实而又明白的完成手腿之虚实互转,实有助于松腰落胯功夫之精进,其重点一如拳家所言之:「双重行不通,单重便成功」。练拳时功体松沉,以意导气,让气随着动作之运行,流动在身体各处。如掤时阴阳合抱,将气沉于丹田,同时以意念「内视丹田」。前脚向前跨步,前手往前荡行于胸前之掤式过程中,以意念将气从丹田处,经檀中穴、肩井穴、肘节而引导于掌心,是为气行身躯之意。请注意!带意念将气从丹田上传,一定要从「内视丹田」确实做起。切记﹗不可将意念停滞于一点,以阻碍气之行进。历来拳经对「气」之走向多有记载,如「气沉丹田」、「收敛入骨」等,而至于「气遍身躯」等,均是诸多名家穷其一生苦练之重点项目。
王宗岳「气遍身躯」之说列入「十三势行功歌诀」后,继之武禹襄持其志,在其着「十三势行功要解」支持「气遍身躯」之说,其言一:「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再言二:「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再言三:「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武禹襄着之「太极拳解」对气看法尚有:「动牵往来气贴背」,再言一:「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再言二:「气如车轮、腰如车轴」。武禹襄对行气之说,主张气沉丹田、收敛入骨、气贴背及气遍身躯。而其动作上要求,一如其着「十三势说略」所言:「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为意动,既为劲动,转接要一线串起」。
武禹襄对认为行气过程在于起(起动)、承(承接)、转(转动)及合(组合)之锻练,初期以意动相结合,继之以劲动相接合,最后以意导劲,周身一体,像一条线般一体串起。武禹襄之后,李玉畬箸「五字诀」对气之解释为「气如车轮,周身相随」,又言:「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李玉畬认为气像车轮一般,周身相随。气要收敛入脊骨,要呼吸灵活,以意运气,周身无所间断。李玉畬之后,杨澄甫主张「气沉丹田」及「气行四肢」。另杨氏传钞老谱「太极平准腰顶解」说:「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杨氏传钞老谱认为以心行气,自然随我便。总结之,走架调息以鼻呼吸最佳,处处留意自己气息的出入,并做到「吐惟细细,纳惟绵绵」的境界。对「走架开合」之「由合至开」时,气之掌控要以意念「内视丹田」,感应丹田之气由胸中进入肢节末稍,此为「意念内视」。确实感应气由丹田经由胸中,进入四肢百节。走架「由开入合」时,应认真感应胸中之气或肢节之气,有向丹田行走归元或挤压之意。切记!意念导引一切,精确的「走架开合」行气调息后,渐渐可以感觉丹田部位有支撑及温热的感觉。此种情形乃是丹田机能旺盛,引导气体下行之原故。
此外行气须注意两方面,一是心息相依,使气行匀畅,气沉丹田。二是开合调节,使气行细匀缓慢。字义: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静中触动动犹静之「触」,指触动,引喻为蕴藏着之意。因敌变化示神奇之「因」,动词指依靠之意。全句之意为太极虽以静为主,但它蕴藏着动中求静的能量,当它对敌时,它蕴藏的能量,随着敌对的变化而将表现出神奇的力量。
【论述】太极拳动作具备有「松」、「慢」、「匀」之特点,使动作呈现静之因素与动之美感。静之动作如行云流水,幽谷流涧,不失其静之本质。然因动作并未停止,故静中隐藏着动之能量。仿如静止之火山,外观静穆沉寂,内部却运转不停,蕴藏着「掀天覆地」之巨大能量。当在触动后,崩炸之能锐不可挡,伤人于寸步间,故称为「静中触动动犹静」也。太极拳高明之处在于应敌时,随着对方之来势,技巧的以刚柔虚实之转换,走化对手之拳劲。进而将对手残余之力气与能量,融入己身,并回报予对手身上,此亦所谓:「四两拨千金」。虽然太极拳一招一式均有内劲之要求,但惟有对松柔有深刻之体会下练习,方能显示出它的神奇之处。 字义: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势势存心揆用意之「势势」,指一招一式,揆用意之「揆」,指审度之意。全句之意为日常练习太极拳,要一招一式明白它的功用及练习之方法,如此方能功夫上身。本句意在告诫我们势势要用心,经日积月累,功夫自然会有所突破。此句话并符合武谚所言:「练拳要认真,功夫必上身」之道理。
【论述】晚清李玉畬着之「虚实图解」曾言:「虚实即是开合,走架打手,着着留心」,李玉畬认为「虚实」其实是「开合」,是躯体四肢屈伸之过程。不论是走架打拳,或是推手走化均需处处用心。笔者认为体会身臂腿之虚实走架,是势势存心之首要条件,尤其双人推手走化,须将意念放在对方身上,以体会对方之虚实过程,如此久练将愈练愈精,功夫必然会上身也。字义: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刻刻留心在腰间之「刻刻」,指时时之意,「留心」指用心。腹内松净气腾然之「松净」,指丹田之气无所阻滞,气腾然之「腾」,指气动,气腾然之「然」,指燃也。

[page]

全句之意为走架须处处体会腰部之转折,处处以腰带动臂膀。如能松腰则丹田之气,必能随心所欲腾然运用。至于练习的要领,均需要以腰为练习重点。
【论述】太极以腰为主宰,如拳经所言:「腰为车轴」、「腰为纛」。每一招均需留意腰的主导意义及动作要领,使身躯与四肢能相互贯串,则内劲必能在虚实转换间,得到适度之锻炼。先贤以武谚:「中节不明,浑身是空」来形容腰之重要。先贤将人体分为三节,上节为头颈,中节为躯干,以腰为主,下节为腿足。「中节不明」乃腰杆不活,不活即呆滞,身躯腰杆不灵活,则上下不能协调运转,自然影响腰部之腰劲扭转之功。另外胸腹的松净,有助于意念之引导,将内气导入丹田。而气入丹田后,腹内丹田必会有真气蒸腾之温热感觉。
王宗岳之「刻刻留心在腰间」,标榜太极首重腰部之转动,腰为躯体中枢,发劲之中继站。松腰能使腹内丹田松凈,有助于出声发劲。「太极拳经歌诀」曾言:「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丹田为道家养身练功之处,以六字发音「吃、呵、呼、嘘、吹、嘻」导气养丹。道家之导气发音练功,与武术家演武发声各有巧妙之处。武术家常以声助气,以声助势,以声助力,为拳术增添特色。
太极先贤简化发声为「哼哈」二音,发声可疏发内气,助于发劲。且可使对手惊慌忘艺,进退失据。相传杨班侯与杨少侯,与人比手,哼哈二气间,即分输赢。另杨澄甫向上发劲打人上屋顶,以发「哼声」。向下发劲打人与地,发「哈声」。发远直撞门墙,发「咳声」。「发声」乃是瞬间气沉丹田产生能量,向下压缩产生爆发力,藉由发声将全身之劲,发射而出。当然功高者,可藉意识收缩腹内丹田,产生跳动。如碰对手拳击腹部,可鼓气防御。功高者更进一步将对手来劲,引进落空,以丹田瞬间鼓气合送对手余劲,使对手触手即弹。字义: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尾闾中正神贯顶之「尾闾」,指腰椎骨末端「股沟处」。尾闾中正之「中正」,指臀部要垂直,不可凸臀。神贯顶之「神」,指精神意识,亦可解释为人之精气。神贯顶之「贯」,指连接。神贯顶之「顶」,指头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之「满身」,指全身,轻利之「利」,指灵活,顶头悬之「悬」,指挂于空中之意。全句之意为演练走架,身躯要立身中正,使精神能量上行头部。尾闾中正便于重心下沉,全身将可轻灵圆活,头部像似悬于空中一般。
【论述】再言督脉长强穴在尾闾处,属络穴,可走任脉,连结气血活络筋骨。形体上「尾闾」如人之「舵」,身欲转向何处,尾闾则转向何方。民初太极名家向剀然曾言:「无论练拳与推手,皆须注意尾闾与脊梁,所有动作皆发源于此。脊梁须中正,不偏不倚,因动作从尾闾发端,方足以令身体运动四肢」。向剀然视尾闾为腰部动作发源处之观念,虽非创新,然其它专家之见解,仍有细细品尝之处。如民初郝为真嫡孙郝少如曾言:「尾闾中正须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所谓尾闾中正即脊骨根向前也」,邵少如师承其父郝月如,邵少如认为尾闾中正在于「臀部前收」,意为脊骨根向前也,即是走架不可驼背之意。上述简言归结,脊椎正身,须尾闾及头颈之垂直成线,功架近于完美的步骤之一,亦所谓之「中正」。
尾闾的正身及颈项的微微上顶,以虚领顶劲将颈部向上伸引。其义意将意念行于头顶百会穴,以开天门之方式,吸收天地之精气,使神贯于顶。此虚领顶劲之神态与形意拳之「式式有熊样」,有异曲同功之妙。功体中正周身必可松展,动作轻灵,迈步平稳,然其条件在于头顶悬于空中之「神贯顶」,使头部有向上提吊之意,使躯体近于中正也。字义: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阖听自由。仔细留心向推求之「留心」,指用心。「推求」,是「推理求取」之意。屈伸开阖听自由之「屈伸」,指手、身、腿之伸展。开阖之「开」,指为伸。开阖之「阖」,指为屈。听自由之「自由」,指随心所欲。全句之意为从拳架的运行走架中,细心琢磨它的攻防理念,势势体会它的转折之处。进而运用在推手范畴中,以「推理求取」之技艺,以舍己从人之精神,不丢不顶之沾连贴随手法,随着并掌握对方躯体之屈伸开阖,以「听劲」做出适当之反制动作。
【论述】陈鑫生前曾言:「每日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吾身」,又说:「一开一合阴阳备,四体殷勤骨节张」。陈鑫讲述他每日练太极,以一开一合之阴阳互用,伸展自己的躯体。字意中之「四体殷勤骨节张」之「四体」,指四肢手足也。陈鑫对如何练至「屈伸开阖听自由」,也做了说明,他说:「往来屈伸,如风吹杨柳」,他认为练至屈伸自由,应像河边杨柳树般飘荡,摇曳生风。
此外「仔细留心」正是现代习武者虚心求教之最佳写照,先贤曾言:「千里求师,万里求艺」,能「仔细留心」那怕是千万里之远,在「向推求」之勇气趋使下,必定是全力以赴,以求师求艺,不屈不挠之精神,苦练自己,进而成就自己。作者在宜兰罗东有位好朋友,名叫李春生(注1),专精太极与八卦掌,民国六十一年(1972年)他敬佩唐手道宗师洪懿祥之武功,特别在每周六下午从罗东搭火车到台北永乐国小,洪懿祥住处习武,直至周日晚间方搭火车返回罗东,多年来不改其志。之后洪懿祥每年应聘至日本授武时,必唤李春生随行当助教。而李春生精湛之武术,亦获日本空手道协会尊崇,颁授「黑带五段」段位。
(注1)李春生:台湾宜兰县人,生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世居宜兰罗东。自幼双亲死于战火,十岁从警察谢世挺习武,后经谢世挺引进拜湖北省名家宋少雄门下。数年后参赛「第二十五届省运会」,囊获拳术冠军名扬兰阳。之后再拜唐手道宗师洪懿祥为师。艺成后,多次随师赴日授武,并获「全日本空手道连盟」颁授五段证书。民国八十七年(1998年),李春生为缅怀洪懿祥赴日授拳二十周年纪念,率门生等出访「日本冲绳县刚柔流空手道协会」,受到会长宫里荣一热情接待。并在该会「第50回县民大会空手道竞技」开幕典礼,做一小时表演。期嫡传弟子有黄石木、林金城、林锡龙、洪德育、黄文泉、简永昌等人。字义: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入门引路须口授之「入门」,指进入武术之门。须口授之「口授」,指传承心法。功夫无息法自修之「无息」,指学习过程不能松懈或休息,法自修之「法」,指技击之法。全句之意为进入太极功法之领域,需要师父之口授心传,方能更上层楼。功夫浩翰无边,惟有精练自强,方能进入高手之林。
【论述】古代拳家以拜师习艺,为口授心传之入门途径。拳家以:「苦练三年,不如明师之一席话」之训诲,告诫从师习武须在明师之指导下,方能更上层楼。从师习武贵在师父之入门引路,路子对了自然水到渠成,缩短习武岁月。但是习武「尊艺必先尊师」之观念,乃是从师习武必须具备的良好品性。杨氏传钞老谱「太极平准腰顶解」说:「口授须秘传,开门见中天」,杨氏传钞老谱认为「得宝忘师」之人,大有人在,故「口授」须「秘传」,以防止武术心法落于匪人之手。当然习武者之习武热忱及谦虚态度,常会有意想不到之收获,尤其在「千里求师,万里求艺」之精神意志下,习武成就常凌越一般人。寻师访友也是先贤精进武功之方法,陈鑫对此观念持肯定态度。其着「自当从良师,又宜访高朋」,鼓励后学「寻师访友」,但必须要「处处循规矩」,方能在武功上「一线启灵明」。
当然陈鑫(品三),对学拳过程及态度,也有其引人深思的看法,他曾言:「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陈鑫认为书本为诸艺之母,书中道理明白,则学拳更为容易,更能加速对拳艺的造诣。陈鑫对尊师重道也有较令人印象深刻的看法,他认为:「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他认为学太极拳的人,对拳架不仅要心存敬意,不可随意乱练一通,同时举止礼貌,亦不可外慢师友。因为会外慢师友者,也必定会内慢身体,如此心性不良之人,怎么可以习艺呢。陈鑫的看法语意贴切,颇引人深思。但习武者要练至阶及神明之境,尚须个人之努力精进。 字义: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若是要问功体及技击之道,以何者为准?
其实「体」指自己之形体,属自身潜藏之功架。「用」者为拳架应对变化之技术,属从人之法。「体用」简单言之,乃「舍己从人」之法。在实质上,拳架以意导气,是较高阶段之锻炼之法。意在身前,以气为「君」,从气入体。功体形于筋骨,为「臣」。用于应对之法,为用也。如以功体动作而言,功体松沉为「体」,以柔胜刚为「用」。功体轻灵为「体」,走而化之为「用」。亦可视为内静为「体」,外动为「用」。字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上述详细的推理解说,其目的在何处?它叙述着太极拳之练习要领及延年益寿的功能,强健体魄之良方。

[page]

【论述】今之太极广为天下人喜爱,陈、杨、孙、吴、武氏各家太极先贤推动及改良太极之努力,其功不可没。其中最著者首推杨氏先贤。民国初年,杨家为普及太极之推展,曾将太极拳艺做了重大改革。其中杨澄甫应聘至上海时,曾将略为快速的拳做了修正,并依个人需求分授快拳及慢拳,但由于快拳与慢拳速度及要领均不同,因此杨澄甫在拳架上做了修正及调整。因此传闻杨家太极有快拳及慢拳之说,正源于此。之后杨澄甫发现慢架太极拳更胜于快架太极拳,且受大众欢迎,更适合大多数人演练。于是他制定了「练拳十要」,即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等,来告诉后辈习练太极拳之动作要领。而其拳架要领,已由昔日练功为首要,走向指导国民健身运动之优秀拳种。
杨澄甫更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其手着《太极拳使用法》原序中讲述他忧国心境,其言:「然则救国之道,自当以救弱为急务,舍此不图,…………复嘱陈生微明,以余口授,刊为一书,历十余年,而太极拳之风行,自河南北乃至江左右,甚且粤水之滨,习之者亦大有其人矣」。当代台湾地区太极之发展,首推五绝老人郑曼青为着。郑曼青来台定居台北后,随即假台北中山堂薪传太极,之后太极运动如雨后春笋般风行宝岛。
郑曼青并以手书《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为教材,提升学员素质。并以一生习太极心得,告诫后人。他以:「吞天之气,接地之力,寿人以柔」十二字诠释他一生之心得,十二字真言亦指「天地人」三才。首句「吞天之气」,意为神贯于顶,如能得天之气,则气有率血下行之能。若人体气旺,则血行必旺能濡养筋骨。中句「接地之力」,意指大地之力有承载力,能接通人体躯干。故善用蹬地之力,发劲妙用无穷。后句「寿人以柔」,意为腰松是为柔之表现,腰能柔则肾气饱满,能养骨养筋,故柔能增寿。上述杨澄甫及郑曼青,均是以慈悲心宏扬国粹,而其功勋将永远薪传后代子孙。
字义: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遗。字字真切义无遗之「真切」,指真实也。全句之意为以上歌诀,共百四十个字,字字珠玑,语语精句,是前人练功心得之总结。字义: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后人如不遵循前人练功心得,以此要领去锻炼求取学问,而盲目的瞎练画葫芦,如此必然会走弯路,贻误时间无所成就,徒留遗憾。然而为人师表者,更是要精益求精,多练多体会,方能更上层楼。
【论述】太极名家董英杰曾在手着「习太极拳初步」中提到:「十三势初学期,三个月学会,一年习熟,三年练好,日后愈练愈精。但非真传不可,太极拳不得真传,不过身体略壮耳,拳理十年,终是胡涂,焉能知精微奥妙」。从上所言,后人如不遵循前人哲理,虽经数年练习,仅是身体略壮,倒头来还是胡涂一场,不明功夫上身之理。

《参考文献》
1、太极拳释义    第五篇(太极拳歌诀) 熊养和着 巨流图书公司经销
2、太极拳谱 清代王宗岳太极拳谱(十三势歌) 沉 寿着 大展出版社出版
3、太极拳谱与秘谱校注 太极拳论校着孟乃昌着 台湾珠海出版社出版

(0)

相关推荐